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神仙三(5/11)
天在皇宫里住着,在父亲面前玩耍,决不会放肆不恭而不尽作儿子的责任。”景帝听了这番话,心里更加惊奇,就特别注意对这孩子的教导培养。
过了几天,景帝又把刘彻抱到书桌前,问他喜欢读什么书,可以详细说一说。刘彻就开始背诵从伏羲以来一些圣贤的著作,包括一些论述阴阳五行和历代的著名国策论文,背了几万字的文章没有遗漏一个字。
到了七岁,景帝见他聪明透彻超过凡人,就给他改名叫刘彻。
刘彻即了帝位后,特别喜好神仙修炼的道术,经常到全国的名山大川和五岳去祈祷神灵,以求自己能得道成仙。
武帝元封元年正月初一,刘彻登上嵩山,兴建在一座道观里,斋戒了七天,祭祀之后就回宫了。
到四月戊辰那天,武帝在承华殿中闲坐,东方朔、董仲君随着他闲谈,忽然看见一个非常美丽的青衣女子,武帝非常奇怪,问她是谁,女子说:“我是天上王宫的玉女,叫王子登。西王母派我从昆仑山来看你。听说你毫不看重帝王的基业,一心寻道求长生,离开亲王的尊位多次到三山五岳去祈祷神灵。像你这种具有勤奋追求精神的人是值得传授真道的。从今天起,请你不要过问政务,静心斋戒,到七月七日那天。王母会暂时降临来看你的。”武帝赶快离开座位下拜行礼,答应一定照玉女的指示去作,刚拜完,玉女就突然消失了。
武帝问东方朔那女子到底是什么人,东方朔说:“她就是西王母紫兰宫里的玉女,常常为西王母传达使命,来往于东海中的扶桑和西方的灵州之间。替天上的玄都宫向人世间传达使令。西王母过去曾将她许配给北烛仙人,最近又把她召回身边,给了她重要的任命,是一位很有地位的仙官。”
于是武帝就登上专为迎接神仙而建筑的台馆,诚心诚意的吃素祈祷,把朝中的政务交给宰相全权处理。到七月七日,把宫廷内外清扫一新,在大殿上为西王母专设了座位。地上铺了紫色丝罗的地毯,燃起了百和薰香,挂起了云锦的帏帐,点起了光芒四射的灯烛,摆上了玉门进贡的甜枣,酌好了西域的葡萄酒,还陈设了宫中最上等的瓜品,作为接待天宫神仙的食品。武帝穿上华丽的礼服,恭敬的站在宫廷的玉阶下,并下令宫门以内绝不准任何人偷看,宫廷内外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恭候着西王母的降临。
到深夜二更时分,忽然看见西南天空涌起阵阵的云,翻卷着直奔宫廷而来,越来越近,隐约还听见云中有箫鼓音乐和人喊马嘶的声音。约有半顿饭时,西王母到了殿前,群仙也像鸟群一样跟着到了。
他们有的乘龙骑虎,有的驾着白麒麟或白鹤,有的乘着天马或华丽的车子,大约有好几千人,把宫廷映照得光彩耀眼。王母降临后,随从的仙官很快就不见了,只看见王母乘坐着紫云缭绕的车子,拉车的是背上有九色斑纹的龙。另外还有五十名天仙侍卫在车的周围,这些仙人都身高一丈多,手执彩色的旌节仪杖,身上佩着金刚的天宫宝印,戴着神仙的高冠,整齐的停在宫殿前。
王母被两名侍女搀着上了大殿,侍女看样子有十六七岁,穿着青缎子衣衫,眼似秋波荡漾,身姿娇美婀娜,真是十足的美人。王母肩上披着黄金织成的大披肩,光彩照人,仪态端庄。衣上系着神仙独用的灵飞大绶带,腰间佩着名为“分景”的宝剑,头上梳的是太华山形的高发髻,戴着神仙专用的“太真晨婴”冠,脚上穿着黑玉上刻有凤纹的鞋。王母看样子三十岁左右,身材高矮适中,容颜秀丽,美貌绝伦,真是位不折不扣的仙人。
王母坐在特为她设置的床上,等武帝跪拜问候安康之后,她就招呼武帝一同坐,武帝就面朝南坐下了。王母自己带来了天宫的厨师,这时就送上来天厨特制的食物果品,这些佳肴色香味美,芬芳四溢,还有那些散发着奇异香味的酒浆,都是人间所没有的,武帝也叫不出这些东西的名字。
宴会进行当中,王母又让侍女更换桌上的果品。不一会儿,侍女端来一个玉盘,盘中盛着七只仙桃,像鸭蛋那么大,圆圆的是淡青色。侍女把仙桃呈送给王母,王母拿了四只送给武帝,留下三颗自己吃。武帝吃了桃子,觉得味道特别甘美,吃完后嘴里长时间充满了香味。
武帝把仙桃的桃核都留了起来,王母看见以后问他留桃核作什么,武帝说打算以后种它。王母说:“这仙桃三千年才结一次果,人间的土地太贫瘠,种下也不会生长。”
武帝和王母饮了几巡酒以后,王母就让身边的侍女王子登弹奏由八只玉板作成的璈,又让侍女董双成吹起了云和笙,让石公子敲起了声震天廷的锣,让许飞琼吹起了动人心魄的竿簧,让婉凌华敲击特制成麟、凤、龟、龙、虎形的石片,让范成君敲击由湘阴山石制成的磬,让段安香奏出天宫中的音律。这些乐器奏出的音乐声震九天,音调清朗动听。
王母又让法婴唱起了九天神灵的歌曲,唱完后,王母说:“如果要修炼道术,首先要练运气之功,也就是《太仙真经》中所说的‘益、易之道’。所谓‘益’,就是要有益于养精神,所谓‘易’,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形体。修炼到即能养好精神又能改变形体的程度,就可以成仙。如果达不到这个程度,就免不了一死。要达到即能益又能易,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心中要常常想着‘灵宝’。‘灵’就是神灵,‘宝’就是精气。你应该珍惜自己的精气,固守着精气,闭气吞咽津液,
过了几天,景帝又把刘彻抱到书桌前,问他喜欢读什么书,可以详细说一说。刘彻就开始背诵从伏羲以来一些圣贤的著作,包括一些论述阴阳五行和历代的著名国策论文,背了几万字的文章没有遗漏一个字。
到了七岁,景帝见他聪明透彻超过凡人,就给他改名叫刘彻。
刘彻即了帝位后,特别喜好神仙修炼的道术,经常到全国的名山大川和五岳去祈祷神灵,以求自己能得道成仙。
武帝元封元年正月初一,刘彻登上嵩山,兴建在一座道观里,斋戒了七天,祭祀之后就回宫了。
到四月戊辰那天,武帝在承华殿中闲坐,东方朔、董仲君随着他闲谈,忽然看见一个非常美丽的青衣女子,武帝非常奇怪,问她是谁,女子说:“我是天上王宫的玉女,叫王子登。西王母派我从昆仑山来看你。听说你毫不看重帝王的基业,一心寻道求长生,离开亲王的尊位多次到三山五岳去祈祷神灵。像你这种具有勤奋追求精神的人是值得传授真道的。从今天起,请你不要过问政务,静心斋戒,到七月七日那天。王母会暂时降临来看你的。”武帝赶快离开座位下拜行礼,答应一定照玉女的指示去作,刚拜完,玉女就突然消失了。
武帝问东方朔那女子到底是什么人,东方朔说:“她就是西王母紫兰宫里的玉女,常常为西王母传达使命,来往于东海中的扶桑和西方的灵州之间。替天上的玄都宫向人世间传达使令。西王母过去曾将她许配给北烛仙人,最近又把她召回身边,给了她重要的任命,是一位很有地位的仙官。”
于是武帝就登上专为迎接神仙而建筑的台馆,诚心诚意的吃素祈祷,把朝中的政务交给宰相全权处理。到七月七日,把宫廷内外清扫一新,在大殿上为西王母专设了座位。地上铺了紫色丝罗的地毯,燃起了百和薰香,挂起了云锦的帏帐,点起了光芒四射的灯烛,摆上了玉门进贡的甜枣,酌好了西域的葡萄酒,还陈设了宫中最上等的瓜品,作为接待天宫神仙的食品。武帝穿上华丽的礼服,恭敬的站在宫廷的玉阶下,并下令宫门以内绝不准任何人偷看,宫廷内外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恭候着西王母的降临。
到深夜二更时分,忽然看见西南天空涌起阵阵的云,翻卷着直奔宫廷而来,越来越近,隐约还听见云中有箫鼓音乐和人喊马嘶的声音。约有半顿饭时,西王母到了殿前,群仙也像鸟群一样跟着到了。
他们有的乘龙骑虎,有的驾着白麒麟或白鹤,有的乘着天马或华丽的车子,大约有好几千人,把宫廷映照得光彩耀眼。王母降临后,随从的仙官很快就不见了,只看见王母乘坐着紫云缭绕的车子,拉车的是背上有九色斑纹的龙。另外还有五十名天仙侍卫在车的周围,这些仙人都身高一丈多,手执彩色的旌节仪杖,身上佩着金刚的天宫宝印,戴着神仙的高冠,整齐的停在宫殿前。
王母被两名侍女搀着上了大殿,侍女看样子有十六七岁,穿着青缎子衣衫,眼似秋波荡漾,身姿娇美婀娜,真是十足的美人。王母肩上披着黄金织成的大披肩,光彩照人,仪态端庄。衣上系着神仙独用的灵飞大绶带,腰间佩着名为“分景”的宝剑,头上梳的是太华山形的高发髻,戴着神仙专用的“太真晨婴”冠,脚上穿着黑玉上刻有凤纹的鞋。王母看样子三十岁左右,身材高矮适中,容颜秀丽,美貌绝伦,真是位不折不扣的仙人。
王母坐在特为她设置的床上,等武帝跪拜问候安康之后,她就招呼武帝一同坐,武帝就面朝南坐下了。王母自己带来了天宫的厨师,这时就送上来天厨特制的食物果品,这些佳肴色香味美,芬芳四溢,还有那些散发着奇异香味的酒浆,都是人间所没有的,武帝也叫不出这些东西的名字。
宴会进行当中,王母又让侍女更换桌上的果品。不一会儿,侍女端来一个玉盘,盘中盛着七只仙桃,像鸭蛋那么大,圆圆的是淡青色。侍女把仙桃呈送给王母,王母拿了四只送给武帝,留下三颗自己吃。武帝吃了桃子,觉得味道特别甘美,吃完后嘴里长时间充满了香味。
武帝把仙桃的桃核都留了起来,王母看见以后问他留桃核作什么,武帝说打算以后种它。王母说:“这仙桃三千年才结一次果,人间的土地太贫瘠,种下也不会生长。”
武帝和王母饮了几巡酒以后,王母就让身边的侍女王子登弹奏由八只玉板作成的璈,又让侍女董双成吹起了云和笙,让石公子敲起了声震天廷的锣,让许飞琼吹起了动人心魄的竿簧,让婉凌华敲击特制成麟、凤、龟、龙、虎形的石片,让范成君敲击由湘阴山石制成的磬,让段安香奏出天宫中的音律。这些乐器奏出的音乐声震九天,音调清朗动听。
王母又让法婴唱起了九天神灵的歌曲,唱完后,王母说:“如果要修炼道术,首先要练运气之功,也就是《太仙真经》中所说的‘益、易之道’。所谓‘益’,就是要有益于养精神,所谓‘易’,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形体。修炼到即能养好精神又能改变形体的程度,就可以成仙。如果达不到这个程度,就免不了一死。要达到即能益又能易,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心中要常常想着‘灵宝’。‘灵’就是神灵,‘宝’就是精气。你应该珍惜自己的精气,固守着精气,闭气吞咽津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