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就送到这里吧(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与投石机相似之物。  

士兵们有序地分布固定战车,继而填充火药,点燃,抛发——  

同时,弓弩手们所用的暗箭改换为了威力更大的火箭。  

越来越多的北狄军开始出动,看着那些如火球之物迎面而来,他们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  

直到“火球”落地,忽然响起意料之外的轰鸣之音!  

北狄人旋即大惊。  

此新型火药是沈三猫与众工匠们配制,而以经过改动的抛石机投发火药,被他们称之为“发机飞火”。  

除了“发机飞火”之外,众工匠们还发现,这种火药经点燃后,若在密封的条件下炸开,其威力更胜过烟花轰炸时的数十倍。  

于是,被抛发而出的不单有火球,还有特制的罐口极小的瓦罐,有些瓦罐中盛放着的是火油,有些则是填放了火药与引线。  

轰鸣和炸裂声不断响起,火光急速蔓延,刺鼻的浓烟呛入口鼻之中,让人睁不开眼睛。  

趁着那些北狄人负伤受惊无法上前之际,四辆战车迅速再向军营方向逼近,很快,一团团飞火直扑入大营中,伴随着轰鸣声,一座座营帐被点燃,大火浓烟升腾而起。  

惊惶在北狄大营中飞快地扩散着,几乎每个人都在问,那“从天而降”的飞火究竟是什么。  

匆匆起身的阿史德元利也在问,但没人能给他答案。  

汉人制造出了火药,并用于战场之上,至今不过十余年,他们北狄人虽然暂时还没有火药,但阿史德元利知晓火药的最大作用乃是助燃,盛军在守关时常用火箭与火油燃起火墙,阻挡他们的进攻,阿史德元利早就见过,并不认为那是多么值得忌惮的东西,可是…此时这轰鸣的飞火又是什么?!  

通过空气中燃烧的气味,阿史德元利很快分析出,此物多半也是火药所制!  

一件突然面世的陌生武器,给人带来的恐惧远大于它本身的杀伤力——  

军营中也有许多随行的北狄女子,平日里她们负责喂马烹食缝补打理琐事,而从未靠近过前线,此时突遭夜袭,并见此奇物,无不吓得魂飞魄散,惊逃间,素有信仰的她们高呼此乃天神降罚!  

有女子哭着祈求天神宽容原谅他们的杀戮与过错。  

阿史德元利试图传告众人此物“仅是”火药所制,并非什么神物,更不是神明的降罚,但局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四下嘶喊叫声乱作一团,根本无法控制。  

夜袭的优势不单在于乘人不备所带来的攻防先机,同时也在于人在睡梦中突然被惊醒,往往会神智不明而使秩序混乱,在心理上陷入恐惧。  

而一团团落地轰鸣的飞火,此刻最大程度放大了北狄人的恐惧。  

崔璟率兵从后侧方冲杀入营,带去了两辆火药战车。  

李岁宁未曾近前,她远远望着火烟冲天的北狄大营,及时下令:“趁乱找寻到他们的马匹所在。”  

康芷刚应下,便见一旁的榴火叫了一声后便扬蹄冲了出去,好似那命令是下达给它听的。  

李岁宁道:“跟着榴火。”  

“是!”康芷暗暗称奇,上马跟随。  

榴火似能嗅闻到同类聚集之处,奔走在前带路。  

康芷带人跟在榴火后面,突然想,看榴火的体形必然也是胡马血脉…如此说来,竟很有些投敌之后带敌人杀进自家的叛徒之感?  

但康芷很快切断了这个想法,因为她突然觉得自己在照镜子…干脆一拳将这镜子捅碎。  

她不是胡人也不是盛人,她是她家殿下的人!既做了殿下的人和马,便没有什么血统一说了!  

一路跟随榴火,果然很快找到了马棚所在。  

康芷射杀砍杀了看守马棚或要牵马逃走的北狄士兵,挥刀砍开马棚外的围栏。  

随着围栏倒地,一匹匹受惊的战马奔腾而出,嘶鸣着闯入四处,更多的奔逃进夜色中,四散而去。  

马棚不止一处,在榴火的带领下,康芷等人很快放出了第二座马棚里的战马,在此期间,榴火迎冲上前,扑踩撞飞了两名挥刀挡路的北狄人,骁勇程度令康芷大开眼界。  

待要往下一座马棚去时,康芷遭到了北狄军的阻拦,双方厮杀起来。  

阿史德元利目睹着混乱的战况,意识到在这种情形下,根本没有反杀取胜的可能,当机立断下令撤退。  

匆忙撤离,注定要舍弃诸多,但再耽搁下去,损失只会更加惨重!  

而北狄人的纪律本就不比汉人军队那般严明,在阿史德元利下令之前,已有人独自或是带领着自己的部落族人逃离而去。  

随着撤离的命令下达,大批的北狄士兵开始奔逃。  

元祥自请率兵追击,崔璟将剑收入鞘中,道:“不必深入,追出五十里外,即退归此处汇合。”  

“是,属下遵命!”元祥率兵策马而去。  

天光渐放,火光敛落,只余下黑烟漂浮在这座残营上方。  

崔璟令人收缴起了营中剩余的物资,并让人留出轻便实用之物,让荠菜她们带上。  

李岁宁坐在溪边石上,榴火和归期在她身后喝水,她则看着崔璟的身影忙碌安排着各事项。  

不多时,崔璟走来,李岁宁微微笑着说:“我在此躲懒,诸事辛苦上将军了。”  

着玄甲的青年将军在破晓的天光下,纠正她的话:“辛苦殿下费心躲懒,让我觉得自己尚有可用之处。”  

李岁宁双手撑在身侧的石面上,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