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十六报应十五(崇经像)(3/6)
语伤人,当时人们都嫌弃他。他还轻慢佛法,看见僧人就一定要侮辱耍笑一番。后来他以教学为职业,当时鹿溪寺有个法满和尚在他的学校里寄存了一口铜钟,还没取走的时候,镇恶就偷着熔化铸成铜钱。后来他和法满和尚发誓说根本没动那口钟。过了一年就得了重病,舌头弯曲萎缩,不能说话。他自己知道是违了誓,于是拿出钱财铸钟赎罪,到死的时候还是不能说话。
郭祖深
梁人郭祖深,上梁武一十八条事,请废郭内小寺及无业僧尼,梁武不纳。后梦见神唾之,遂病癞,虽悔不差。(出《辨正论》)
【译文】
梁人郭祖深,曾上奏梁武帝十八件事,其中有一条要废掉城郭内的一个小寺院和那些无业的僧尼。梁武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来他梦见神唾斥他,于是得了癞疮病,虽然后悔但也没有好。
卫元宗
卫元宗毁法之后,身著热风,委顿而死。(出《辨正论》)
【译文】
卫元宗毁掉佛法以后,得了一种热风发烧的病,最后枯瘦困顿而死。
姜胜生
冀州故观城人姜胜生,唐武德末年,忽遇恶疾,遂入蒙山医疗,积年不损。后始还家,身体疮烂,手足指落。夜眠,忽梦见一白石像,可长三尺许,谓之曰:“但为我续手,令尔即差。”至旦,忽忆于武德初年,在黍地里打雀,于故村佛室中,取维摩经裂破,用系杖头吓雀。有人见者云:“盗裂经大罪。”胜生反更恶骂,遂入堂中,打白石像右手落,梦中所见,宛然旧像。遂往佛前,头面作礼,尽心悔过。顾匠续其像手,造经四十卷,营一精舍。一年之内,病得痊,乡人号为圣像。(出《冥报记》,明抄本作出《冥报拾遗记》)
【译文】
冀州故观城人姜胜生,在唐朝武德末年忽然得了很重的病,于是就去蒙山找人治疗。治了几年也不见效,后来才回家,身体生疮溃烂,手指和脚指都掉了。晚上睡觉,忽然梦见一个白色石像,估计能有三尺多高,那石像对他说:“只要给我续上手,我就让你的病好。”到天亮叶,忽然回忆起来在武德初年,有一次他在苞米地里打麻雀,直追到原来村子里的佛室里,他拿起维摩经撕破用来系在棍子头上吓唬麻雀。有看见他这样做的人说:“偷撕经书是很大的罪。”胜生不但不听反而恶语骂人,又进到佛堂里把白色石佛像的右手打掉了。胜生梦中见到的佛像,很象当年那座旧佛像。于是就到佛像前,面对佛像磕头作礼,一心一意悔过。又雇了工匠给佛像续上右手,造了经书四十卷,还另建了一座做佛寺的房子,一年之内病就全好了。乡里的人都称佛像为圣像。
傅奕
唐太史令傅奕,本太原人,隋末,徙至扶风。少好博学,善天文历数,聪辩,能剧谈。自武德贞观中,尝为太史令,性不信佛法,每轻僧尼,至以后像为砖瓦之用。贞观十四年秋,暴病卒。初奕与同伴傅仁均、薛颐,并为太史令,颐先负仁均钱五千,未偿而仁均死,后颐梦见仁均,言语如平常。颐因问曰:“先所负钱,当付谁人?”仁均曰:“可以付泥犁人。”问是谁,答曰:“太史令傅奕是也。”既而寤。是日夜,少府监冯长命又梦己在一处,多见先亡人,长命问经文说罪福之报,未知审定有否,答曰:“皆悉有之。”又问如傅奕者,生平不信,死受何报,答曰:“罪福定有,然傅奕已配越州为泥犁矣。”(出《地狱苦记》)
【译文】
唐朝的太史令傅奕。本来是太原人。隋朝末年。搬到扶风。他少年时就爱好广泛,学识渊博善于天文历法和算数。聪慧有辩才,还能谈很难的问题。从武德贞观年,曾任太史令。他生性不信佛法。经常轻视僧尼,以致用石佛象当砖瓦用。贞观十四年秋天,突然得急病死了。当初他和同伴傅仁均、薛颐,同作太史令。薛颐以前欠傅仁均五千钱,还没偿还仁均就死了。后来薛颐作梦梦见了仁均,说话就象平时说话那样,薛颐就趁机问仁均:“以前我欠你的钱应该还给谁呢?”仁均回答说:“可以给地狱里的人。”薛颐追问是谁。仁均答:“就是太史令傅奕。”然后就醒了。也就在那天晚上,少府监冯长命梦到自己在一个地方,见到了很多先死了的人,长命就问经文里论的罪福等报应,不知审定没有。回答说:“全都有。又问:“象傅奕那样,一生也不信佛法,死了受什么报应?”回答说:“罪和福一定有报应,然而傅奕已经发配到越州成了地狱里的人了。”
并州人
并州有人解画,曾陷北虏,突厥可汗遣画佛像。此人时偷彩色,恐被搜获,纸裹塞鼻中,鼻中血出数升。此人后为僧,唐贞观中,于山东住寺,渐渐患鼻。二三年,后鼻中生肉,甚大如桃,脓血狼藉,酸痛不已。后请僧灵顗忏悔,病亦不愈,十年始亡。灵顗尝住慈恩寺,说其事。(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并州有个人会画画,曾经被突厥人抓去作了俘虏。突厥的可汗派他画佛像。这个人有时偷颜料。怕被搜查出来,就用纸裹着塞到鼻子里,鼻子里淌血能有几升那么多。这个人后来当了和尚。唐朝贞观年间,在山东住于寺院里,慢慢得了鼻病,二三年以后鼻中生出肉,像桃一样大,流脓淌水,不停地痛疼。后来他请灵顗和尚为他作忏悔,但病也不见好。十年以后才死。灵顗曾在慈恩寺住过,说了他的事。
薛孤训
唐贞观二十年,征龟兹。有薛孤训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龟兹后,乃于精舍剥佛面
郭祖深
梁人郭祖深,上梁武一十八条事,请废郭内小寺及无业僧尼,梁武不纳。后梦见神唾之,遂病癞,虽悔不差。(出《辨正论》)
【译文】
梁人郭祖深,曾上奏梁武帝十八件事,其中有一条要废掉城郭内的一个小寺院和那些无业的僧尼。梁武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来他梦见神唾斥他,于是得了癞疮病,虽然后悔但也没有好。
卫元宗
卫元宗毁法之后,身著热风,委顿而死。(出《辨正论》)
【译文】
卫元宗毁掉佛法以后,得了一种热风发烧的病,最后枯瘦困顿而死。
姜胜生
冀州故观城人姜胜生,唐武德末年,忽遇恶疾,遂入蒙山医疗,积年不损。后始还家,身体疮烂,手足指落。夜眠,忽梦见一白石像,可长三尺许,谓之曰:“但为我续手,令尔即差。”至旦,忽忆于武德初年,在黍地里打雀,于故村佛室中,取维摩经裂破,用系杖头吓雀。有人见者云:“盗裂经大罪。”胜生反更恶骂,遂入堂中,打白石像右手落,梦中所见,宛然旧像。遂往佛前,头面作礼,尽心悔过。顾匠续其像手,造经四十卷,营一精舍。一年之内,病得痊,乡人号为圣像。(出《冥报记》,明抄本作出《冥报拾遗记》)
【译文】
冀州故观城人姜胜生,在唐朝武德末年忽然得了很重的病,于是就去蒙山找人治疗。治了几年也不见效,后来才回家,身体生疮溃烂,手指和脚指都掉了。晚上睡觉,忽然梦见一个白色石像,估计能有三尺多高,那石像对他说:“只要给我续上手,我就让你的病好。”到天亮叶,忽然回忆起来在武德初年,有一次他在苞米地里打麻雀,直追到原来村子里的佛室里,他拿起维摩经撕破用来系在棍子头上吓唬麻雀。有看见他这样做的人说:“偷撕经书是很大的罪。”胜生不但不听反而恶语骂人,又进到佛堂里把白色石佛像的右手打掉了。胜生梦中见到的佛像,很象当年那座旧佛像。于是就到佛像前,面对佛像磕头作礼,一心一意悔过。又雇了工匠给佛像续上右手,造了经书四十卷,还另建了一座做佛寺的房子,一年之内病就全好了。乡里的人都称佛像为圣像。
傅奕
唐太史令傅奕,本太原人,隋末,徙至扶风。少好博学,善天文历数,聪辩,能剧谈。自武德贞观中,尝为太史令,性不信佛法,每轻僧尼,至以后像为砖瓦之用。贞观十四年秋,暴病卒。初奕与同伴傅仁均、薛颐,并为太史令,颐先负仁均钱五千,未偿而仁均死,后颐梦见仁均,言语如平常。颐因问曰:“先所负钱,当付谁人?”仁均曰:“可以付泥犁人。”问是谁,答曰:“太史令傅奕是也。”既而寤。是日夜,少府监冯长命又梦己在一处,多见先亡人,长命问经文说罪福之报,未知审定有否,答曰:“皆悉有之。”又问如傅奕者,生平不信,死受何报,答曰:“罪福定有,然傅奕已配越州为泥犁矣。”(出《地狱苦记》)
【译文】
唐朝的太史令傅奕。本来是太原人。隋朝末年。搬到扶风。他少年时就爱好广泛,学识渊博善于天文历法和算数。聪慧有辩才,还能谈很难的问题。从武德贞观年,曾任太史令。他生性不信佛法。经常轻视僧尼,以致用石佛象当砖瓦用。贞观十四年秋天,突然得急病死了。当初他和同伴傅仁均、薛颐,同作太史令。薛颐以前欠傅仁均五千钱,还没偿还仁均就死了。后来薛颐作梦梦见了仁均,说话就象平时说话那样,薛颐就趁机问仁均:“以前我欠你的钱应该还给谁呢?”仁均回答说:“可以给地狱里的人。”薛颐追问是谁。仁均答:“就是太史令傅奕。”然后就醒了。也就在那天晚上,少府监冯长命梦到自己在一个地方,见到了很多先死了的人,长命就问经文里论的罪福等报应,不知审定没有。回答说:“全都有。又问:“象傅奕那样,一生也不信佛法,死了受什么报应?”回答说:“罪和福一定有报应,然而傅奕已经发配到越州成了地狱里的人了。”
并州人
并州有人解画,曾陷北虏,突厥可汗遣画佛像。此人时偷彩色,恐被搜获,纸裹塞鼻中,鼻中血出数升。此人后为僧,唐贞观中,于山东住寺,渐渐患鼻。二三年,后鼻中生肉,甚大如桃,脓血狼藉,酸痛不已。后请僧灵顗忏悔,病亦不愈,十年始亡。灵顗尝住慈恩寺,说其事。(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并州有个人会画画,曾经被突厥人抓去作了俘虏。突厥的可汗派他画佛像。这个人有时偷颜料。怕被搜查出来,就用纸裹着塞到鼻子里,鼻子里淌血能有几升那么多。这个人后来当了和尚。唐朝贞观年间,在山东住于寺院里,慢慢得了鼻病,二三年以后鼻中生出肉,像桃一样大,流脓淌水,不停地痛疼。后来他请灵顗和尚为他作忏悔,但病也不见好。十年以后才死。灵顗曾在慈恩寺住过,说了他的事。
薛孤训
唐贞观二十年,征龟兹。有薛孤训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龟兹后,乃于精舍剥佛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