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6/8)
绣裳,只系裙子一腰,教二人相扑,往来风吹,忽有裸体之形。妲己共纣王取乐笑耳。赢者推在酒池之内,交饮酒醉死。输者推在虿盆之内,交蛇咬蝎蜇死。如有得罪之人,推在炮烙之内,教抱通红铜柱烧死,如此无道,损害千人之命。宫女声哀不止。妲己共纣王取乐无厌,如此无道,国中依言无不知。有诗为证。诗曰:
狐灵专宠恣荒淫,嗜酒成池肉作林;
一日朝歌非我有,方知天命果难谌。
有一日,纣王与妲己在摘星楼上对坐取乐,忽见一人,引太子殷交,此人是东宫奶母冯氏,游于楼下。妲己大怕,自心思:设若奶母冯氏告与太子,知我教天子坏了他母,以此是不便。次日,又暗宣费仲至于后宫,见妲己曰:“昨日子童见奶母冯氏,引着太子;恐冯氏告与太子,知吾交天子坏了他母,切恐太子报仇,此实不便。今宣大夫,此事若何?”费仲曰:“小臣定一计与娘娘,除了奶母。”妲己曰:“如何除之?”大夫曰:“娘娘取一日推作生辰,遍告诸宫监,必来与娘娘贺生辰;奶母必来与娘娘过盏,娘娘佯落盏坠地,又言奶母倚太子势,欺负子童。娘娘便奏天子,天子必信,坐罪於奶母也。”言毕,“臣且退去。”妲己亦依费仲之言。
至来日,妲己传令:“今日是吾生辰。”宫人皆知,都来受仙宫内贺生辰。时有奶母冯氏思惟:妲己损宫人计有千万人命,我若不是在太子宫内,如今也送了我性命也。可惜了姜皇后!言讫,涕泪如雨。三思之次,不免也去来见妲己。问候礼毕,列尊卑而坐。
冯氏与妲己过盏上寿,妲己佯落盏坠地,便着恶言骂詈冯氏。冯氏心中惊怕,又见妲己奏曰:“如今奶母冯氏,欺负子童来。”王问曰:“因何敢欺负卿来?”妲己曰:“倚着太子势,故意欺负子童。愿大王与臣妾做主。”纣王见道,转加愠怒非常,言称:“叵耐岂敢!”令左右宣冯氏。
冯氏蒙宣,诣于殿下,山呼万岁毕。王问曰:“尔何欺负妲己?”冯氏曰:“岂敢欺负娘娘。”妲己奏曰:“愿我王与子童做主。”纣王不察其情,乃问妲己:“奶母欺卿,合当甚罪?”妲己曰:“合该炮烙之刑。”王曰:“依卿所奏。”左右宫人推去炮烙之刑,冯氏痛哭,告天子:“大王,可念太子年幼,臣妾乳哺之恩也。愿大王赦臣妾之罪。”纣王曰:“寡人欲免尔罪,妲己不肯。”令左右宫人推去,奶母大恸。忽有报与太子知,速来救奶母。果然见宫人将奶母推奔火坑之侧,太子高声喝宫人:“不得无礼!”奶母视之,却是太子。奶母告曰:“看幼小乳哺之恩,救我性命!”太子闻言道:“宫人且留人,我见父王去。”
诣于殿下,山呼万岁毕,奏曰:“我王何故欲杀奶母,有何罪?”王曰:“罪当合死也。”太子奏曰:“且看儿子面,免奶母死罪,贬入冷宫。愿父王宽恕。”纣王闻奏,遂免死罪,教入冷宫去。太子谢恩礼毕。有奶母心忧。后有宫监送冯氏去冷宫,朝食冻薤冷饭,夜卧粗恶床席。日往月来,自经半月有余。奶母每日作念太子,怎知俺冤屈之事。怎见得?有诗为证。
诗曰:
诈祈妲己□生辰,冯氏同为祝寿人;
误落金杯欺诳我,贬于冷地屈谁伸。
太子每夜睡卧不宁,精神恍惚。当日太子闲行至后花园中,梧桐树下;太子看玩之间,忽见一阵旋风,来往绕定太子,左右盘旋千遭,吹得太子衣袂乱散。太子言道:“此旋风好怪么!”言罢,又见第七个梧桐树下,有一女人,涕泪交流,哽噎大怨,言曰:“纣王共妲己,太子好无道!”太子闻言大怒,向前来问,至近却是奶母。
太子见奶母礼毕,太子曰:“你在冷宫受苦,且自宽怀,我去奏父曰,教奶母去东宫者。”奶母启告太子曰:“我不愁我身受苦,别有冤屈之事。”太子曰:“有何冤屈?”奶母哽咽不道。太子曰:“尔不言,吾岂得知?”奶母曰:“自从十载之前,太子始年一岁,被妲己谗佞你父王,把尔亲母姜皇后从摘星楼上撺在楼下,搠杀尔亲母。我养育你到今十载,又教尔父王去殿下置酒池肉林,虿盆炮烙之刑,把你娘宫中宫监尽皆除之。此是妲己并费仲之计,故坏了千万人命。妲己又教尔父王修台阁宫殿,费万民之力,停罢农桑,民不聊生,不纳忠臣之谏,尽是妲己并费仲,故教尔父王行不仁无道。今告太子,你娘尸首见埋在后宫第七个梧桐树下。”太子问奶母曰:“实有此事么?”奶母哽咽哭告太子曰:“妾言不敢虚诳,恐太子不信,去梧桐树下看之便见也。”道罢,奶母自觅死咽喉而亡。太子令左右宫人埋了奶母。太子亲往梧桐树下祝曰:“拜告亲母,若是母有如此之事,渐时显其灵,不孝儿与我母报仇。”言罢,姜皇后听得太子所祝,便显灵圣去空中,忽作人言曰:“告太子,您娘苦死,不可以说!”太子闻言,仰视空中,果见亲母,遂拜毕;见空中滴溜溜落下一件物来。太子加额,不知是甚物。太子接得视之,乃一首诗。诗曰:
宿冤宿对是无休,妲己生嗔起事由。
奶母衔冤俱说破,须凭太子报冤仇!
太子读罢诗句,再视不复见之。太子恸啕大哭,心中怀恨无限。至夜,太子正睡之间,忽见亲母并奶母一切苦楚宫人,来告太子曰:“尔父王无道,宠信妲己之言,把俺等尸首不埋,冤恨无伸。望太子与俺等报仇!”言罢,太子大哭,忽然觉来,悲啼移时,大恨妲己。
到早晨
狐灵专宠恣荒淫,嗜酒成池肉作林;
一日朝歌非我有,方知天命果难谌。
有一日,纣王与妲己在摘星楼上对坐取乐,忽见一人,引太子殷交,此人是东宫奶母冯氏,游于楼下。妲己大怕,自心思:设若奶母冯氏告与太子,知我教天子坏了他母,以此是不便。次日,又暗宣费仲至于后宫,见妲己曰:“昨日子童见奶母冯氏,引着太子;恐冯氏告与太子,知吾交天子坏了他母,切恐太子报仇,此实不便。今宣大夫,此事若何?”费仲曰:“小臣定一计与娘娘,除了奶母。”妲己曰:“如何除之?”大夫曰:“娘娘取一日推作生辰,遍告诸宫监,必来与娘娘贺生辰;奶母必来与娘娘过盏,娘娘佯落盏坠地,又言奶母倚太子势,欺负子童。娘娘便奏天子,天子必信,坐罪於奶母也。”言毕,“臣且退去。”妲己亦依费仲之言。
至来日,妲己传令:“今日是吾生辰。”宫人皆知,都来受仙宫内贺生辰。时有奶母冯氏思惟:妲己损宫人计有千万人命,我若不是在太子宫内,如今也送了我性命也。可惜了姜皇后!言讫,涕泪如雨。三思之次,不免也去来见妲己。问候礼毕,列尊卑而坐。
冯氏与妲己过盏上寿,妲己佯落盏坠地,便着恶言骂詈冯氏。冯氏心中惊怕,又见妲己奏曰:“如今奶母冯氏,欺负子童来。”王问曰:“因何敢欺负卿来?”妲己曰:“倚着太子势,故意欺负子童。愿大王与臣妾做主。”纣王见道,转加愠怒非常,言称:“叵耐岂敢!”令左右宣冯氏。
冯氏蒙宣,诣于殿下,山呼万岁毕。王问曰:“尔何欺负妲己?”冯氏曰:“岂敢欺负娘娘。”妲己奏曰:“愿我王与子童做主。”纣王不察其情,乃问妲己:“奶母欺卿,合当甚罪?”妲己曰:“合该炮烙之刑。”王曰:“依卿所奏。”左右宫人推去炮烙之刑,冯氏痛哭,告天子:“大王,可念太子年幼,臣妾乳哺之恩也。愿大王赦臣妾之罪。”纣王曰:“寡人欲免尔罪,妲己不肯。”令左右宫人推去,奶母大恸。忽有报与太子知,速来救奶母。果然见宫人将奶母推奔火坑之侧,太子高声喝宫人:“不得无礼!”奶母视之,却是太子。奶母告曰:“看幼小乳哺之恩,救我性命!”太子闻言道:“宫人且留人,我见父王去。”
诣于殿下,山呼万岁毕,奏曰:“我王何故欲杀奶母,有何罪?”王曰:“罪当合死也。”太子奏曰:“且看儿子面,免奶母死罪,贬入冷宫。愿父王宽恕。”纣王闻奏,遂免死罪,教入冷宫去。太子谢恩礼毕。有奶母心忧。后有宫监送冯氏去冷宫,朝食冻薤冷饭,夜卧粗恶床席。日往月来,自经半月有余。奶母每日作念太子,怎知俺冤屈之事。怎见得?有诗为证。
诗曰:
诈祈妲己□生辰,冯氏同为祝寿人;
误落金杯欺诳我,贬于冷地屈谁伸。
太子每夜睡卧不宁,精神恍惚。当日太子闲行至后花园中,梧桐树下;太子看玩之间,忽见一阵旋风,来往绕定太子,左右盘旋千遭,吹得太子衣袂乱散。太子言道:“此旋风好怪么!”言罢,又见第七个梧桐树下,有一女人,涕泪交流,哽噎大怨,言曰:“纣王共妲己,太子好无道!”太子闻言大怒,向前来问,至近却是奶母。
太子见奶母礼毕,太子曰:“你在冷宫受苦,且自宽怀,我去奏父曰,教奶母去东宫者。”奶母启告太子曰:“我不愁我身受苦,别有冤屈之事。”太子曰:“有何冤屈?”奶母哽咽不道。太子曰:“尔不言,吾岂得知?”奶母曰:“自从十载之前,太子始年一岁,被妲己谗佞你父王,把尔亲母姜皇后从摘星楼上撺在楼下,搠杀尔亲母。我养育你到今十载,又教尔父王去殿下置酒池肉林,虿盆炮烙之刑,把你娘宫中宫监尽皆除之。此是妲己并费仲之计,故坏了千万人命。妲己又教尔父王修台阁宫殿,费万民之力,停罢农桑,民不聊生,不纳忠臣之谏,尽是妲己并费仲,故教尔父王行不仁无道。今告太子,你娘尸首见埋在后宫第七个梧桐树下。”太子问奶母曰:“实有此事么?”奶母哽咽哭告太子曰:“妾言不敢虚诳,恐太子不信,去梧桐树下看之便见也。”道罢,奶母自觅死咽喉而亡。太子令左右宫人埋了奶母。太子亲往梧桐树下祝曰:“拜告亲母,若是母有如此之事,渐时显其灵,不孝儿与我母报仇。”言罢,姜皇后听得太子所祝,便显灵圣去空中,忽作人言曰:“告太子,您娘苦死,不可以说!”太子闻言,仰视空中,果见亲母,遂拜毕;见空中滴溜溜落下一件物来。太子加额,不知是甚物。太子接得视之,乃一首诗。诗曰:
宿冤宿对是无休,妲己生嗔起事由。
奶母衔冤俱说破,须凭太子报冤仇!
太子读罢诗句,再视不复见之。太子恸啕大哭,心中怀恨无限。至夜,太子正睡之间,忽见亲母并奶母一切苦楚宫人,来告太子曰:“尔父王无道,宠信妲己之言,把俺等尸首不埋,冤恨无伸。望太子与俺等报仇!”言罢,太子大哭,忽然觉来,悲啼移时,大恨妲己。
到早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