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怨春偏侯夫人自缢失佳人许廷辅被收(3/3)
后忙治酒来解恼。炀帝一边饮酒,一边将侯夫人的诗笺放在席上,看了又看,读了又读。看一遍,说一遍可惜;读一遍,道一遍可怜,十发珍重爱惜。随吩咐朱贵儿、杳娘、雅娘众美人,翻入乐谱,时时歌唱。萧后见炀帝怏怏不乐,只是将酒来劝。炀帝吃到半酣之际,更觉思念情深。随叫取纸笔,自制祭文一篇去祭她。
祭文道:
呜呼妃子,痛哉苍天!
天生妃子,胡为不全?
容兮佼佼,才兮仙仙。
奈何无禄,不享以年。
十五入宫,二十归泉。
长门五载,冷月寒烟。
既不朕遇,谁能妃怜!
呜呼痛哉,一旦自捐!
览诗追悼,已无及焉。
岂无雨露,痛不妃沾。
虽妃之命,实朕之愆。
悲抚残玉,犹如花鲜。
不知色笑,何如嫣然!
泪下成血,心伤如煎。
纵有美酒,食不下咽。
非无丝竹,耳若充悬。
妃不遇朕,长夜孤眠;
朕不遇妃,遗恨九泉。
朕伤死后,妃苦生前。
死生虽隔,情则不迁。
千秋万岁,愿化双鸳。
念妃香洁,酹妃兰荃。
妃其有灵,来享兹筵。
呜呼哀哉,痛不可言!
炀帝做完了祭文,自家朗诵了一遍,连萧后不觉也堕下泪来,说道:“陛下何多情若此!”炀帝道:“非朕多情,情到伤心,自不能已。”随叫一个太监赐祭一坛,就将祭文烧在她灵前。十六院夫人,闻知炀帝厚治侯夫人的葬礼,也都备了礼物来祭吊。萧后见众夫人来祭,也只得拿些香蚀纸帛,差人去赐吊。炀帝又差人相择高原之地,卜吉厚葬。又敕郡县官厚恤她家父母。侯夫人虽生前不曾受用,死后倒也一时之荣华。
正是:
莫道红颜金薄命,人情到底惜芳魂。
生前纵未君王宠,死后犹沾雨露恩。
炀帝厚葬侯夫人不题。却说许廷辅拿在狱中,被刑官三拷六问,熬炼不过,只得将索骗金钱礼物,方肯来选的事情一一招出。刑官得了真情。忙具本奏和炀帝。炀帝大怒道:“这厮原来如此大胆!”就要叫发去东市腰斩,却亏众夫人再三苦劝。原来十六院夫人,都是许廷辅选入来的,今日亲承恩宠,未免念他旧功,故竭力替他劝解。炀帝道:“若不斩他,何以谢侯妃于地下!既是众妃苦劝,免他身首异处,一刀之苦。”遂批旨赐许廷辅狱中自荆正是:只倚权贪利,谁知财作灾!
虽然争早晚,一样到泉台。
又云:
何物貂#贱,伤残白玉枝。
百身犹莫赎,一死更何辞!
炀帝既将许廷辅赐死,只是思念侯夫人不已。众夫人百般劝慰,炀帝终有几分不畅。萧后道:“日前仙使曾说宫中自有嫦娥,今其言已验。但侯夫人既死,思之无益,何不还到后宫去选?或者更有美色,也未可知。”炀帝道:“御妻之言有理。”遂同到后宫来选,怎奈后宫有千宫万殿,一时怎能够遍选!来选的未必色美,色美的未必来眩炀帝心生一计,叫传旨各宫,不论夫人、贵人、才人、美人、嫔妃、彩女、或是有色,或是有才,或是能歌,或是善舞,凡有一才一伎之长,都许报名自献,俟朕亲览录用。有能荐拔一人者,赏千金;误报者不罪。自此旨一出,不数日,也有论诗的,也有善画的,也有能吹弹歌舞的,也有会投壶蹴的,都纷纷来献伎。炀帝大喜。随命值酒在显仁宫大殿上,召萧后与十六院夫人,都同来面试众人。这一日,炀帝与萧后并坐在上面,众夫人都罗列坐在两旁;下面却排下几张长书案,尽将笔墨纸砚和笙箫弦之类放在上面。能诗的,炀帝就出题目,叫她吟咏;会画的,炀帝就说个景致,叫她摹写;能吹的,就叫她吹;能唱的,便叫她唱。一霎时,笔墨纵横,珠玑错落,宫商递奏,鸾凤齐鸣,真个是一时之胜。怎见得?但见:簇簇宫娃,团团闺秀。各逞奇思,如文场之鏖战;咸夸长伎,似武士之争衡。临风索句,逞咏雪之才情;对景濡毫,施泼云之妙墨。龙蛇竞笔,落纸千行;风雨鸣弦,瑶琴一曲。舞低秋月,绝胜杨柳纤腰;歌罢春风,不减樱桃小口。投壶处,玉轻飞银箭;蹴场,金莲乱缀明珠。琵琶半面,塞下流来;玉笛一声,月中飞出。真个皓齿生香,娥眉吐媚。莫言无处不销魂,若个有情能不死!
炀帝看见一个个伎艺超群,容颜出众,满心欢喜道:“这一番遴选,方不虚也!”随各各赐酒三杯,随查了名字,或封美人,或赐才人,共选有二百余人,都一一送入西苑供用。查到临了,单单剩下一个美人,也不作诗,也不写字,也不歌,也不舞,立在半边,默默不语。炀帝再仔细将她一看,只见那女子:貌风流而品异,神清俊而骨奇。
不屑人间脂粉,翩翩别有丰姿。
炀帝忙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别人都献诗献画,争娇竞媚,你为何不言不语,立在半边?”那美人见炀帝开口问她,她不慌不忙,慢慢的走上前来答应。只因这一问,有分教:昏君短气,淫主惊心。
正是:
国运潜消灭,天心暗改移。
昏昏都不识,却有慧心知。
那美人毕竟不知说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祭文道:
呜呼妃子,痛哉苍天!
天生妃子,胡为不全?
容兮佼佼,才兮仙仙。
奈何无禄,不享以年。
十五入宫,二十归泉。
长门五载,冷月寒烟。
既不朕遇,谁能妃怜!
呜呼痛哉,一旦自捐!
览诗追悼,已无及焉。
岂无雨露,痛不妃沾。
虽妃之命,实朕之愆。
悲抚残玉,犹如花鲜。
不知色笑,何如嫣然!
泪下成血,心伤如煎。
纵有美酒,食不下咽。
非无丝竹,耳若充悬。
妃不遇朕,长夜孤眠;
朕不遇妃,遗恨九泉。
朕伤死后,妃苦生前。
死生虽隔,情则不迁。
千秋万岁,愿化双鸳。
念妃香洁,酹妃兰荃。
妃其有灵,来享兹筵。
呜呼哀哉,痛不可言!
炀帝做完了祭文,自家朗诵了一遍,连萧后不觉也堕下泪来,说道:“陛下何多情若此!”炀帝道:“非朕多情,情到伤心,自不能已。”随叫一个太监赐祭一坛,就将祭文烧在她灵前。十六院夫人,闻知炀帝厚治侯夫人的葬礼,也都备了礼物来祭吊。萧后见众夫人来祭,也只得拿些香蚀纸帛,差人去赐吊。炀帝又差人相择高原之地,卜吉厚葬。又敕郡县官厚恤她家父母。侯夫人虽生前不曾受用,死后倒也一时之荣华。
正是:
莫道红颜金薄命,人情到底惜芳魂。
生前纵未君王宠,死后犹沾雨露恩。
炀帝厚葬侯夫人不题。却说许廷辅拿在狱中,被刑官三拷六问,熬炼不过,只得将索骗金钱礼物,方肯来选的事情一一招出。刑官得了真情。忙具本奏和炀帝。炀帝大怒道:“这厮原来如此大胆!”就要叫发去东市腰斩,却亏众夫人再三苦劝。原来十六院夫人,都是许廷辅选入来的,今日亲承恩宠,未免念他旧功,故竭力替他劝解。炀帝道:“若不斩他,何以谢侯妃于地下!既是众妃苦劝,免他身首异处,一刀之苦。”遂批旨赐许廷辅狱中自荆正是:只倚权贪利,谁知财作灾!
虽然争早晚,一样到泉台。
又云:
何物貂#贱,伤残白玉枝。
百身犹莫赎,一死更何辞!
炀帝既将许廷辅赐死,只是思念侯夫人不已。众夫人百般劝慰,炀帝终有几分不畅。萧后道:“日前仙使曾说宫中自有嫦娥,今其言已验。但侯夫人既死,思之无益,何不还到后宫去选?或者更有美色,也未可知。”炀帝道:“御妻之言有理。”遂同到后宫来选,怎奈后宫有千宫万殿,一时怎能够遍选!来选的未必色美,色美的未必来眩炀帝心生一计,叫传旨各宫,不论夫人、贵人、才人、美人、嫔妃、彩女、或是有色,或是有才,或是能歌,或是善舞,凡有一才一伎之长,都许报名自献,俟朕亲览录用。有能荐拔一人者,赏千金;误报者不罪。自此旨一出,不数日,也有论诗的,也有善画的,也有能吹弹歌舞的,也有会投壶蹴的,都纷纷来献伎。炀帝大喜。随命值酒在显仁宫大殿上,召萧后与十六院夫人,都同来面试众人。这一日,炀帝与萧后并坐在上面,众夫人都罗列坐在两旁;下面却排下几张长书案,尽将笔墨纸砚和笙箫弦之类放在上面。能诗的,炀帝就出题目,叫她吟咏;会画的,炀帝就说个景致,叫她摹写;能吹的,就叫她吹;能唱的,便叫她唱。一霎时,笔墨纵横,珠玑错落,宫商递奏,鸾凤齐鸣,真个是一时之胜。怎见得?但见:簇簇宫娃,团团闺秀。各逞奇思,如文场之鏖战;咸夸长伎,似武士之争衡。临风索句,逞咏雪之才情;对景濡毫,施泼云之妙墨。龙蛇竞笔,落纸千行;风雨鸣弦,瑶琴一曲。舞低秋月,绝胜杨柳纤腰;歌罢春风,不减樱桃小口。投壶处,玉轻飞银箭;蹴场,金莲乱缀明珠。琵琶半面,塞下流来;玉笛一声,月中飞出。真个皓齿生香,娥眉吐媚。莫言无处不销魂,若个有情能不死!
炀帝看见一个个伎艺超群,容颜出众,满心欢喜道:“这一番遴选,方不虚也!”随各各赐酒三杯,随查了名字,或封美人,或赐才人,共选有二百余人,都一一送入西苑供用。查到临了,单单剩下一个美人,也不作诗,也不写字,也不歌,也不舞,立在半边,默默不语。炀帝再仔细将她一看,只见那女子:貌风流而品异,神清俊而骨奇。
不屑人间脂粉,翩翩别有丰姿。
炀帝忙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别人都献诗献画,争娇竞媚,你为何不言不语,立在半边?”那美人见炀帝开口问她,她不慌不忙,慢慢的走上前来答应。只因这一问,有分教:昏君短气,淫主惊心。
正是:
国运潜消灭,天心暗改移。
昏昏都不识,却有慧心知。
那美人毕竟不知说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