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神仙八(6/7)
所护,何险之有?圣师在此,终不使吾死于谷中耳。师有教者。必是此桃有可得之理故耳。”乃从上自掷,投树上,足不蹉跌,取桃实满怀。而石壁险峻,无所攀援,不能得返。于是乃以桃一一掷上,正得二百二颗。陵得而分赐诸弟子各一,陵自食,留一以待升。陵乃以手引升,众视之,见陵臂加长三二丈,引升,升忽然来还。乃以向所留桃与之。升食桃毕,陵乃临谷上,戏笑而言曰:“赵升心自正,能投树上,足不蹉跌,吾今欲自试投下,当应得大桃也。”众人皆谏,唯升与王长嘿然。陵遂投空,不落桃上,失陵所在。四方皆仰,上则连天,下则无底,往无道路,莫不惊叹悲涕。唯升、长二人,良久乃相谓曰:“师则父也,自投于不测之崖,吾何以自安!”乃俱投身而下,正堕陵前。
见陵坐局脚床斗帐中,见升长二人笑曰:“吾知妆来。”乃授二人道毕,三日乃还。归治旧舍,诸弟子惊悲不息。后陵与升、长三人,皆白日冲天而去。众弟子仰视之,久而乃没于云霄也。
初,陵入蜀山,合丹半剂,虽未冲举,已成地仙。故欲化作七试,以度赵升,乃知(知原作如,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其志也。(出《神仙传》)
【译文】
张道陵是沛国(今江苏省沛县)人,原是太学中的书生,精通《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晚年时他感叹地说,“精通《五经》对延年益寿没有一点用处啊!”就开始热心研究长生之道。他得到了黄帝的“九鼎炼丹秘方”,就想照着秘方试验炼丹。但炼丹的药石非常费钱,张道陵家非常穷,要想致富没有门路,种田放牧又不是他的专长,干脆就不干了。
他听说四川人民性淳朴,容易接受教育点化,而且四川名山很多,就带着弟子去了四川大足县,进了鹄鸣山,写了二十四篇论述道术的文章,都是他苦苦思索修炼真谛的体会。
有一天,忽然有神仙从空而降,他们成千上万,或乘车骑马,或驾龙骑虎,数都数不过来。神仙中有的自称是柱下史,有的自称是东海小童。仙人们把太上老君新出的《正一明威秘箓》和《正一法文》传授给张道陵。张道陵从这两部经卷中得到了治病的仙方,于是百姓们都聚在他身边求他治病,拜他为师,弟子上万。
于是张道陵在弟子中设立了“祭洒”的官职,管理弟子们,像政府的长官一样。他还叫弟子们按照需要轮流交纳米粮、器具、纸笔、柴草等东西,派人修整道路,不参加修路的懒惰弟子,张道陵就让他们生病。县里本来就有很多桥梁道路需要修复,但一直无人过问,现在张道陵一号召,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清除道上的野草,清挖堵塞的河道。有些愚昧的人不知道这些事都是张道陵授意干的,还以为是上天的旨意呢。
张道陵还想唤起人们的廉耻心,以此来管理众人,他不愿意动用刑罚,就立了一条制度:凡是有疾病的人,都要把自己有生以来犯过的罪过写在纸上,然后扔到水里,向天神发誓以后永不再犯,再犯就必死。于是百姓们都永远不能忘记不犯罪,犯了罪的就会生病,生病时就要把自己的罪过都交待出来,一是为了使病能痊愈,二是由此产生羞愧心,不敢再重犯,因为惧怕天地神灵而改过自新。从张道陵实行了这个办法后,凡是犯过罪的,都改恶向善了。
张道陵也因此得了很多财物,用这些钱财去买来炼仙丹用的草药和石料,终于把丹炼成了。丹炼成后,张道陵只服了半副,因为他不愿升天,这时他已能用分身术把自己分成几十个人了。 张道陵的门前有个水池,他常乘船在水中游玩,而他的道友和宾客多得挤满了庭院和街巷。他就分出一个自己和宾客们谈话应酬,而他的真身还在池中船上游玩呢。张道陵治病,大多是采用黑白阴阳相生相克的原理,根据具体病情对药方进行改动变化灵活运用,但总的还是和仙人传授的药方相一致。
他常对人们说:“你们大都贪恋尘世的欢乐,所以不能超脱凡俗,所以更需要用我的炼气养精的方法来控制引导男女的房事,再配合着服食草本,就可以活到几百岁了。”
张道陵有一个最重要的秘方,只传授给王长一个人。
有天,他说应该有一个从东方来的人,这人也应该得到秘方。这个人应该在正月初七的中午到张道陵这儿来,张道陵事先就说了这人的面貌身材。到了正月初七的中午,果然来了个叫赵升的人,但不是从东方来的,然而他的形貌身材和张道陵事先说的完全一样。
张道陵就对赵升考验了七次,七次都通过以后,才把丹经传授给赵升。
第一次对赵升的考验,是赵升来到张道陵的门口以后,门人不给通报,并辱骂赵升,骂了四十多天,赵升在门外就露宿了四十多天,张道陵才让他进门。
第二次考验是让赵升在田里看守庄稼驱赶野兽,到了晚上,张道陵派了个美丽异常的女子去见赵升。那女子假装是走远路的旅客,要求在赵升这儿过夜,并和赵升同床挨着睡觉,第二天那美女又假装脚痛赖着不走,赵升只好留她住了几天。那女子经常挑逗勾引赵升,但赵升始终行为端正不受诱惑。
第三次考验,赵升在路上走时,让他突然看见路上扔着三十块金子,赵升动也没动金子继续走路。
第四次考验,让赵升进山砍柴,让三只老虎来撕扯赵升的衣服,但不伤他的身体,赵升一点也没有害怕,脸不变色心不跳,还对老虎说
见陵坐局脚床斗帐中,见升长二人笑曰:“吾知妆来。”乃授二人道毕,三日乃还。归治旧舍,诸弟子惊悲不息。后陵与升、长三人,皆白日冲天而去。众弟子仰视之,久而乃没于云霄也。
初,陵入蜀山,合丹半剂,虽未冲举,已成地仙。故欲化作七试,以度赵升,乃知(知原作如,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其志也。(出《神仙传》)
【译文】
张道陵是沛国(今江苏省沛县)人,原是太学中的书生,精通《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晚年时他感叹地说,“精通《五经》对延年益寿没有一点用处啊!”就开始热心研究长生之道。他得到了黄帝的“九鼎炼丹秘方”,就想照着秘方试验炼丹。但炼丹的药石非常费钱,张道陵家非常穷,要想致富没有门路,种田放牧又不是他的专长,干脆就不干了。
他听说四川人民性淳朴,容易接受教育点化,而且四川名山很多,就带着弟子去了四川大足县,进了鹄鸣山,写了二十四篇论述道术的文章,都是他苦苦思索修炼真谛的体会。
有一天,忽然有神仙从空而降,他们成千上万,或乘车骑马,或驾龙骑虎,数都数不过来。神仙中有的自称是柱下史,有的自称是东海小童。仙人们把太上老君新出的《正一明威秘箓》和《正一法文》传授给张道陵。张道陵从这两部经卷中得到了治病的仙方,于是百姓们都聚在他身边求他治病,拜他为师,弟子上万。
于是张道陵在弟子中设立了“祭洒”的官职,管理弟子们,像政府的长官一样。他还叫弟子们按照需要轮流交纳米粮、器具、纸笔、柴草等东西,派人修整道路,不参加修路的懒惰弟子,张道陵就让他们生病。县里本来就有很多桥梁道路需要修复,但一直无人过问,现在张道陵一号召,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清除道上的野草,清挖堵塞的河道。有些愚昧的人不知道这些事都是张道陵授意干的,还以为是上天的旨意呢。
张道陵还想唤起人们的廉耻心,以此来管理众人,他不愿意动用刑罚,就立了一条制度:凡是有疾病的人,都要把自己有生以来犯过的罪过写在纸上,然后扔到水里,向天神发誓以后永不再犯,再犯就必死。于是百姓们都永远不能忘记不犯罪,犯了罪的就会生病,生病时就要把自己的罪过都交待出来,一是为了使病能痊愈,二是由此产生羞愧心,不敢再重犯,因为惧怕天地神灵而改过自新。从张道陵实行了这个办法后,凡是犯过罪的,都改恶向善了。
张道陵也因此得了很多财物,用这些钱财去买来炼仙丹用的草药和石料,终于把丹炼成了。丹炼成后,张道陵只服了半副,因为他不愿升天,这时他已能用分身术把自己分成几十个人了。 张道陵的门前有个水池,他常乘船在水中游玩,而他的道友和宾客多得挤满了庭院和街巷。他就分出一个自己和宾客们谈话应酬,而他的真身还在池中船上游玩呢。张道陵治病,大多是采用黑白阴阳相生相克的原理,根据具体病情对药方进行改动变化灵活运用,但总的还是和仙人传授的药方相一致。
他常对人们说:“你们大都贪恋尘世的欢乐,所以不能超脱凡俗,所以更需要用我的炼气养精的方法来控制引导男女的房事,再配合着服食草本,就可以活到几百岁了。”
张道陵有一个最重要的秘方,只传授给王长一个人。
有天,他说应该有一个从东方来的人,这人也应该得到秘方。这个人应该在正月初七的中午到张道陵这儿来,张道陵事先就说了这人的面貌身材。到了正月初七的中午,果然来了个叫赵升的人,但不是从东方来的,然而他的形貌身材和张道陵事先说的完全一样。
张道陵就对赵升考验了七次,七次都通过以后,才把丹经传授给赵升。
第一次对赵升的考验,是赵升来到张道陵的门口以后,门人不给通报,并辱骂赵升,骂了四十多天,赵升在门外就露宿了四十多天,张道陵才让他进门。
第二次考验是让赵升在田里看守庄稼驱赶野兽,到了晚上,张道陵派了个美丽异常的女子去见赵升。那女子假装是走远路的旅客,要求在赵升这儿过夜,并和赵升同床挨着睡觉,第二天那美女又假装脚痛赖着不走,赵升只好留她住了几天。那女子经常挑逗勾引赵升,但赵升始终行为端正不受诱惑。
第三次考验,赵升在路上走时,让他突然看见路上扔着三十块金子,赵升动也没动金子继续走路。
第四次考验,让赵升进山砍柴,让三只老虎来撕扯赵升的衣服,但不伤他的身体,赵升一点也没有害怕,脸不变色心不跳,还对老虎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