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神仙八(2/7)
游玩狩猎和美酒女色,只有刘安坚守节操,并礼贤下士。刘安还特别爱研究儒家的学说,还精通算卦和修道的方术,招纳了几千名有才学的门客,都是天下的知名人士。刘安写了论述佛门精义的《内书》二十二篇,还有解释佛经《中观论》的文章八篇。另外还有论述神仙修行和用黄金白银炼丹的文章,以及论述道术的《鸿宝》和论卦术的《万毕》,这些著作都论述了阴阳变化的道家学术,共有十几万字。
武帝见刘安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并且辈份是他的叔父,对他十分敬重。汉武帝有时下诏或给大臣写回报的文章,都让司马相如等共同酌斟定稿,就派人召刘安上朝一起起草。
还有一次文帝让刘安写一篇解释屈原《离骚》的论文,刘安早上接到皇命,一顿饭时间就写成了并奏报给皇帝。
皇帝常常在宴席上召见刘安,听刘安议论朝政的得失,或听刘安献上新作的赋、颂等文章,常常早上进宫,和皇帝谈到夜晚才出宫。刘安一直在搜集天下论述道学的书,收纳懂得修道的方士,那怕方士们远在千里文外,也要派人拿着十分恭敬的信和钱前去请来。
于是就有八位名人一起来见刘安,八位老人都鬓发皆白了。他们来到刘安门前,门官先偷偷报告了刘安,刘安就让门官故意用自己的意思刁难那八位老人说,“我们淮南王求的是上中下三种贤人。上等贤人要懂得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道术,中等贤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精通儒家学术的大学问家,下等贤人要十分英武、力能扛鼎、打虎擒豹的勇士。我看八位老先生年纪这样大,好像没有长生之术,也没有多大的力气,也不会对伏羲、神农、黄帝所著的《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尧、舜所著的《五典》;以及《八索》、《九丘》这些古代经典有什么深刻的研究,也不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上面说的三种才能你们都不具备,我可不敢向淮南王通报你们求见的事。”
八位老人笑着说,“我们听说淮南王特别尊重贤德的人,像周公似的为了接待客人吃饭时三次吐出食物,洗浴时三次拧干了头发,所以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来投奔淮南王。古代的帝王诸侯都不拘一格选拔贤士,像战国时的孟尝君,连会学鸡鸣狗叫的人都收留,这就象买来千里马才能召来千里驹一样。燕昭王收留了没有什么才能的郭隗,于是比郭隗更有才能的人才会的不远千里来投奔燕昭王。我们虽然年老才学很浅,不合乎淮南王的要求,但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投奔他,希望为他效力。我们想见一见淮南王,就算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也不会对他有任何不利,为什么嫌我们老而不见我们呢?如果大王认为年轻的人才有学问懂得道术,老年人都是昏庸无能的糟老头子,这可缺乏开掘顽石寻找美玉、潜入深潭寻找明珠的决心和诚意了。不是嫌我们老吗?那我们就变得年轻些吧。”话音没落,八个老人都变成了童子,只有十四五岁,头发漆黑,面容像桃花般红润。
门官大吃一惊,赶快跑进去向刘安报告。刘安听说后,连鞋都忘了穿,光着脚出来迎接,把八公接到思仙台上。挂起了锦繡帐幕,摆好了象牙床座,烧上百和香,给八公们面前放上金玉的小桌,像弟子拜师那样面朝北向八公磕头说,“我刘安是个平凡庸碌的人,但从小就爱好修身养性的事。然而由于日常的繁琐事务缠住身子,一直在这平凡的人世中沉沦,始终没能从这些累赘中解脱出来,背上书箱到山林中去向得道的仙师们求教。然而我思念神灵的真心如饥似渴,希望有朝一日能洗掉身上的污龊,用修炼的诚心去掉我的庸俗浅薄。可是我的一片真情得不到抒发,神灵像远在天边的金光使我无法接近。万万没想到今天我能得到这样大的幸运,能亲眼看见道君降临到我的寒舍,这是我刘安命中该得到神灵的教导,使我又喜又惊连大气都不敢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愿各位道君可怜我这个凡俗的人,把修炼的要点传授给我,使我这个像螟蛉一样的小虫能够像大雁天鹅般高飞入云。”
八个童子听了刘安这番话就又变成老人,对刘安说,“我们的道术也很浅薄,但毕竟比你先走了一步。听说你喜欢结交有识之士,特地来跟随你,也不知你究竟有什么愿望和要求。我们八个人中,第一个能呼风唤雨喷云吐雾,在地上划一下就产生江河,把土聚起来就可堆成高山。第二个人能让高山崩塌,让泉水变成平地,驯服虎豹,召来蛟龙,驱使鬼神为自己效力。第三个人能分身变化相貌,坐在那里顿时消失,使千军万马立刻隐去不见,把白天变成黑夜。第四个人能腾云驾雾,飞越江河湖海,随意遨游在天地任何地方,呼吸之间便能到千里之外。第五个能入火不怕烧,入水不能湿,任何兵器不能伤害,冬天不怕冻,夏天日晒不出汗。第六个能千变万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造出禽兽草木或任何东西,能让山搬家,让河不流,让宫殿屋随意挪动。第七个能把泥土熬成金子,把铅水凝炼成银子,用水把云母硝石等八种石料炼成仙丹,能让飞起的水花变成珍珠,能骑着龙驾着云在九重天上浮游。你想学什么,我们就教给你什么。”
刘安就日夜向八公叩拜,用酒肉款待他们,并试验他们每个人的本领,结果他们都各施法术,千变万化,没有一个不灵的。后来八公授给刘安《玉丹经》三十六卷,刘安按着经书上说的方法把仙丹炼
武帝见刘安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并且辈份是他的叔父,对他十分敬重。汉武帝有时下诏或给大臣写回报的文章,都让司马相如等共同酌斟定稿,就派人召刘安上朝一起起草。
还有一次文帝让刘安写一篇解释屈原《离骚》的论文,刘安早上接到皇命,一顿饭时间就写成了并奏报给皇帝。
皇帝常常在宴席上召见刘安,听刘安议论朝政的得失,或听刘安献上新作的赋、颂等文章,常常早上进宫,和皇帝谈到夜晚才出宫。刘安一直在搜集天下论述道学的书,收纳懂得修道的方士,那怕方士们远在千里文外,也要派人拿着十分恭敬的信和钱前去请来。
于是就有八位名人一起来见刘安,八位老人都鬓发皆白了。他们来到刘安门前,门官先偷偷报告了刘安,刘安就让门官故意用自己的意思刁难那八位老人说,“我们淮南王求的是上中下三种贤人。上等贤人要懂得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道术,中等贤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精通儒家学术的大学问家,下等贤人要十分英武、力能扛鼎、打虎擒豹的勇士。我看八位老先生年纪这样大,好像没有长生之术,也没有多大的力气,也不会对伏羲、神农、黄帝所著的《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尧、舜所著的《五典》;以及《八索》、《九丘》这些古代经典有什么深刻的研究,也不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上面说的三种才能你们都不具备,我可不敢向淮南王通报你们求见的事。”
八位老人笑着说,“我们听说淮南王特别尊重贤德的人,像周公似的为了接待客人吃饭时三次吐出食物,洗浴时三次拧干了头发,所以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来投奔淮南王。古代的帝王诸侯都不拘一格选拔贤士,像战国时的孟尝君,连会学鸡鸣狗叫的人都收留,这就象买来千里马才能召来千里驹一样。燕昭王收留了没有什么才能的郭隗,于是比郭隗更有才能的人才会的不远千里来投奔燕昭王。我们虽然年老才学很浅,不合乎淮南王的要求,但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投奔他,希望为他效力。我们想见一见淮南王,就算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也不会对他有任何不利,为什么嫌我们老而不见我们呢?如果大王认为年轻的人才有学问懂得道术,老年人都是昏庸无能的糟老头子,这可缺乏开掘顽石寻找美玉、潜入深潭寻找明珠的决心和诚意了。不是嫌我们老吗?那我们就变得年轻些吧。”话音没落,八个老人都变成了童子,只有十四五岁,头发漆黑,面容像桃花般红润。
门官大吃一惊,赶快跑进去向刘安报告。刘安听说后,连鞋都忘了穿,光着脚出来迎接,把八公接到思仙台上。挂起了锦繡帐幕,摆好了象牙床座,烧上百和香,给八公们面前放上金玉的小桌,像弟子拜师那样面朝北向八公磕头说,“我刘安是个平凡庸碌的人,但从小就爱好修身养性的事。然而由于日常的繁琐事务缠住身子,一直在这平凡的人世中沉沦,始终没能从这些累赘中解脱出来,背上书箱到山林中去向得道的仙师们求教。然而我思念神灵的真心如饥似渴,希望有朝一日能洗掉身上的污龊,用修炼的诚心去掉我的庸俗浅薄。可是我的一片真情得不到抒发,神灵像远在天边的金光使我无法接近。万万没想到今天我能得到这样大的幸运,能亲眼看见道君降临到我的寒舍,这是我刘安命中该得到神灵的教导,使我又喜又惊连大气都不敢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愿各位道君可怜我这个凡俗的人,把修炼的要点传授给我,使我这个像螟蛉一样的小虫能够像大雁天鹅般高飞入云。”
八个童子听了刘安这番话就又变成老人,对刘安说,“我们的道术也很浅薄,但毕竟比你先走了一步。听说你喜欢结交有识之士,特地来跟随你,也不知你究竟有什么愿望和要求。我们八个人中,第一个能呼风唤雨喷云吐雾,在地上划一下就产生江河,把土聚起来就可堆成高山。第二个人能让高山崩塌,让泉水变成平地,驯服虎豹,召来蛟龙,驱使鬼神为自己效力。第三个人能分身变化相貌,坐在那里顿时消失,使千军万马立刻隐去不见,把白天变成黑夜。第四个人能腾云驾雾,飞越江河湖海,随意遨游在天地任何地方,呼吸之间便能到千里之外。第五个能入火不怕烧,入水不能湿,任何兵器不能伤害,冬天不怕冻,夏天日晒不出汗。第六个能千变万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造出禽兽草木或任何东西,能让山搬家,让河不流,让宫殿屋随意挪动。第七个能把泥土熬成金子,把铅水凝炼成银子,用水把云母硝石等八种石料炼成仙丹,能让飞起的水花变成珍珠,能骑着龙驾着云在九重天上浮游。你想学什么,我们就教给你什么。”
刘安就日夜向八公叩拜,用酒肉款待他们,并试验他们每个人的本领,结果他们都各施法术,千变万化,没有一个不灵的。后来八公授给刘安《玉丹经》三十六卷,刘安按着经书上说的方法把仙丹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