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释证二(5/6)
主,得罪者马师,今何为见问?”王前臭肉,忽有声曰:“齐之杀我。”王怒曰:“婢何不起而卧言?”臭肉忽起为人,则所杀青衣。与齐之辩对数反,乃言曰:“当死时,楚痛闷乱,但闻旁有劝杀之声,疑是齐之,所以诉之。”王曰:“追寺主。”阶吏曰:“福多不可追。”曰:“追马师。”吏曰:“马师命未尽。”王曰:“且收青衣,放齐之。”初齐之入,见王座有一僧一马。及门,僧亦出,齐之礼谒。僧曰:“吾地藏菩萨也。汝缘福少,命且尽。所以独追。今可坚持僧戒,舍汝俗事,住闲静寺,造等身像七躯。如不能得钱,彩画亦得。”齐之既苏,遂乃从其言焉。(出《纪闻》)
【译文】
胜业寺僧人齐之喜欢与显贵的人物交往,很懂得医术,但行为举止随便,不大守戒规。唐玄宗天宝五年五月中旬病故,两天后又复活了。复活之后使移居于东边的禅定寺,在寺院中修建了一间极为华丽的庙堂,堂内横排陈列着七座等身大的佛像。从此之后停止了一切交际活动。精诚恪守戒律。他自己说,当初死过去的时候,被送到了鬼王的法庭,见有一块臭烂肉在地上,鬼王便问他道:“你是出家人,为什么杀人?”齐之莫名其妙,无言以对。鬼王说:“你为什么打杀了寺庙上的女仆?”齐之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这之前,寺庙里的小和尚何马师与庙上的女仆私通,女仆后来变了心,何马师对她心怀怨恨,便向寺主诬陷她。这个女仆本不是清白之人,寺主平日也很恨她,便乘众僧集体吃饭还没散的时候,把女仆找来,当着大家的面用竹条抽她。齐之劝说寺主道:“出家之人,在行为、说话、意志方面,却要遵守戒律,切切不可违背;况且又是当着众僧大开杀戒呢?”何马师则极力称赞、怂恿寺主的打人行为。寺主十分恼火,根本不采纳齐之的劝告,连抽带打,女仆便被活活打死在院子里。因为有这件事,所以齐之明白了鬼王的问话,齐之便说道:“杀人者是寺主,得罪她的是何马师,现在为什么问罪于我?”鬼王前面的那块臭肉忽然发出声音来:“是齐之杀了我。”鬼王愤怒地喝道:“奴婢为什么不识长辈,而要躺在那里说话呢?”臭肉突然站了起来变成一个人,正是被打死的那个女仆。女仆与齐之你来我往地辩论了几个回合,后来便说:“当我快被打死的时候,神经迷乱,只听到旁边有怂恿寺主打死我的声音,怀疑是齐之,所以告了他。”鬼王说:“追拿寺主!”阶下差吏说道:“寺主做的功德很多,不能捉拿。”鬼王说:“追拿何马师!”差吏说道:“何马师的寿命未尽。”鬼王使说:“暂且收下女仆,释放齐之。”齐之刚进来时,看见鬼王座旁有一个僧人一匹马,现被释放走到门口时,僧人也出来了,齐之便上前施礼拜见。僧人说道:“我是地藏菩萨。你因为功德做得少,寿命又尽了,所以独独把你追拿来了。如今回去之后,可要坚守僧人戒律,丢掉你与尘俗交往的那些事,住在闲静的寺院里,另造等身佛像七尊。如果不能弄到钱,用彩笔画七幅佛像也可以。”齐之复活之后。便遵从菩萨的告诫住到了禅定寺。
张无是
唐天宝十二载冬,有司戈张无是居在布政坊。因行街中,夜鼓绝门闭,遂趋桥下而蜷。夜半,忽有数十骑至桥,驻马言:“使乙至布政坊,将马一乘往取十余人。”其二人,一则无是妻,一则同曲富叟王翁。无是闻之大惊。俄而取者至云:“诸人尽得,唯无是妻诵金刚经,善神护之,故不得。”因喝所得人名,皆应曰:“唯。”无是亦识王翁,应声答曰毕,俄而鼓动。无是归家,见其妻犹诵经坐待。无是既至,妻曰:“汝常不外宿,吾恐汝犯夜,故诵经不眠相待。”天晓,闻南邻哭声,无是问之,则王翁死矣。无是大惧,因以具告其妻,妻亦大惧。因移出宅,谒名僧,发誓愿长斋,日则诵经四十九遍。由是得免。(出《纪闻》)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冬天。有个司戈张无是居住在布政坊。一天晚上,他正走在大街上时,最后一遍鼓声敲完之后,大门都关闭了,他便悄悄溜到桥下蜷缩起来。半夜时,突然听到有几十人骑马来到桥上。勒住马说道:“某某去布政坊,带上一匹马到那里把这十几个人拿来。”十几个人中有两人,一个是张无是的妻子,一个则是张无是同一街的富翁王老头。张无是听了大吃一惊。不一会儿,那个去抓人的回来报告说:“几个人都抓到了,唯独张无是妻子正在诵念《金刚经》,有神灵保护她,所以没抓到。”于是吆喝着抓来的人名,一个个都应一声“是”。张无是也认识王老头,听到他也被抓来了。点名与应答结束之后,不一会儿便响起了解除夜禁的鼓声。张无是回到家里,见妻子仍然念诵佛经,坐着等他。无是既已到家,妻子便说:“你平常不在外面住宿,我怕你违犯夜禁被治罪,所以念经祈求保佑,等了你一宿没有睡觉。”天亮之后,听到南面邻居的哭声,无是一打听,原来是王老头死了。无是非常恐惧,便把夜里在桥下听到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妻子听了也非常恐惧害怕。他们便从家里搬走了,去拜访了一位名僧,发下誓愿永远守斋,每天诵经四十九遍。于是,张无是的妻子便没有被鬼抓走。
张应
历阳张应本是魔家,娶佛家女为妇。妻病困,为魔事不差。妻曰:“我本佛家女,乞为佛事。”应
【译文】
胜业寺僧人齐之喜欢与显贵的人物交往,很懂得医术,但行为举止随便,不大守戒规。唐玄宗天宝五年五月中旬病故,两天后又复活了。复活之后使移居于东边的禅定寺,在寺院中修建了一间极为华丽的庙堂,堂内横排陈列着七座等身大的佛像。从此之后停止了一切交际活动。精诚恪守戒律。他自己说,当初死过去的时候,被送到了鬼王的法庭,见有一块臭烂肉在地上,鬼王便问他道:“你是出家人,为什么杀人?”齐之莫名其妙,无言以对。鬼王说:“你为什么打杀了寺庙上的女仆?”齐之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这之前,寺庙里的小和尚何马师与庙上的女仆私通,女仆后来变了心,何马师对她心怀怨恨,便向寺主诬陷她。这个女仆本不是清白之人,寺主平日也很恨她,便乘众僧集体吃饭还没散的时候,把女仆找来,当着大家的面用竹条抽她。齐之劝说寺主道:“出家之人,在行为、说话、意志方面,却要遵守戒律,切切不可违背;况且又是当着众僧大开杀戒呢?”何马师则极力称赞、怂恿寺主的打人行为。寺主十分恼火,根本不采纳齐之的劝告,连抽带打,女仆便被活活打死在院子里。因为有这件事,所以齐之明白了鬼王的问话,齐之便说道:“杀人者是寺主,得罪她的是何马师,现在为什么问罪于我?”鬼王前面的那块臭肉忽然发出声音来:“是齐之杀了我。”鬼王愤怒地喝道:“奴婢为什么不识长辈,而要躺在那里说话呢?”臭肉突然站了起来变成一个人,正是被打死的那个女仆。女仆与齐之你来我往地辩论了几个回合,后来便说:“当我快被打死的时候,神经迷乱,只听到旁边有怂恿寺主打死我的声音,怀疑是齐之,所以告了他。”鬼王说:“追拿寺主!”阶下差吏说道:“寺主做的功德很多,不能捉拿。”鬼王说:“追拿何马师!”差吏说道:“何马师的寿命未尽。”鬼王使说:“暂且收下女仆,释放齐之。”齐之刚进来时,看见鬼王座旁有一个僧人一匹马,现被释放走到门口时,僧人也出来了,齐之便上前施礼拜见。僧人说道:“我是地藏菩萨。你因为功德做得少,寿命又尽了,所以独独把你追拿来了。如今回去之后,可要坚守僧人戒律,丢掉你与尘俗交往的那些事,住在闲静的寺院里,另造等身佛像七尊。如果不能弄到钱,用彩笔画七幅佛像也可以。”齐之复活之后。便遵从菩萨的告诫住到了禅定寺。
张无是
唐天宝十二载冬,有司戈张无是居在布政坊。因行街中,夜鼓绝门闭,遂趋桥下而蜷。夜半,忽有数十骑至桥,驻马言:“使乙至布政坊,将马一乘往取十余人。”其二人,一则无是妻,一则同曲富叟王翁。无是闻之大惊。俄而取者至云:“诸人尽得,唯无是妻诵金刚经,善神护之,故不得。”因喝所得人名,皆应曰:“唯。”无是亦识王翁,应声答曰毕,俄而鼓动。无是归家,见其妻犹诵经坐待。无是既至,妻曰:“汝常不外宿,吾恐汝犯夜,故诵经不眠相待。”天晓,闻南邻哭声,无是问之,则王翁死矣。无是大惧,因以具告其妻,妻亦大惧。因移出宅,谒名僧,发誓愿长斋,日则诵经四十九遍。由是得免。(出《纪闻》)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冬天。有个司戈张无是居住在布政坊。一天晚上,他正走在大街上时,最后一遍鼓声敲完之后,大门都关闭了,他便悄悄溜到桥下蜷缩起来。半夜时,突然听到有几十人骑马来到桥上。勒住马说道:“某某去布政坊,带上一匹马到那里把这十几个人拿来。”十几个人中有两人,一个是张无是的妻子,一个则是张无是同一街的富翁王老头。张无是听了大吃一惊。不一会儿,那个去抓人的回来报告说:“几个人都抓到了,唯独张无是妻子正在诵念《金刚经》,有神灵保护她,所以没抓到。”于是吆喝着抓来的人名,一个个都应一声“是”。张无是也认识王老头,听到他也被抓来了。点名与应答结束之后,不一会儿便响起了解除夜禁的鼓声。张无是回到家里,见妻子仍然念诵佛经,坐着等他。无是既已到家,妻子便说:“你平常不在外面住宿,我怕你违犯夜禁被治罪,所以念经祈求保佑,等了你一宿没有睡觉。”天亮之后,听到南面邻居的哭声,无是一打听,原来是王老头死了。无是非常恐惧,便把夜里在桥下听到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妻子听了也非常恐惧害怕。他们便从家里搬走了,去拜访了一位名僧,发下誓愿永远守斋,每天诵经四十九遍。于是,张无是的妻子便没有被鬼抓走。
张应
历阳张应本是魔家,娶佛家女为妇。妻病困,为魔事不差。妻曰:“我本佛家女,乞为佛事。”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