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四俊辩二(幼敏附)(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色。久之徐曰:"聊相戏耳,此君所念也。"因请幼奇更诵所著文章,皆一遍能写。(出《尚书故实》)
【译文】
李幼奇在开元年间在柳芳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对柳芳念自己所作的百句诗。柳芳一边听一边记,然后用笔题在墙壁上,与李幼奇的原诗一字不差。柳芳对李幼奇说:"这是我作的诗。"李幼奇非常惊奇,脸上露出不平的神色。过了一会柳芳对李幼奇说:"同你开个玩笑,这是你刚才念的诗。"然后又请李幼奇念他所写的其它文章,柳芳全都能听一遍就背写下来。
王藻
王藻、王素,贞元初应举,齐名第十四。每偕往还通家,称十四郎(明抄本每偕往还通家称十四郎作每诣往还家通王廿四郎),或问,曰:藻、素也。(出《传载》)
王藻和王素在贞元初年参加科举考试,并列第十四名。每当他们一块前往世交朋友家时,人们都称他俩为"十四郎。"有人问谁是"十四郎",回答说"王藻和王素。"
韩愈
李河南素替杜公兼。时韩吏部愈为河南令,除职方员外,归朝,问前后之政如何,对曰:将兼来比素。(出传载)
【译文】
河南李素代替杜公兼,这时吏部的韩愈由河南令改任职方员外。他回到朝中以后,人们问他前后官员的才能和政绩怎么样。韩愈回答说:"将兼来比素。"
李程
李相国程执政时,严谟、严休皆在南省。有万年令阙,人多属之。李云:二年(明抄本作严)不知谟。(出《传载》)
【译文】
宰相李程主持政务时,严谟和严休都在尚书省任职。万年县令出现空缺,很多人都想去。李程说:"二年不知'谟'。"
李吉甫
宪宗久亲政事,忽问京兆尹几员。李相吉甫对曰:"京兆尹三员:一员大尹,二员少尹,以为善对。(出《国史补》)
【译文】
宪宗皇帝长时间亲自处理国家政务,忽然问有几名京兆尹。宰相李吉甫回答说:"京兆尹有三名,一名叫'大尹',二名叫'少尹'。"人都以为对答极妙。
王生
或问罗浮王生曰:为政难易?曰:简则易。又问儒释同否?曰。直则同。(出《国史补》)
【译文】
有人问罗浮的王生说:"主持处理政务容不容易?"王生说:"简政则容易。"又问儒家和佛教是否一样,王生回答说:"坦诚直爽说穿了则一样。"
辛丘度
元和十五年,辛丘度、丘(丘字原阙,据传载补)纾,杜元颖,同时为遗补。令史分直,故事但举其姓曰:辛、(辛字原阙,据传载补)丘、杜当入。(出《传载》)
【译文】
唐朝元和十五年,辛丘度、丘纾和杜元颖同时为后补官员。令史为他们排列后补递进的顺序时故意按他们姓氏上的巧合排列推荐说:"辛、丘、杜当入。"
温庭筠
会昌毁寺时,分遣御史检天下所废寺,及收录金银佛像。有苏监察者不记名,巡检两街诸寺,见银佛一尺已下者,多袖之而归。人谓之"苏扛佛"。或问温庭筠:将何对好?遽曰:无以过"密陀僧"也。(出《尚书故实》)
【译文】
唐朝会昌年间大肆拆毁寺庙的时候,皇帝派御史检查各地毁寺的情况,同时收集金银佛像。有个苏监察,已经记不清名字了。他巡视检查两条街上的各个寺庙,见到一尺以下的银佛像,便藏到袖子里带回家。人们都叫他"苏扛佛"。有人问温庭筠,以什么来对应这三个字。温庭筠立即回答:"没有比'密陀僧'更恰当的了。"暗喻"藏匿佛像的和尚。"
柳公权
柳公权,武宗朝在内庭。上尝怒一宫嫔久之,既而复召。谓公权曰:"朕怪此人,然若得学士一篇,当释然也。"目御前蜀笺数十幅授之。公权略不伫思,而成一绝曰: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上大悦,锡锦彩二百匹,令宫人上前拜谢之。(出《摭言》)
【译文】
唐朝的柳公权在武宗皇帝的时候是宫廷内的官员。皇帝很长时间对一名宫内女官生气,皇帝将她叫来后对柳公权说:"我对这个人很不满意,然而如果得到你的一篇作品,我就不再怪罪她了。"说完将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柳公权不加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很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令女官上前向他拜谢。
权德舆
权丞相德舆言无不闻,又善廋词。尝逢李二十六于马上,廋词问答,闻者莫知其所说焉。或曰,廋词何也?曰:隐语耳。语不曰:"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此之谓也。(出《嘉话录》)
【译文】
丞相权德舆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并且还善于说"廋语",也就是隐语。他与李二十六郎在马上相遇,互相用廋语问答说话,旁边的人都听不懂他们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有人问:"什么是廋语?"权德舆说:"就是隐语,不明说话,人如何去寻找。"人如何去寻找?这就是他说的话。
东方朔
汉武帝尝以隐语召东方朔。时上林献枣,帝以杖击未央前殿槛曰:叱叱,先生束束。朔至曰:"上林献枣四十九枚乎?朔见上以杖击槛两木,两木林也,束束枣也,叱叱四十九也。"(出《东方朔传》)
【译文】
汉武帝曾经招呼东方朔上殿猜隐语,当时上林献来一些枣。武帝用手杖敲击未央宫前的大殿门槛,说:"叱叱,先生束束。"东方朔走过来说:"是不是上林献枣四十九枚?"东方朔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