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祝你们幸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缸中栽种着一株莲花,缸边固定着木框,用以支撑花布不伤花身,此刻莲花盛放,满室清香。  

骆观临大致看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下一刻,却听常岁宁颇惊喜的声音响起——  

「并蒂莲?」  

沈三猫:「正是!」  

「如何栽出来的?」常岁宁新奇地问,这个她当真想不到。  

沈三猫也想不到。  

主要想不到女郎如此信任他的能耐…  

他轻咳一声,道:「女郎,这并非小人栽种出来的,而是天然长成…是小人在来江都的路上偶然发现的,于是便移栽入缸,特意带来献给女郎。」  

常岁宁闻言并不失望,反而肯定地点头:「能移栽入缸成活,一路带来江都,且还开得这样好,也是少见的本事。」  

沈三猫受到鼓舞,露出矜持的笑容:「若女郎喜欢这并蒂莲,回头小人便试试看能不能栽得出来…」  

常岁宁赞许地点头,不管能不能成,这份钻研的精神,便是她最看重的。  

她心情很好地伸出手指轻轻戳了戳花瓣,含笑吩咐阿澈:「明日便放出请柬去,我江都刺史府中开出了百年不遇的并蒂莲,邀顾、虞等各家家主,哦,还有蒋东家他们,都前来赏看。」  

并蒂莲百年少见,故被视作祥瑞。  

这祥瑞既长了脚,来到了她面前,那她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祥瑞代表着上天的眷顾,倘若用得好,是很能够鼓舞人心的。如今的江都,正缺这株并蒂莲。  

常岁宁让阿澈收下去妥善看管,又夸赞了沈三猫一番。  

沈三猫趁着被夸赞的机会,提到了自己带来的那个孩子,有些尴尬地笑着道:「…这个孩子,女郎曾也是见过的。」  

常岁宁便让人进来瞧瞧,瞧了两眼,恍然点头:「是你啊。」  

那额头之上疤痕留下的沉暗之色还未完全消去的男孩,闻言忙跪了下去:「女郎…当初是小人错了!小人已经知错了!日后定然改过自新!好好做事!」  

沈三猫忙将男孩的情况说明。  

这个孩子便是当初在京师大街上与他合伙做戏,骗人钱财的那个孩子。  

骗钱是真,但这孩子的阿娘生了重病也是真,只是他阿娘还是没能熬过去年冬日,最终撒手去了。男孩再无亲人,寻到沈三猫,他阿娘的后事便是沈三猫出钱操办的。  

阿澈这才反应过来——难怪他看着眼熟呢。  

常岁宁问了男孩的名字。  

「小人贱名唤作阿芒,芒种的芒。」  

常岁宁轻「嗯」了一声:「既然三猫开口了,那便留下瞧瞧。」  

如今江都招募人才,且还鼓励拖家带口来落户呢,江都现如今最缺的就是人了。  

沈三猫连忙带着阿芒拜谢。  

这时,骆母恰进来送补汤,夏日晚食用的早,此刻天色已经漆黑,常岁宁每日秉烛处理公务,骆母便变着法儿地炖补汤送来。  

见着沈三猫,骆母即笑着道:「…早知有贵客远道而来,刺史大人特意让厨房备了补汤!」  

骆观临无言,前有沈三猫「久仰大名」,后有他母亲「特意备汤」,二人这张口就来的本领,倒也算寻到知音了。  

沈三猫受宠若惊,忙摆手笑道:「婶子抬举了,小人不过是替女郎做粗活儿的,不敢以贵客自居!」  

骆母笑着道:「来者是客!能帮咱们大人分忧的,那便都是贵人!」  

对方虽衣着简朴,但这些时日她已摸清楚了,能被直接请来此处书房的,必然是常刺史重视或信任之人。且常刺史此时面色愉悦,更可见喜爱之情。这般人物,她客气些总没有错。  

常岁宁便也笑着与沈三猫道:「喝一碗解解乏吧。」  

沈三猫感动不已,接过汤碗时,又再三向骆母道谢,待饮罢,更是赞不绝口。  

骆母笑容熨帖,不忘瞥儿子一眼,同样都是说话,瞧瞧人家是怎么擅用这张嘴的!  

常岁宁也搁下汤碗时,隐隐听得书房外有稍显杂乱的动静响起,这杂乱非是混乱,而是除了人的动静之外,还有牲畜的。  

沈三猫笑着道:「女郎,是竹风。」  

常岁宁离京后,便将竹风安置到了庄子上养着,此行沈三猫前来,便将它也带上了。  

常岁宁忙去了院中,阿澈也赶忙跟上。  

看到竹风的一瞬间,阿澈陡然间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逃离周家村的春日夜晚,一时心绪万千。  

「竹风,许久不见了。」常岁宁含笑轻抚着青驴的脑袋。  

沈三猫不停地称赞着竹风:「…虽说是头驴子,一路上跑起来不输那些好马。」  

这时,晚间饭后遛弯的归期一路闻着味儿跟来,见得此一幕,立刻拉下了马脸——说好的以后只有他一匹马的呢?她可是当着它阿爹的面许下的承诺!  

「竹风也来了,这下倒果真人畜团圆了。」常岁宁笑着感慨。  

这一刻,好似成了局外马的归期鼻子里不满地喷出热气,骄傲如它,刚要调头走掉,又猛地蹦了两下,以此吸引常岁宁的注意。  

常岁宁果然抬头看了过去,归期拿捏好时间,立刻转头要跑——眼不见为净,它走还不行吗…祝你们幸福!  

「归期,快来!」常岁宁喊道。  

归期蹄下一顿——可是她挽留它欸?  

此刻,驴子发出的温顺叫声同时也吸引了归期的注意——它倒要看看,区区驴子,拿什么跟它比,它的阿爹阿娘可是最健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