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回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夫人忙请了罗振兴进来。  

罗振兴给太夫人行了礼,将装着一瓷瓯糯米饭,两尾鲢鱼,一盘肉饼的红漆描金食盒呈给了太夫人。  

杜妈妈接了,服侍徐令宜和十一娘吃元饭。  

太夫人则请了罗振兴坐下说话。  

徐令宜和十一娘象征性地吃了一些,然后辞了太夫人,随着罗振兴去了弓弦胡同。  

罗振达、余怡清和钱明在大门口等,看见马车,迎了上去。  

下了马车见过礼,徐令宜和十一娘去了大老爷、大太太处。  

二太太、三太太、四娘、五娘、十娘、大奶奶、三奶奶还有罗振开、罗振誉、王琅等人都在屋子里等他们。  

十一娘看见十娘很是吃惊,但看她神色如常,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安慰。  

王琅见到徐令宜表情有些阴晴不定,但还是上前给他行了礼。  

徐令宜对王琅笑着点了点头,态度很冷淡。  

女眷却不同,围着十一娘七嘴八舌地,二太太还大笑道:“我们的一品夫人回来了。”让十一娘颇有些不自在——毕竟,被人忽视那么久,突然站到聚光灯下,任谁也得有个适应的过程。好在十一娘稀奇古怪的事遇到的多,笑着“二婶”、“三婶”的挨个挨个地喊着,把二太太这句话沉了下去。  

三太太就笑着拉了十一娘:“快进去吧,大伯和大嫂在等你们呢!”  

徐令宜和十一娘就去西次间。  

大老爷和大太太早就坐在了临窗的大炕上等。  

徐令宜和十一娘跪下给两人磕了头。  

罗振兴和大奶奶分别把他们搀了起来。  

大老爷满面笑容地望着他们,亲切地问徐令宜:“十一娘没给侯爷添什么麻烦吧?”  

十一娘不由冒汗。  

做为岳父,大老爷的态度是不是太恭谦了些?  

而徐令宜的回答更让她意外。  

“十一娘大方有礼,家里人都很喜欢。”  

十一娘忍不住看了徐令宜一眼。  

他目光沉静,神色肃然,没有认为这是句玩笑或是谦虚的话,可也因为他的这种态度,让大老爷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脸上露出几分踌躇来。  

大太太看着一笑,道:“老爷这是瞎操心呢!侯爷一向待人宽宏,说过谁的不是来着!”说着,她望得十一娘,“你在我跟前的时候,我也告诉你读了《女诫》、《烈女传》的。夫君谦和,你更要敬之。婆婆爱之,你更要慎之。不可持宠而骄,不可持爱而佞…”竟然训诫起十一娘来。  

十一娘自然恭身听着。  

一时间,屋里的气氛有些沉闷。  

徐令宜就微微蹙了蹙眉。  

钱明立刻笑着打断了大太太的话:“岳母,我们这些陪客的昨天就空着肚子等这一餐,肚子里早唱戏城计了。您再训诫下去,可是受不了了。”  

大太太脸色微愠,其他人却笑起来,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含含糊糊地“嗯”了一声。  

钱明就拉了徐令宜:“喝酒去,喝酒去!”又对罗振兴道:“今天我们做姑爷的最大,你可别说你没好酒好菜。”  

又惹得大家一阵笑,气氛也活跃起来。  

大老爷、徐令宜几人就去了罗振兴处,十一娘则和女眷们一起留在了大太太处。  

丫鬟们在厅堂摆了张黑漆鼓牙桌。  

大太太就携着十一娘坐了首位:“今天是姑奶奶回来…”  

二太太和三太太笑着一左一右地陪坐在了下首。四娘挨着二太太坐了,五娘则挨着三太太坐了,三奶奶和十娘坐到了大太太和十一娘对面。  

大奶奶就招呼丫鬟们上菜。  

五娘一双妙目骨碌碌地望着十一娘直转。  

与平时的朴素淡雅不同,今天的十一娘打扮得很华丽。乌黑的青丝梳成了牡丹髻,赤金镶紫瑛石的发箍,碧玺石的宝结,赤金衔红宝石凤钗,大红遍地织金通袖衫,杏黄色绣梅竹兰襕边综裙。  

发箍上的紫瑛石个个都有指甲盖大,宝结上的碧玺石大小、深浅不一,堆叠在一起却有种咄咄逼人的华美。还有凤钗口里衔着的红宝石,个个都有莲子米大小,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她眼底不由露出艳羡来。  

坐在她对面的四娘看着不由微微一笑,道:“五妹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十一妹,怕是侯爷欺负了你妹妹不成?”  

被人道破举止,五娘不免有几份尴尬,强笑道:“我是想看看一品夫人什么样儿?不管怎么说,十一妹也是我们姐妹里的头一份。”  

大家听着不免笑了起来。  

头一份,头一份是元娘吧…可这个时候,还有谁记得她。  

大太太眼底寒光一闪,却笑着举了杯:“来,来,来,大家喝酒。”  

除了十娘,大家都举杯回应着大太太——她已自顾自地吃起菜来。  

筵席就算正式开始了。  

大太太率先夹了一块鲞鱼放到十一娘的碗里:“这可是从余杭带来的,以后只怕少有机会吃得到了。”  

十一娘就笑道:“有您呢,不愁尝不到。”  

大太太听着,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夹了蟹粉狮子头到她碗里:“这是你最喜欢吃的!”  

十一娘朝着大太太笑了笑,低声说了句“谢谢母亲”。  

大太太慈爱地呵呵笑着。  

五娘目光中就有几份落寞。  

三太太却感慨道:“原来在跟前跑的一群小丫头。没想到,不过几年,都长大成人嫁人了不说。还知道心疼母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