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陷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  

(语音码字,大家不要订阅不要订阅,订了也看不懂,等我明早修改完再看,太困了,大家晚安。)钱锦棠说完这句话后就走了。  

她没有再回头去看王玉秀,也不知道王玉秀有没有看她。  

更不知道王玉秀离开没有,什么时候离开。  

之后也没有追踪王玉秀的生活,好像王玉秀这个人从来没有来过她的生活,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  

从此忘掉这个人了。  

别人都以为她是因为厌恶王玉秀所以不再提起。  

只有她自己明白,这种忘记可能不仅仅是忘记,还是对过去的和解。  

学会了与人和自己和解,人就开始长大了。  

永平侯府后花园。  

夕阳如火,空气中漂浮刺鼻的腥味。  

身着血衣的女子手中提剑立在海棠树下,如战神一样睥睨着前方的人们,伺机而动。  

她身后是三具尸体,她身边血流成河。  

那火红的太阳散了金边,将地上的“血河”都镀上一层紫红色,气氛压抑中有种诡异的美。  

“赵昼,杀,杀人偿命,你,你还不束手就擒?”  

府中二老爷带着大理寺衙役赶来,他言语颤抖语气气愤又厌恶的指着女子骂道。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过来,第一次身边没带人,看对方杀不停他跑了。  

他话音刚落,那些衙役就要去抓人。  

突然一个推着轮椅赶过来的青年男人冲破人群道:“三叔,妹妹虽然杀人可情有可原,你不该带官府上的人过来,你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可惜他父母双亡,哪怕曾经是高高在上的侯府嫡长孙,也已经没人听从他的指挥,他很快就被赵三老爷让人推走了。  

衙役一点点试探往前走,为首的奓着胆子说:“赵四小姐,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不该杀人,何况杀的还是你的父亲,夫君和姐妹,实在太不应该了。”  

父亲?丈夫?姐妹?  

多亲切好听的三个词汇。  

在衙役说出这话的时候,女子漠然的脸生动起来,眉梢竖起,嘴角勾抹出绝望讥讽的笑容。  

她叫赵昼。  

永平侯府二房的嫡女。  

出身名门,有娘亲宠爱,出入鲜衣怒马众星捧月,是京城人人羡慕的人间富贵花。  

嫁的人如今也已经入阁拜相,位极人臣。  

如果不是杀人事件,她很快就会成为一品夫人,尊贵无比。  

可是这都是表象,她的生活就很这永平侯府一样,外面光鲜,内里却爬满虱子。  

“畜生,你该下畜生道啊。”人群中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喊道。  

当她看见三具尸体之后,整个人向后一仰,若不是婢女搀扶,她会立即晕倒,隔着虚空,她想将三人抱起却抓不到,五福团花妆缎的衣袖颤颤巍巍,抹额上鸽子蛋大小的珍贵翡翠好像也带不住了。  

她整个人的精神气被抽干,立即老态龙钟,不再是那个养尊处优皮白的没有一个褶子的富贵老封君形象。  

她开始嚎啕大哭:“我的儿,我的侄孙女啊,赵昼这个小贱人,早知道她没有人伦,她出生我就应该把她摁马桶中浸死。你到底是什么蛇蝎心肠,怎么下得去手?”  

她伤心了。  

绝望了!  

哈哈!  

她也有今天啊。  

赵昼冷漠的脸上因为看见来人如此伤心而涌上一股快意的笑容。  

有生之年,她终于看见了老虔婆的一点点报应。  

这老妇人正是她的亲祖母。  

永平侯府的老夫人,王氏!  

看着王氏悲伤赵昼觉得远远不够。  

她挽了个剑花,随后出招,锋利冷绝的剑尖直取王氏脑门。  

衙役一哄而上挡住了她。  

看她越攻越勇,五六个男人都不是对手,那衙役头领怕了,喊道:“赵四小姐,一家人有什么话说不开?那是你亲祖父,你何必用这么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赵昼还没说话,王氏先怒的不行的喊道:“因为她就是如此,仗着她娘有几个臭钱从来不把父族放在眼里。张扬跋扈既不能相夫教子,自己的男人也笼络不住,还嫉妒成性。”  

“没教养的贱人,就你这种货色,哪个男人会爱你?不是雪儿抢你夫君,明明就是你自己犯了错还站着茅坑不拉屎。”  

赵昼舔着嘴角的血笑了。  

是极其讽刺的嘲笑。  

嘲笑自己才看清祖母的可恶嘴脸,也嘲笑老虔婆颠倒黑白恬不知耻。  

可内心是痛的啊。  

她没教养可从来不会跟人伸手要钱却不知感恩。  

她没教养也没有和有夫之妇勾搭成奸。  

更没因为被人家妻子母亲发现就杀人灭口。  

祖母却在母亲被外人害死的时候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一句公平的评价也没有。  

反而什么都成了她的错。  

恨不得她早点去死给奸夫让位置才是孝顺,才是好人。  

说是这些积怨,都如如鲠在喉让赵昼有苦难言,王氏每说一句,就让她觉得不平,都如凌迟她一刀。  

太痛了!  

如果不是为了杀死这个老太婆,她怕自己就要疼的瘫软在地上。  

这哪里是亲祖母,是讨债鬼还差不多。  

赵昼全身的怒火都燃烧了起来,直冲头颠,她拼了命的往前冲,她什么都不要了,娘没了,家没了,她要杀死这个毁掉她一生的老虔婆,不然就是死都不会瞑目。  

“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