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迎敌(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死之人”,突然被人拽到了身后要保护起来,不让他们犯险。  

这种变化,让他们都有着措手不及之感。  

许久,胡粼忽而攥紧了拳,看向常岁宁:“宁远将军此言有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贼子起兵,如若不除,则天下不平,汴州也好,扬州也罢,皆为大盛国土,何谈无妄之灾?大敌当前,宁远将军与在下,也皆为大盛将臣,在下岂有居于宁远将军身后求一己之安的道理?”  

他说着,同时也看向肖旻:“二位将军率七万大军在此,徐正业麾下却有十万余众,而我等有一万将士,若留下一同作战,则更添胜算!”  

他说着,忽而起身,重重抱拳:“胡某愿留下与二位将军一同抗敌!”  

说句实话,他在来的路上,心中尚有悲凉与怨愤,为自己不平,为汴州不平。  

可此刻,面对这样一位“纸上谈兵”的小将军,他忽然从“怨”,变成了“愿”。  

对方先拿真心大义待之,他自然也甘愿换以真心。  

而人心中的热血与大义,也是会被感召点燃的。  

他身侧的武将也皆随之起身,视线都下意识地落在那盘坐着的少女身上。  

“我等愿与二位将军一同抗敌!”  

“俺们早想和这些烧杀抢掠的贼人们打一场了!”  

“请二位将军成全!”  

面对他们的坚持,肖旻看向端坐着的常岁宁。  

片刻,常岁宁抬手示意,一笑道:“那便请诸位坐下,共同商议对敌之策。”  

一扇屏风后,执笔书写的姚冉,悄悄看向议事的众人。  

她能看得出,众人虽围坐,但唯有常家娘子,才是众人真正意义上的中心。  

但她又无比认同地觉得,常娘子值得被这般围绕,这些发自内心的敬重与拥护,并非毫无缘由,而是常娘子凭着能力与赤诚赢来的。  

如常娘子此等人,实乃世间罕见。  

此一刻,姚冉发自内心觉得,那将星之说,委实不算夸大。  

或许当真是救世的将星呢?  

寻常人固然成不了常娘子这般人物,但能跟随在这样的人物左右,已是极大的运气了。  

她的运气就很好。  

姚冉继续书写,将众人的谈话仔细记下,她要学的有很多。  

汴州刺史率军迎战徐正业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城外的李献耳中。  

“一万将士迎敌?”李献轻叹了口气:“不过螳臂当车,想来支撑不了两日。”  

军师在旁斟酌着道:“汴州城内剩下两万守军,应当能抵挡些时日…”  

“我虽奉旨紧守洛阳,却也不好眼睁睁看着汴州城破。”李献语气怜悯:“待他们果真守不住时,我纵冒擅离洛阳之危,也当前去相助。”  

在别人战至力竭时,以救世英雄的姿态出现,力挽狂澜…就像当年赶赴南境的崔璟与常阔那样。  

李献接过一旁蓝衣女子捧来的香茶,掩去眼底的讽刺之色。  

不多时,一名亲兵快步入得营帐内。  

“启禀将军,那姓虞的副将,率一支千人队伍,出营巡逻去了。”  

李献抬眉:“随他们吧。”  

这些玄策军,对他不愿出兵援汴州很是不满,且在他的刻意隐瞒下,他们并不知崔璟出事的详细,每日都在明里暗里打听崔璟的下落,很是焦灼不安。  

实在是忠心得很。  

因着以上两点缘故,这些人待他这个临时的主帅,态度便不算十分恭敬,时常不经他准允,便自行安排诸如巡逻事宜,也算是在变相表达不满。  

他并不曾因此动怒,只要不触及底线,便一切皆随他们去,反正崔璟已死,而圣人之意是让他日后接管玄策军…  

时日还长,他的耐心很多,该记下的他会记下,日后且慢慢来便是。  

总有一日,他要将玄策军这头猛兽驯服的服服帖帖——要知道,这世间,擅长“驯兽”的,可不止崔璟一人。  

那名姓虞的副将,率千名骑兵出了军营后,即一路往东而去。  

“虞将军…咱们是要往汴州去吗?”随行的一名校尉忍不住问。  

“是汴州方向,但不是去汴州。”虞副将道:“要绕过汴州!”  

那是去何处?  

“可是要去寻元祥将军?”  

这些时日,他们与元祥时有联络,但元祥并不曾与他们透露常岁宁的计划。  

“不是。”虞副将忽然转头朝他一笑:“跟我走就是了!”  

这个极痛快而又振奋的笑容,让那校尉一怔之后,猛地抬眉,莫非是…  

“驾!”  

虞副将高喝一声,将马赶得更快。  

千名玄策骑兵奔腾而去,马蹄甩起半干的泥点。  

另一边,常岁宁与肖旻已下令集结战船与八万大军。  

排布有序的战船缓缓驶动,巨大的船帆高高拉起,最前方的二十艘战船之上,皆悬挂着“汴”字战旗,随风扬动。  

常岁宁立于楼船上方,看向前方漂浮着薄雾的水面。  

她好不容易请上门的“贵客”将至,是时候要去迎一迎了。  

按照估算的时辰,他们会在今晚的下半夜,“迎接”到徐正业大军。  

于原处以逸待劳固无不可,但若在原处静候,便需等到明日白日。  

而突袭之战,在夜间进行,才能将优势发挥到最大。  

因此,常岁宁选择双向奔赴。  

战船切开水幕,一面面高大的船帆迎风招展,似有遮天蔽日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