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躺得半生,终遇明主(2/3)
们另投。」常岁宁毫不介意地道:「纵十中有三可为我所用,其余之人散落各处,我也已然占下莫大优势了。」
她道:「文道有别于其它,文气如水,流动起来方能融会贯通,化雨泽被天下。他们纵一时不能为‘小我所用,却总归为‘大我所用,如此何不由他们自行决定去向呢。」
对上那双微微含笑的双眸,听此一席话,王岳倏地陷入怔忡之中。
每个人会受到触动的点不一样,有时人自身也意识不到什么会触动自己,直到那份触动以极偶然的姿态忽然出现——
此刻,少女口中的「小我」与「大我」,便出乎了王岳的意料,这种感受好比,他原本偶然推开了一扇门,见得一处桃源圣地,正兀自惊喜间,顺着一道身影及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却见桃源之外,缥缈云雾如幕散去,出现了更加广阔磅礴的山川湖海。
王岳觉得自己应当说点什么,趁机夸赞拍马屁,可不知为何他竟陷在这怔忡之中,久久不能言。
有手段,有远见,有眼界,有天资,有护国之志,更有安民之心,却并不标榜自身…
更可贵的是,她还如此年少…今时且如此,来日愈可期!
虽说是女儿身,但出色到了地步,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这不就是他做梦都想遇到的主公吗?
躺得半生,终遇明主啊!
王岳甚至觉得眼眶都滚热起来。
倘若大人能够维持现状,脑子不滑坡,本心不失…这样的主公,莫说三年了,就是三十年,三辈子,他也甘愿跟从!
他和骆观临不同,他王岳一旦认定一个主公,必然从一而终!
虽说恐惧做出新选择也是一个原因…
但他此刻的澎湃与惊慕之情绝非作假!
有短暂的间隙,王岳并未能听清常岁宁又说了些什么。
…无论是无二院,还是四大作坊,余下诸多细则,都还须逐步完善。」
常岁宁说话间,站起了身来,面向王岳与骆观临:「我所做不过择路而已,然行路途中,必有荆棘与豺狼阻途,单凭我一人,注定寸步难行——」
少女抬手间,绯色官袍广袖垂落于面前,仅余一双漆黑湛亮眉眼。
她向王、骆二人施礼:「今后行路,还将仰仗二位先生相助。」
少女姿态不见奉承卑微,却谦逊真挚。
她需要仰仗的人太多了,今江都官吏,刺史府上诸人,乃至军中部下,都是她行路途中的依仗。
骆观临缓缓起身,抬手还礼:「此乃吾等分内之事,不足以令大人行此礼。」
旁侧,王岳终于猛地回神般,起得身来,抬手间,声音微有些哽颤:「望山甘为大人斩荆棘,劈豺狼,愿与大人同行此道!」
骆观临转过头去,竟见王岳眼含热泪。
王望山一把年纪,演成这样?
也是固宠的手段之一吗?
偏这「手段」甚是好使,常岁宁见状,亲自上前扶起深深施礼未动的王岳。
「既有幸得先生这般青眼,岁宁必不负先生厚爱。」
王岳闻得此言,眼中滚落一滴泪,抬袖擦拭。
「…」一旁的骆观临默默转过头去,不愿多看一眼。
常岁宁出了议事厅后,姚冉适才迎上前行礼。
「可去见过了?」常岁宁问。
「是。」姚冉跟在常岁宁身侧后半步,低声道:「本说是两个小少年,见了才知,大些的那个是姑娘家,她见了属下之后,才敢说出全名——元淼,出身洛阳元氏。」
险些被李献灭族的那个洛阳元氏。
常岁宁恍然,脑海中闪过一张十四五岁的少女面庞。
「见她不似在说假话,属下便令她带着幼弟在侧门内等候,不知大人可识得此人?」
常岁宁点了头:「认得的。」
彼时她于荥阳城外救灾时,曾偶然救下过被李献部下追捕的元淼。
之后,元家满门被贬为庶人,就此遣离洛阳,元淼曾让郑潮给她带了一封信同她道谢。
那时这个小姑娘在信上说,她要和幼弟一同跟随族人移居…此时怎会来了江都寻她?
是元氏族人遭遇了什么意外吗?
常岁宁很快见到了元淼姐弟二人。
「元淼见过常刺史。」
见到常岁宁,元淼先拉着弟弟跪下,朝常岁宁磕了个头。
常岁宁看着跪下磕头的姐弟二人,视线落在男孩缺了两指的右手上,道:「不必行此大礼,起来吧,与我说一说来意。」
元淼穿着灰扑扑不太合体的袍子,做男子打扮,因瘦了许多,肤色也黑了许多,短短半载间,眼中已然褪去了最后一丝稚气。
一看便知这半年来吃了许多苦。
元淼没有多说无意义的诉苦之言,只将遭遇如实与常岁宁说明。
她家中族人大多锦衣玉食惯了,根本不堪迁徙之苦,途中多有内讧。因嫡脉一支几乎被屠尽,仅剩下她和幼弟,她几次出面调停矛盾,然而那些人并不服气,反而因此记恨上了她。
途中行经一处小镇,因雨水停留数日,一晚,一名族人诓她离开投宿的客栈,竟与人合谋将她打晕,欲将她卖掉。
幸而幼弟机警,及时告知族人此事,她才得以被勉强救下。
但她醒后,那名族人竟未有受到什么值得一提的处罚,族中长辈或沉默,或不耐烦她的「咄咄逼人」,竟冷着脸扔出一句:
族中今已
她道:「文道有别于其它,文气如水,流动起来方能融会贯通,化雨泽被天下。他们纵一时不能为‘小我所用,却总归为‘大我所用,如此何不由他们自行决定去向呢。」
对上那双微微含笑的双眸,听此一席话,王岳倏地陷入怔忡之中。
每个人会受到触动的点不一样,有时人自身也意识不到什么会触动自己,直到那份触动以极偶然的姿态忽然出现——
此刻,少女口中的「小我」与「大我」,便出乎了王岳的意料,这种感受好比,他原本偶然推开了一扇门,见得一处桃源圣地,正兀自惊喜间,顺着一道身影及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却见桃源之外,缥缈云雾如幕散去,出现了更加广阔磅礴的山川湖海。
王岳觉得自己应当说点什么,趁机夸赞拍马屁,可不知为何他竟陷在这怔忡之中,久久不能言。
有手段,有远见,有眼界,有天资,有护国之志,更有安民之心,却并不标榜自身…
更可贵的是,她还如此年少…今时且如此,来日愈可期!
虽说是女儿身,但出色到了地步,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这不就是他做梦都想遇到的主公吗?
躺得半生,终遇明主啊!
王岳甚至觉得眼眶都滚热起来。
倘若大人能够维持现状,脑子不滑坡,本心不失…这样的主公,莫说三年了,就是三十年,三辈子,他也甘愿跟从!
他和骆观临不同,他王岳一旦认定一个主公,必然从一而终!
虽说恐惧做出新选择也是一个原因…
但他此刻的澎湃与惊慕之情绝非作假!
有短暂的间隙,王岳并未能听清常岁宁又说了些什么。
…无论是无二院,还是四大作坊,余下诸多细则,都还须逐步完善。」
常岁宁说话间,站起了身来,面向王岳与骆观临:「我所做不过择路而已,然行路途中,必有荆棘与豺狼阻途,单凭我一人,注定寸步难行——」
少女抬手间,绯色官袍广袖垂落于面前,仅余一双漆黑湛亮眉眼。
她向王、骆二人施礼:「今后行路,还将仰仗二位先生相助。」
少女姿态不见奉承卑微,却谦逊真挚。
她需要仰仗的人太多了,今江都官吏,刺史府上诸人,乃至军中部下,都是她行路途中的依仗。
骆观临缓缓起身,抬手还礼:「此乃吾等分内之事,不足以令大人行此礼。」
旁侧,王岳终于猛地回神般,起得身来,抬手间,声音微有些哽颤:「望山甘为大人斩荆棘,劈豺狼,愿与大人同行此道!」
骆观临转过头去,竟见王岳眼含热泪。
王望山一把年纪,演成这样?
也是固宠的手段之一吗?
偏这「手段」甚是好使,常岁宁见状,亲自上前扶起深深施礼未动的王岳。
「既有幸得先生这般青眼,岁宁必不负先生厚爱。」
王岳闻得此言,眼中滚落一滴泪,抬袖擦拭。
「…」一旁的骆观临默默转过头去,不愿多看一眼。
常岁宁出了议事厅后,姚冉适才迎上前行礼。
「可去见过了?」常岁宁问。
「是。」姚冉跟在常岁宁身侧后半步,低声道:「本说是两个小少年,见了才知,大些的那个是姑娘家,她见了属下之后,才敢说出全名——元淼,出身洛阳元氏。」
险些被李献灭族的那个洛阳元氏。
常岁宁恍然,脑海中闪过一张十四五岁的少女面庞。
「见她不似在说假话,属下便令她带着幼弟在侧门内等候,不知大人可识得此人?」
常岁宁点了头:「认得的。」
彼时她于荥阳城外救灾时,曾偶然救下过被李献部下追捕的元淼。
之后,元家满门被贬为庶人,就此遣离洛阳,元淼曾让郑潮给她带了一封信同她道谢。
那时这个小姑娘在信上说,她要和幼弟一同跟随族人移居…此时怎会来了江都寻她?
是元氏族人遭遇了什么意外吗?
常岁宁很快见到了元淼姐弟二人。
「元淼见过常刺史。」
见到常岁宁,元淼先拉着弟弟跪下,朝常岁宁磕了个头。
常岁宁看着跪下磕头的姐弟二人,视线落在男孩缺了两指的右手上,道:「不必行此大礼,起来吧,与我说一说来意。」
元淼穿着灰扑扑不太合体的袍子,做男子打扮,因瘦了许多,肤色也黑了许多,短短半载间,眼中已然褪去了最后一丝稚气。
一看便知这半年来吃了许多苦。
元淼没有多说无意义的诉苦之言,只将遭遇如实与常岁宁说明。
她家中族人大多锦衣玉食惯了,根本不堪迁徙之苦,途中多有内讧。因嫡脉一支几乎被屠尽,仅剩下她和幼弟,她几次出面调停矛盾,然而那些人并不服气,反而因此记恨上了她。
途中行经一处小镇,因雨水停留数日,一晚,一名族人诓她离开投宿的客栈,竟与人合谋将她打晕,欲将她卖掉。
幸而幼弟机警,及时告知族人此事,她才得以被勉强救下。
但她醒后,那名族人竟未有受到什么值得一提的处罚,族中长辈或沉默,或不耐烦她的「咄咄逼人」,竟冷着脸扔出一句:
族中今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