卷第二百十一画二(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没有被拆毁。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内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每次都说:"若点上眼睛,龙就会腾空飞去。"有人认为他这是荒唐的妄想,就请他给龙点眼睛。张僧繇点了两条龙的眼睛后,不多一会儿,电闪雷鸣,击穿墙壁,这两条龙穿壁驾云彩飞上天去。未点眼睛的那两条龙还在那儿。初时,吴人曹不兴画青溪龙,张僧繇看了后没有看上眼。于是,他在龙泉亭上画了许多青溪龙,而将曹不兴的《青溪龙》画藏在秘阁中,使得这幅画在当时未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梁武帝太清年间,雷击龙泉亭,将这秘阁的墙震塌,露出曹不兴的这幅《青溪龙》画,人们看了后才知道这幅画是神妙的上品之作。张僧繇又曾画过《天竺二胡僧图》。因为河南王侯景举兵叛乱,在战乱中画中两僧被拆散。后来,其中一个胡僧像被唐朝右常侍陆坚所收藏。陆坚病重时,梦见一个胡僧告诉他:"我有个同伴,离散了多年,他现在洛阳李家,你要是能找到他,将我们俩放在一起,我们当用佛门法力帮助你。"陆坚用钱到胡僧告诉他的洛阳李家,购买另一个胡僧的画像,真的买到了。过了不久,陆坚的病果然痊愈了。刘长卿写了一篇文章记述了这件事情。对于这张画的其它神灵感应,在这里就不一一转述了。
又:润州兴国寺,苦于鸠鸽等野雀栖在房梁上,它们拉下的粪便玷污了佛象。张僧繇在东面墙壁上画一只苍鹰,在西面墙壁上画一只隼鹞,都侧头向檐外睨视。从此,鸠鸽等鸟雀再不敢到屋梁上来啦。
高孝珩
北齐高孝珩,世宗第二子,封广宁郡王尚书大司徒同州牧。博涉多才艺。尝于厅壁画苍鹰,观者疑其真,鸠雀不敢近。又画《朝士图》,当时妙绝。为周师所虏,授开府,封县侯。孝珩亦善音律。周武宴齐君君臣,自弹琵琶,命孝珩吹笛。(出《名画记》)
【译文】
高孝珩,北齐人,是世宗的第二个儿子,受封广宁郡王尚书大司徒同州牧。高孝珩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他曾经在厅堂墙壁上画一只苍鹰,看了的人都以为这只鹰是真的,鸠雀都不敢靠近前。他又画过一幅《朝士图》,在当时此类画中称得上是最绝妙的佳作。后来,高孝珩被北周的军队所俘虏,授与他开封府尹,封他为县侯。高孝珩还通晓音律。周武帝宴请北齐君臣,亲自弹奏琵琶为宴席祝兴,让高孝珩吹笛为他伴奏。
杨子华
北齐杨子华,世祖时,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常画马于壁。夜听,闻啼啮长鸣,如索水草声。图龙于素,舒之辄云气萦集。世祖重之,使居禁中。天下号为画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时有王子冲善棋通神,号为二绝。(出《名画记》)
【译文】
杨子华,北齐人,世祖时,官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杨子华曾经在墙壁上画马,夜里听听,壁上有马咬齿长鸣,好象在吃啮水草。杨子华在白绢上画龙,展开后,则有云气萦集在白绢上面。世祖非常看重杨子华,让他住在宫内。当时世人称杨子华为"画圣",没有世祖的御诏,他不得为别人作画。当时,北齐还有一个人叫王子冲,擅长围棋棋艺高超,似有神助,当时的人称他们为"二绝"。
刘杀鬼
北齐刘杀鬼与杨子华同时,世祖俱重之。画斗雀于壁间,帝见之,以为生,拂之方觉。常在禁中,锡赉巨万。任梁州刺史,名见北齐书。(出《名画记》)
【译文】
北齐有个人叫刘杀鬼,是杨子华同一时期的人,世祖对他们二人都很看重。刘杀鬼在墙壁上画《斗雀图》,世祖看见了,以为是活雀呢。用手擦试一下,才觉出是画的。刘杀鬼经常出入宫中,世祖还常常赏赐他价值巨额的财物。刘杀鬼官任梁州刺史,他后来被收入《北齐书》中。
郑法士
隋田杨与郑法士同于京师光明寺画小塔。郑图东壁北壁,田图西壁南壁,杨画外边四面。是称"三绝"。杨以簟蔽画处,郑窃观之,谓杨曰:"卿画终不可学。何劳障蔽?"郑托以婚姻,有对门之好,又求杨画本。杨引郑至朝堂,指以宫阙衣冠、人马车乘曰:"此是吾之画本也。"由是郑深伏。光明寺改为大云寺,在长安怀远里也。(出《名画记》)
【译文】
隋朝时,有田生杨生,跟郑法士一同给京都光明寺画小塔。郑法士画东壁北壁,田生画西壁南壁,杨生画外边四面墙壁,当时人称他们为"三绝。"杨生用竹席遮蔽画画的地方,郑法士偷偷看了后,说:"你的画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为什么还劳动你用竹席将它遮蔽起来呢?"后来,郑法士跟杨生结为姻亲,关系进了一层,求着要杨生的绘画范本。杨生带着郑法士到皇帝的宫殿门前,指着宫殿车马、来往行人的衣着穿戴说:"这就是我的绘画范本啊!"从此,郑法士深深折服杨生。后来,光明寺改名为大云寺,它位于长安城的怀远里。
阎立德
唐贞观三年,东蛮谢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以金络额,毛帔以裳,为行滕,著履。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治致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乃集其事为《王会篇》。今圣德所及,万国来朝。卉服鸟章,俱集蛮邸。实可图写贻于后。以彰怀远之德。"从之,乃命立德等图画之。又赵郡李嗣真《论画》,其上品之第三,序右相博陵子阎立本,洎其兄工部尚书大安公立德之画曰:"大安博陵,难兄难弟。自江右陆谢云亡,北朝子华长逝,象人之妙,实为中兴。至如万国来庭,奉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