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神仙三(10/11)
一方的天神,还有按《易经》中六个方位排的六甲神,也要尊重,他们都能使你长生。今天授你的这十二卷经书,是上帝在玄景台赏赐的,你千万要珍视它,好好珍藏起来。”
王母也对刘彻说:“这秘经是三天太上君的著作,收藏在天宫的紫陵台,存放在灵坛的秘室,装在玉石的封套中,包着兰茧的锦绸,用紫罗素带扎着,上面还盖着太帝的玉玺大印。接受了这部秘经的人,四十年才能传给另一个人,如果没有可以传授的人选,那就八十年再授给第二个人。得道的四百年传一次,成仙的四千年传一次,成为仙中的真人就四万年才传一次,升为太上君的四十万年才能传一次。传给不该传的人叫作泄露天道,该传而不传的叫埋没天宝,没有限度的胡传叫轻视天老,接受了秘经而不敬重珍者的叫侮慢天藻。犯了这泄、蔽、轻、慢四条罪的,将会死在刀斧之下或遭受“车裂”的酷刑。泄露天道的,会被杀死在野外路旁,受到最残酷的刑罚而尸分裂。犯了埋没掩蔽罪的,下一辈子将被罚变成又瞎又聋的残废人,最后衰竭而死。罪稍轻一些的也会累及到下世,被抓到天宫拷问用刑。犯了侮慢天藻(天藻,天帝的文章)罪的,将会得到暴死的下场,死后还要落入地狱,将会把疾病留给他的子孙。这些都是传道的禁律,我再次提醒告诫你,千万要谨慎从事啊!”
王母这时就把《五岳真形图》授给了武帝刘彻,刘彻再三拜谢接受下来。
然后上元夫人就弹起了云林的玉琴,唱了一首《步玄曲》。王母让她的侍女田四非回敬了上元夫人一首歇。唱完以后,王母就把自己侍从的姓名,以及穿戴佩用的东西的名称都一一告诉了武帝,以便武帝能够记录下来。
天色将明时,王母和上元夫人一起乘车离去,随从的侍卫、车马、龙虎,开路的仪仗和音乐,都和他们来时一样,只见彩云密集,一片芬馨的气味,他们的行列一直往西南空中升去,过了很久才看不见了。武帝从这次亲自见到王母和上元夫人之后,更加相信天下真的有神仙存在。
后来武帝把王母授给他的《五真图》、《灵光经》和上元夫人授给他的十二卷《六甲灵飞》真经合在一起编成了一卷,加上那真经的图像,一起装在一个黄金箱子里。经卷装入白玉的封套,用珊瑚作画轴,以紫缎为书套,安放在柏梁台上,每天亲自净身持斋向真经叩拜,焚香打扫,然后就按照真经上的要求去修炼。
汉武帝自从得到真经后修行了六年,觉得心胸特别爽朗,格调特别高雅,认为既然王母和上元夫人这样的上界大仙都降临传授,自己一定能得道成仙。
武帝有了这种想法,就渐渐放松了对自身品德的约束,又大肆修建宫殿亭台,劳民伤财,并对南方北方的异族夷、狄进行远征讨伐,对投降的俘虏也残酷的活埋屠杀,以致血流成河尸骨如山,黎民百姓怨怒冲天。到了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日,天火焚烧了供奉真经的柏梁台,存放在那里的《真形图》、《灵飞经》和十二卷《灵光经》以及武帝自己编撰所得到的经书一共十四卷,连同装经书的匣子一起不见了。
这是王母得知武帝不遵从他的教导胡作非为,才让天火烧毁了柏梁台。
后来东方朔乘龙飞升而去。当时有不少人看见他乘龙直上西北天际,大家都抬头看了很久,后来空中大雾弥漫,不知东方朔去了什么地方。
到了元狩二年二月,汉武帝得了病,走到陕西周至县的西面,在五柞宫稍作休息。丁卯这天汉武帝刘彻驾崩,先在未央宫前殿入殓,三月葬在茂陵。这天晚上,武帝的棺材自己挪动起来,连宫外都听见了好几次棺材动的声音,并散出一股特别的香气,封陵以后,陵墓周围大雾弥天,陵寝的门柱突然断裂,大雾持续了一个月。
汉武帝的陵墓里原来有一个玉箱,一只玉杖,都是西胡的康渠进献的,汉武帝生前很喜欢这两件东西,所以随葬在他的陵墓中。
过了四年,有人在陕西扶风的街市上买到了那玉箱和玉杖。当时侍奉在汉武帝身边的人有的认得这两件东西是先帝生前珍爱的玩物,就把这事报告了官府。官府把买了那两件宝物的人抓来审问,买者说他是个商人,从关外来,住在街市上。有一天,看见一个人在北车胡同里卖这两件东西,要价是青布三十匹加九万钱,于是两个人成交,商人也不知道卖箱子和玉杖人的姓名,事实就是这样,官府问清楚以后,就把那商人放了,并把两件宝物送到宫廷的太庙里保存。
汉武帝驾崩前遗书里说,有各种经书三十多卷,都是他平时喜欢读的,要求死后把这些经书随葬在陵寝中。
到元康二年,有个当河东功曹的李友,有一次进上党的抱犊山采药,偶然在一个岩洞里发现了武帝随葬的那些经书,经书装在一个金箱里,经卷的后面题写着东观大臣们的姓名,看上面记载的年月日,是汉武帝时的事。河东太守张纯把这只装经卷的金箱交给汉宣帝,宣帝问过去在武帝身边的大臣认不认识金箱,有一个当典书中郎的冉登看见金箱和经书后,哭着向宣帝奏道:“这金箱就是孝武皇帝(即汉武帝刘彻)随葬的东西啊!我当时亲手把它放在棺木里,不知什么原因它竟会跑到抱犊山的岩洞里去了呢?”宣帝听后,又惊愕又悲伤,把经书送到汉武帝的庙里保存起来。
按照道家的《九都龙真经》中的说法,凡是成仙得道中最下一等的人,必须先死,然后被送
王母也对刘彻说:“这秘经是三天太上君的著作,收藏在天宫的紫陵台,存放在灵坛的秘室,装在玉石的封套中,包着兰茧的锦绸,用紫罗素带扎着,上面还盖着太帝的玉玺大印。接受了这部秘经的人,四十年才能传给另一个人,如果没有可以传授的人选,那就八十年再授给第二个人。得道的四百年传一次,成仙的四千年传一次,成为仙中的真人就四万年才传一次,升为太上君的四十万年才能传一次。传给不该传的人叫作泄露天道,该传而不传的叫埋没天宝,没有限度的胡传叫轻视天老,接受了秘经而不敬重珍者的叫侮慢天藻。犯了这泄、蔽、轻、慢四条罪的,将会死在刀斧之下或遭受“车裂”的酷刑。泄露天道的,会被杀死在野外路旁,受到最残酷的刑罚而尸分裂。犯了埋没掩蔽罪的,下一辈子将被罚变成又瞎又聋的残废人,最后衰竭而死。罪稍轻一些的也会累及到下世,被抓到天宫拷问用刑。犯了侮慢天藻(天藻,天帝的文章)罪的,将会得到暴死的下场,死后还要落入地狱,将会把疾病留给他的子孙。这些都是传道的禁律,我再次提醒告诫你,千万要谨慎从事啊!”
王母这时就把《五岳真形图》授给了武帝刘彻,刘彻再三拜谢接受下来。
然后上元夫人就弹起了云林的玉琴,唱了一首《步玄曲》。王母让她的侍女田四非回敬了上元夫人一首歇。唱完以后,王母就把自己侍从的姓名,以及穿戴佩用的东西的名称都一一告诉了武帝,以便武帝能够记录下来。
天色将明时,王母和上元夫人一起乘车离去,随从的侍卫、车马、龙虎,开路的仪仗和音乐,都和他们来时一样,只见彩云密集,一片芬馨的气味,他们的行列一直往西南空中升去,过了很久才看不见了。武帝从这次亲自见到王母和上元夫人之后,更加相信天下真的有神仙存在。
后来武帝把王母授给他的《五真图》、《灵光经》和上元夫人授给他的十二卷《六甲灵飞》真经合在一起编成了一卷,加上那真经的图像,一起装在一个黄金箱子里。经卷装入白玉的封套,用珊瑚作画轴,以紫缎为书套,安放在柏梁台上,每天亲自净身持斋向真经叩拜,焚香打扫,然后就按照真经上的要求去修炼。
汉武帝自从得到真经后修行了六年,觉得心胸特别爽朗,格调特别高雅,认为既然王母和上元夫人这样的上界大仙都降临传授,自己一定能得道成仙。
武帝有了这种想法,就渐渐放松了对自身品德的约束,又大肆修建宫殿亭台,劳民伤财,并对南方北方的异族夷、狄进行远征讨伐,对投降的俘虏也残酷的活埋屠杀,以致血流成河尸骨如山,黎民百姓怨怒冲天。到了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日,天火焚烧了供奉真经的柏梁台,存放在那里的《真形图》、《灵飞经》和十二卷《灵光经》以及武帝自己编撰所得到的经书一共十四卷,连同装经书的匣子一起不见了。
这是王母得知武帝不遵从他的教导胡作非为,才让天火烧毁了柏梁台。
后来东方朔乘龙飞升而去。当时有不少人看见他乘龙直上西北天际,大家都抬头看了很久,后来空中大雾弥漫,不知东方朔去了什么地方。
到了元狩二年二月,汉武帝得了病,走到陕西周至县的西面,在五柞宫稍作休息。丁卯这天汉武帝刘彻驾崩,先在未央宫前殿入殓,三月葬在茂陵。这天晚上,武帝的棺材自己挪动起来,连宫外都听见了好几次棺材动的声音,并散出一股特别的香气,封陵以后,陵墓周围大雾弥天,陵寝的门柱突然断裂,大雾持续了一个月。
汉武帝的陵墓里原来有一个玉箱,一只玉杖,都是西胡的康渠进献的,汉武帝生前很喜欢这两件东西,所以随葬在他的陵墓中。
过了四年,有人在陕西扶风的街市上买到了那玉箱和玉杖。当时侍奉在汉武帝身边的人有的认得这两件东西是先帝生前珍爱的玩物,就把这事报告了官府。官府把买了那两件宝物的人抓来审问,买者说他是个商人,从关外来,住在街市上。有一天,看见一个人在北车胡同里卖这两件东西,要价是青布三十匹加九万钱,于是两个人成交,商人也不知道卖箱子和玉杖人的姓名,事实就是这样,官府问清楚以后,就把那商人放了,并把两件宝物送到宫廷的太庙里保存。
汉武帝驾崩前遗书里说,有各种经书三十多卷,都是他平时喜欢读的,要求死后把这些经书随葬在陵寝中。
到元康二年,有个当河东功曹的李友,有一次进上党的抱犊山采药,偶然在一个岩洞里发现了武帝随葬的那些经书,经书装在一个金箱里,经卷的后面题写着东观大臣们的姓名,看上面记载的年月日,是汉武帝时的事。河东太守张纯把这只装经卷的金箱交给汉宣帝,宣帝问过去在武帝身边的大臣认不认识金箱,有一个当典书中郎的冉登看见金箱和经书后,哭着向宣帝奏道:“这金箱就是孝武皇帝(即汉武帝刘彻)随葬的东西啊!我当时亲手把它放在棺木里,不知什么原因它竟会跑到抱犊山的岩洞里去了呢?”宣帝听后,又惊愕又悲伤,把经书送到汉武帝的庙里保存起来。
按照道家的《九都龙真经》中的说法,凡是成仙得道中最下一等的人,必须先死,然后被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