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风波(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了谆哥,本来已经平息了怒火腾地又冒了起来:“怎么回事?啊!娘先跟我说,家里属牛的都回避到西山别院,我还以为只是娘屋里和你们屋里的人。没想到各房属牛的都要避开?你知道不知道家里有多少属牛的人?还有红灯胡同那边,你们平时家里住半个月,侯爷那边住半个月,你又知不知道老侯爷那边有多少属牛的?”  

他一阵劈头盖脸的,徐令宽半晌没回过神来。  

“你说话啊!”徐令宜看弟弟一问三不知的样子,心里更恼火,“这话是谁说的?钦天监的哪个说的?是法善和尚还是长春那个牛鼻子?”他指着门外,“你去问问长春。他不是会算吗?让他算算,算算他有多长的寿辰?”  

徐令宜的声音虽然称不上咆哮,但也不小,十一娘端着茶盘站在屋檐下,听得一清二楚。  

她吓了一跳。  

没想到,徐令宜对那个叫长春的道长这么的反感!  

“…他说什么你们就是什么?这家里的日子还要不要过?”  

那边徐令宽已回过神来,忙认错:“四哥,我再也不敢了!我这就去跟丹阳说。”说着,抬脚就要往外走。  

“你给我回来!”徐令宜看着他那毛毛躁躁的样子,觉得自己是白生气了。  

徐令宽听见哥哥喊自己,不敢走,重新折了回来,垂手立在徐令宜的面前。  

徐令宜不由深深地吸了口气,因为强压着怒意,声音比平常低沉了三分:“我也盼着你们生个大胖小子呢!这话既是钦天监说的,总是有点根据的。平时你们回来只走娘那里,我就误会是娘和你那里回避,娘问我的时候,我也就答应了。你这样去跟五弟妹说也不好,免得她误会我们出尔反尔。你去跟五弟妹商量商量,凡是属牛的都回避,只怕老侯爷那里也吵得不能安生。不如你们搬到山西别院去住。这样一来,我们或是老侯爷那边的人也可以随时去看你们。”  

“丹阳先前也说过这话。”徐令宽吞吞吐吐地道,“可西山在西边,主金,丹阳五行缺木,这金木相克…”说着,就望了一眼面带冷峻的徐令宜。  

这个弟弟,心眼全放在没用的地方了…  

徐令宜轻轻叹一口气,道:“你只管去跟弟妹说。她知道该怎么办的。”  

徐令宽一向对这个哥哥信服,“哦”了一声,小声道:“那,那我回去换衣裳了。”  

徐令宜摆了摆手:“快去吧!免得等会娘看不到你的人,担心你。”  

徐令宽应声而去。  

十一娘赶在徐令宽出门前避到了一旁的耳房,等他走后才端了茶进去。  

“咦,五叔走了吗?”  

徐令宜没有回答,而是道:“你要不要换件衣裳?要是不换,我们现在就过去吧!”语气里带着几份疲惫。  

十一娘看他脸色不好,又想着太夫人还等着人到齐了开饭,就笑着打量自己:“我瞧我这身衣裳还行。”  

徐令宜见她突然语带调侃,知道她定是听到自己发脾气,想调节一下气氛。可这个时候,他实在无心应酬。脸上依旧带着冷意,抬脚就出了门:“走吧!”  

十一娘松了口气。  

这场暴风雪总算是过去了!  

她忙将手中的茶盘给了一旁的小丫鬟,快步跟了过去。  

到了太夫人那里,没想到二夫人已经到了。  

她穿了件半新不旧的宝蓝色杭绸褙子,乌黑的青丝绾了个纂儿。通身只有耳朵上坠了对珍珠耳坠,素雅中带着几分清贵。  

正坐在太夫人身边问徐嗣勤和徐嗣谕这几天的学问。不仅屋里的人都正襟危坐,就是徐嗣俭也不像刚才那样调皮,规规矩矩地站立在一旁听着。  

看见徐令宜和十一娘,二夫人笑着站了起来:“四弟,四弟妹。你们来了!”  

十一娘忙给二夫人行礼,眼角却睃着徐令宜,发现他的神态很恭敬。  

“二嫂!”  

二夫人忙回了礼。  

太夫人就笑道:“好了,好了,一家人不用这样客气。快坐了吧!”  

徐令宜就坐在了太夫人身边的太师椅上。十一娘立在了他的身后。  

二夫人就笑着对徐令宜道:“大少爷和二少爷的学问如今小有成就,我看,得换个更鸿学的先生才是!”  

徐令宜笑道:“原先也想过,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就耽搁下来了。”  

太夫人就笑道:“这种事一时半会也急不来,慢慢找就是了。”  

十一娘却心中一动,沉思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