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九神仙十九(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不要睁眼!”李林甫跨上竹竿,立刻觉得身子腾空而起,飞越大海,耳边响着水声和风声。过了一顿饭时间终于停了下来。李林甫睁眼一看,见来到一个大都城前。城门前排列着好几百士兵,见道士到来,都行礼迎接,也向李林甫行礼。进城走了一里多,来到一座府门前。进了大门,见两边都有士兵侍卫,两人登上台阶上了大殿,见殿里设着华丽的床帐,李林甫忽然觉得很困乏,想上床睡下,道士惊慌地把他拉起来说:“你要在这床上睡下,就回不到人间了,因为这里是你死后才能来的地方。”李林甫说:“如果这里真是我死后的归宿,我死也无怨了。”道士笑着说:“这里也不是你想的那样完美,也会有小病小灾,苦事也不少。”道士就跟李林甫出了大门,又把竹竿给他骑上。不一会儿李林甫就又回到人间自己的家,进了门到来堂屋,见自己的肉体闭着双眼坐在床上。这时道士喊道:“李相国,李相国!”李林甫才还了魂醒过来,哭着向道士拜谢。道士第二天告别李林甫,李林甫送他金银绸缎,道士一律不要,只是挥挥手说:“好自为之吧,六百年后我还能再见到你。”说罢就出门不见了,不知去了哪里。当时安禄山曾招纳了几个道士,他曾问道士们说:“我见了皇上都不害怕,可是一看见李林甫,就会手足失措心慌意乱,这是怎么回事呢?”道士说:“你有五百个阴曹的鬼卒保护,这些鬼卒个个铜头铁额,总在你身边,你怎么会怕李林甫呢?能不能想法让我们看看你和李林甫在一起时的情形呢?”安禄山就故意请李林甫到自己府中赴宴,让道士在帘后偷偷观察,李林甫走后,道士对安禄山说:“太奇怪了,李林甫来时,他前面有个穿青衣的童子捧着香炉,您的那些铜头阴卒一看见那童子,都吓得穿屋跳墙而逃。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大概李林甫是暂时被贬在人间的神仙吧!”
郭子仪
郭子仪,华州人也。初从军沙塞间,因入京催军食,回至银州十数里,日暮,忽风砂陡暗,行李不得,遂入道旁空屋中,籍地将宿。既夜,忽见左右皆有赤光,仰视空中,见軿辎车绣屋中,有一美女,坐床垂足,自天而下,俯视。子仪拜祝云:“今七月七日,必是织女降临,愿赐长寿富贵。”女笑曰:“大富贵,亦寿考。”言讫,冉冉升天,犹正视子仪。良久而隐。子仪后立功贵盛,威望烜赫。大历初,镇河中,疾甚,三军忧惧。子仪请御医及幕宾王延昌、孙宿、赵惠伯、严郢等曰:“吾此疾自知未到衰殒。”因话所遇之事,众称贺忻悦。其后拜太尉尚书令尚父,年九十而薨。(出《神仙感遇传》)
【译文】
郭子仪是华州人,起初在沙漠边塞当兵驻防,后来因为到京城催军饷,走到离银州十几里的地方时,忽然起了风暴,刮得飞沙走石天地昏暗,没法向前走了,就躲进道边一间空屋里打了地铺住下。这天夜里,忽然房子左右一片红光,抬头看,只见空中有一辆华丽的车子慢慢降落下来,车上的锦绣围帐中坐着一个美丽的女子正俯身向下看。郭子仪急忙跪拜祝告说:“今天是七月初七,您一定是天上的织女降临了,请赐给我富贵和长寿吧!”仙女笑着说:“你能得到大富大贵,也能长寿的。”说罢,车子又慢慢升上天空,那仙女一直看着郭子仪,很久才消失。郭子仪后来由于战功而官居高位大富大贵,声名显赫。唐代宗大历年初,郭子仪镇守河中时,得了重病,三军部下十分忧虑,郭子仪就请来御医和幕僚王延昌、孙宿、赵惠伯、严郢等人,对他们说:“我虽然病很重,但我自己知道决不会死的。”接着他就把在银州遇见织女的事说了,大家这才放了心,都向他祝贺。后来他官做到太尉(最高军事统师)、尚书令(宰相),被尊称为“尚父”,活到九十岁才去世。
韩滉
唐宰相韩滉,廉问浙西,颇强悍自负,常有不轨之志。一旦有商客李顺,泊船于京口堰下,夜深碇断,漂船不知所止。及明,泊一山下。风波稍定,上岸寻求。微有鸟径,行五六里,见一人乌巾。岸帻古服,与常有异。相引登山,诣一宫阙,台阁华丽,迨非人间。入门数重,庭除甚广。望殿遥拜,有人自帘中出,语之曰:“欲寓金陵韩公一书,无讶相劳也。”则出书一函,拜而受之。赞者引出门,送至舟所。因问赞者曰:“此为何处也?恐韩公诘问,又是何人致书?”答曰:“此东海广桑山也,是鲁国宣父仲尼,得道为真官,理于此山。韩公即仲由也,性强自恃。夫子恐其掇刑网,致书以谕之。”言讫别去。李顺却还舟中,有一使者戒舟中人曰:“安坐,勿惊惧,不得顾船外,逡巡则达旧所。,不知所行几千万里也。既而诣衙,投所得之书。韩公发函视之,古文九字,皆科斗之书,了不可识。诘问其由,深以为异,拘絷李顺,以为妖妄,欲加严刑。复博访能篆籀之人数辈,皆不能辨。有一客疣眉古服,自诣宾位,言善识古文。韩公见,以书示之。客捧书于顶,再拜贺曰:此孔宣父之书,乃夏禹科斗文也,文曰;‘告韩滉,谨臣节,勿妄动。’”公异礼加敬,客出门,不知所止。韩惨然默坐,良久了然,自忆广桑之事,以为非远。厚礼遣谢李顺。自是恭黜谦谨,克保终始焉。(出《神仙感遇传》)
【译文】
唐德宗时任宰相的韩滉,曾经任浙西廉使。韩滉为人刚强自信,常有图谋不轨的心思。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