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五木无灵少爷卖猪仔一条妙计财主仗洋人(2/3)
便检点行李,把历年积下的钱银算了一算,约有三千多元,一起打了上海汇单,上了轮船,径到上海。在成章客栈暂时住下。
这成章客栈本来是广东人所开,雪畦闲着便向栈里打听同乡人的情形。栈里的人道 :“同乡到上海的,陶庆云得意的最快了。” 雪畦听说陶庆云便忙问道 :“怎么得意了。” 栈里的人道 :“此刻是台口洋行的副买办了。东家信用了他,只怕不久就要正买办呢。” 雪畦放在心里。到了明天,便访到台口洋行,专诚拜访陶庆云。庆云见是故人,便邀到帐房里坐,茶房送上一杯洋装红茶,庆云在身边取出一根吕宋烟,双手递过,彼此畅谈别后情形。雪畦见庆云脸上光彩异常,较之在香港时已判若两人了。因说道 :“老哥到上海几年,发了福了,一向怎生得意?”庆云道 :“那里得意?不过穷忙罢了。” 雪畦问起又园,庆云叹道 :“说来也是难事。他的英话不好,我屡次荐他事情,东家和他说起话来总是驴头不对马嘴的,总干不下去。此刻住在三马路他令叔家里,听说近来很留心学英话,倘能再学几个月,只怕还易于谋事。老实说,像小弟这几年,倘不是说话灵通,任凭东家怎样好,也到不了这个地位。对了,洋人第一要会揣摩他的脾气,第二要诚实,第三也轮到说话了,倘使说话不能精通,懂了以上两层,也是无用的。我此刻虽算是东家赏脸,然而也要自己会干,会说话,才有今日啊。” 雪畦唯唯称是。庆云又问 :“雪畦,到上海有甚么事?”雪畦道 :
“无所事事,到这边来看有甚么生意可做?也学着沽点手。”
庆云道 :“老兄是已经发财的人了,做生意最好不过洋货。”
雪畦道 :“我不懂洋文洋话。若做洋货生意,便不免处处求人,还是做土货的好。” 庆云道 :“土货最好做米,在芜湖贩米回广东,利钱是稳的。”
正说话时,忽然外面一个人高声答嘴道 :“做土货最好是买地皮!”说声未绝,人已进来。庆云起身招呼,一面告诉雪畦道 :“这是同乡舒云旃先生。” 又代雪畦通了姓名,庆云道 :“你欢喜买地皮,就不应该劝人买了。” 云旃愕然道 :
“这却为何?”庆云笑道 :“你劝得个个都买地,把上海的地都买完了,你更向那里去买!”云旃道 :“莫说笑话。我有一件事来和你商量,你这里有一个姓杜的跑街,此刻在这里么?”
庆云道 :“不在这里,有甚么事?”云旃道 :“我前个月买了一块地,是姓杜的,那地上本来有两座坟。本来说过交易之后,就可以搬去的,谁知这片地是他几房的公产,却被一个人私卖的。此刻那几房知道了,非但不肯搬,还要和我打官司呢。”
庆云道 :“你便怎样?”云旃道 :“我听说你这里那姓杜的跑街和他们是一家,所以特来找你,请他出来打个转圜。” 庆云道 :“地在那里?”云旃道 :“在虹口相近。” 庆云道 :
“是租界么?”云旃道 :“虽不是租界,却是贴近的。” 庆云道 :“亏你是老内行,买地皮为甚不转道契?转了之后他敢说半句不搬?由外国人出面,写了一封信到上海县去,一面指控他起来,怕他不搬?”云旃恍然大悟道 :“这几天被那些地皮掮客来把我闹昏了,竟想不到这一层。”
雪畦见他们有事商量,便转身告辞出来,一路上暗想 :“原来外国人的势力如此利害,怪不得他们巴结外国人了。” 又想道 :“又园住在三马路,我何不去访他谈谈?将来不要被他说话。庆云得了意,我便找他,不得意的朋友便不理了?”打定了主意,一路问讯,到了三马路。却不知他住在那一家,不住的两旁观看,忽见一家门首钉了一个牌子,上面横列着一路外国字,底下是“魏公馆”三个字。雪畦虽然不识字,那朋友的姓那个字总还记得,香港最多公司招牌,所以他又识了个公字,在招工馆里鬼混了几时,所以这馆字也是认得的,然而也端了许久,方才分辨出来。心中暗想道 :“莫非又园的令叔是做官的么?不然何以称得公馆呢?”意欲打门去问,又恐防认错了,再三端详,这魏字是不错的了,又恐怕虽然同姓,却不是又园的阿叔,胡乱打错了人家公馆的门,岂不被人家骂?想到广东省城那些公馆里面都是老爷何等威严,若是打错了他的门,还了得么!踌躇了半晌,只得硬着头皮走上前去,轻轻把门叩了两下,里面便有人出来开门。雪畦听得里面拨门闩的声音,心中迄自乱跳,及至开出门来一看,那开门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要专诚拜谒的魏又园,不觉大喜。道 :“又园兄,久违了。”
又园错愕良久,仔细辨认,方才省悟道 :“咦?是雪畦兄。几时到的?发了福了。里面请坐。” 雪畦看了又园时,只见他比在香港时瘦了许多,一面彼此相让进去,分宾主坐定,又园亲自舀上一杯茶,方才叙阔。雪畦问起令叔在这里打公馆,想是做官,不知当的甚么差事?又园不慌不忙说出来。正是 :
骆驼不是马肿背,乡人少见自多怪。
不知又园说出甚么来,且听下回分解。
闻诸某富翁言,若要发财,非狠心辣手不可。观于雪畦之拐卖猪仔而先,俟其赌输之后,既没其财,又鬻其身,不得不谓之狠心。而买地转道契一层,又是自己无此辣手,设法去借一只辣手出来也。某富翁之言,虽似然观于此
这成章客栈本来是广东人所开,雪畦闲着便向栈里打听同乡人的情形。栈里的人道 :“同乡到上海的,陶庆云得意的最快了。” 雪畦听说陶庆云便忙问道 :“怎么得意了。” 栈里的人道 :“此刻是台口洋行的副买办了。东家信用了他,只怕不久就要正买办呢。” 雪畦放在心里。到了明天,便访到台口洋行,专诚拜访陶庆云。庆云见是故人,便邀到帐房里坐,茶房送上一杯洋装红茶,庆云在身边取出一根吕宋烟,双手递过,彼此畅谈别后情形。雪畦见庆云脸上光彩异常,较之在香港时已判若两人了。因说道 :“老哥到上海几年,发了福了,一向怎生得意?”庆云道 :“那里得意?不过穷忙罢了。” 雪畦问起又园,庆云叹道 :“说来也是难事。他的英话不好,我屡次荐他事情,东家和他说起话来总是驴头不对马嘴的,总干不下去。此刻住在三马路他令叔家里,听说近来很留心学英话,倘能再学几个月,只怕还易于谋事。老实说,像小弟这几年,倘不是说话灵通,任凭东家怎样好,也到不了这个地位。对了,洋人第一要会揣摩他的脾气,第二要诚实,第三也轮到说话了,倘使说话不能精通,懂了以上两层,也是无用的。我此刻虽算是东家赏脸,然而也要自己会干,会说话,才有今日啊。” 雪畦唯唯称是。庆云又问 :“雪畦,到上海有甚么事?”雪畦道 :
“无所事事,到这边来看有甚么生意可做?也学着沽点手。”
庆云道 :“老兄是已经发财的人了,做生意最好不过洋货。”
雪畦道 :“我不懂洋文洋话。若做洋货生意,便不免处处求人,还是做土货的好。” 庆云道 :“土货最好做米,在芜湖贩米回广东,利钱是稳的。”
正说话时,忽然外面一个人高声答嘴道 :“做土货最好是买地皮!”说声未绝,人已进来。庆云起身招呼,一面告诉雪畦道 :“这是同乡舒云旃先生。” 又代雪畦通了姓名,庆云道 :“你欢喜买地皮,就不应该劝人买了。” 云旃愕然道 :
“这却为何?”庆云笑道 :“你劝得个个都买地,把上海的地都买完了,你更向那里去买!”云旃道 :“莫说笑话。我有一件事来和你商量,你这里有一个姓杜的跑街,此刻在这里么?”
庆云道 :“不在这里,有甚么事?”云旃道 :“我前个月买了一块地,是姓杜的,那地上本来有两座坟。本来说过交易之后,就可以搬去的,谁知这片地是他几房的公产,却被一个人私卖的。此刻那几房知道了,非但不肯搬,还要和我打官司呢。”
庆云道 :“你便怎样?”云旃道 :“我听说你这里那姓杜的跑街和他们是一家,所以特来找你,请他出来打个转圜。” 庆云道 :“地在那里?”云旃道 :“在虹口相近。” 庆云道 :
“是租界么?”云旃道 :“虽不是租界,却是贴近的。” 庆云道 :“亏你是老内行,买地皮为甚不转道契?转了之后他敢说半句不搬?由外国人出面,写了一封信到上海县去,一面指控他起来,怕他不搬?”云旃恍然大悟道 :“这几天被那些地皮掮客来把我闹昏了,竟想不到这一层。”
雪畦见他们有事商量,便转身告辞出来,一路上暗想 :“原来外国人的势力如此利害,怪不得他们巴结外国人了。” 又想道 :“又园住在三马路,我何不去访他谈谈?将来不要被他说话。庆云得了意,我便找他,不得意的朋友便不理了?”打定了主意,一路问讯,到了三马路。却不知他住在那一家,不住的两旁观看,忽见一家门首钉了一个牌子,上面横列着一路外国字,底下是“魏公馆”三个字。雪畦虽然不识字,那朋友的姓那个字总还记得,香港最多公司招牌,所以他又识了个公字,在招工馆里鬼混了几时,所以这馆字也是认得的,然而也端了许久,方才分辨出来。心中暗想道 :“莫非又园的令叔是做官的么?不然何以称得公馆呢?”意欲打门去问,又恐防认错了,再三端详,这魏字是不错的了,又恐怕虽然同姓,却不是又园的阿叔,胡乱打错了人家公馆的门,岂不被人家骂?想到广东省城那些公馆里面都是老爷何等威严,若是打错了他的门,还了得么!踌躇了半晌,只得硬着头皮走上前去,轻轻把门叩了两下,里面便有人出来开门。雪畦听得里面拨门闩的声音,心中迄自乱跳,及至开出门来一看,那开门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要专诚拜谒的魏又园,不觉大喜。道 :“又园兄,久违了。”
又园错愕良久,仔细辨认,方才省悟道 :“咦?是雪畦兄。几时到的?发了福了。里面请坐。” 雪畦看了又园时,只见他比在香港时瘦了许多,一面彼此相让进去,分宾主坐定,又园亲自舀上一杯茶,方才叙阔。雪畦问起令叔在这里打公馆,想是做官,不知当的甚么差事?又园不慌不忙说出来。正是 :
骆驼不是马肿背,乡人少见自多怪。
不知又园说出甚么来,且听下回分解。
闻诸某富翁言,若要发财,非狠心辣手不可。观于雪畦之拐卖猪仔而先,俟其赌输之后,既没其财,又鬻其身,不得不谓之狠心。而买地转道契一层,又是自己无此辣手,设法去借一只辣手出来也。某富翁之言,虽似然观于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