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怎么还唱上了(2/3)
生生折腾成了知了窝,前前后后竟给他弄出了快二十个孙子孙女来,这是最小的一个孙儿,最淘气,也最爱蹬鼻子上脸。
现下褚太傅则突然觉出了小孙儿的可爱之处,小儿无赖,天性烂漫,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刚走出了居院,褚太傅忽而又停下了脚步,改了主意,又不想去了。
上元灯会,人流混杂,他这一把年纪了,万一磕着碰着,可如何了得?
且春闱在即,那些士族们明里暗里的反扑之举愈发凶险,不知多少人盯着他,就盼着他出点什么意外呢。
小孙儿不解地看着突然变卦的老人:「祖父…」
「祖父怕死啊。」褚太傅笑着摸了摸孙儿的头:「祖父想长命不止百岁哩。」
小孙儿眨了眨眼睛。
这还是他那个成日将「死了干净」,「活着也就这么回事」,「还不如早些入土为安」挂在嘴边的祖父吗?
「好了,你们自去吧。」褚太傅笑着道:「待回来时,给祖父带一盏花灯即可。」
他要挂一盏花灯在院子里,以敬不知哪路好心的神佛妖魔。
他也需要挂一盏灯,等他的学生回来,就像从前她每每上战场时那样。
如今,他终于又有学生可等,有归期可盼了。
「此为人生至幸也…」
褚太傅负手望着圆月,笑着喟叹一声,而后忽然抬起一手顿于身前,摆出戏台上的武生仪态,双眉倒竖,铛铛锵锵地走起了戏步。
口中唱起秦腔调:「宝帐以内传将令,大小三军你们听。数十万大军如潮涌,追杀刘备莫消停!」
老仆:「…?」
怎么还唱上了!
且唱的还是武生…咋就突然澎湃起来了呢?
见老郎主做出退场模样,一双戏目盯着自己瞧,老仆掂了掂袖子,唯有摆出上场之态,扯出唱腔来:「刘备马上珠泪倾,哭了声荆襄王刘宗兄…」
上元佳夜,老太傅院中戏声阵阵,演得好不热闹。
今夜的京师也是难得的热闹,城中不设宵禁,花灯将整座京师映照得亮如白昼。
东西两市皆办有千灯会,放眼望去,满目绚烂,这如真似幻的繁华盛夜,令人暂时忘却了京师之外的动荡与战乱。
今日恰也是乔玉绵来常府寻孙大夫复诊眼睛的日子,离开兴宁坊时,恰遇到姚夏魏妙青等人,便被拉着同去了灯会。
虽是去逛灯会,但一群女孩子们围在一起,口中三句话总离不了常岁宁。
乔玉绵也将自己知晓的有关宁宁的消息,与其他小娘子们共享,但她性情内敛,大多时候只是在听。
她眼睛上依旧覆着浅青色绫布,眼前依稀可见有光影交织,让她不觉想去伸手去触摸。
那些光影色彩斑驳,隔着绫布仍有些刺目,又往前走了数步,乔玉绵隐隐于朦胧间见得一团澹澹的影子朝她快步而来。
她尚且瞧不清那是个什么物件,直到身边响起同行的女郎们的惊呼斥责声。
「你这人,怎么冒冒失失的!」
「这是哪家的郎君?」
「崔六郎?」乔玉绵试探问。
「是我!」崔琅咧嘴一笑,气喘吁吁地道:「…我还当一壶哄我呢!原来乔小娘子当真来了灯会!」
乔玉绵弯起嘴角:「崔六郎跑这么快作甚?」
崔琅刚想说话,身后传来了乔玉柏胡焕等人的声音。
乔玉柏走过来,奇怪地看了眼崔琅,一听到绵绵来了灯会,崔六郎怎跑的比他这个阿兄还快!
虽是见着了兄长,但乔玉绵还是更愿意和姚夏吴春白等女郎们一起逛灯会,乔玉柏只好叮嘱了她的侍女一番。
很快,乔玉柏便被几名同窗拉了去猜灯谜。
自常岁宁的事迹在京师传开后,乔玉柏贵为「常娘子如今在京师唯一的兄长」,身价更是水涨船高,极受欢迎。
姚夏挽着乔玉绵又逛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低声道:「乔姐姐…崔六郎怎一直跟着咱们?」
乔玉绵讶然,下意识地回头「看」去。
见她「看」来,崔琅虽知她瞧自己不见,还是心虚地转开了视线,口中胡乱指挥一壶:「去,将那只蝴蝶花灯给我买回来!」
一壶:「…郎君要蝴蝶花灯作甚?」
崔琅听得脸色一臊,抬脚踢向一壶:「你管本郎君呢!」
一壶唯有捂着屁股去买灯。
乔玉绵抿嘴一笑,转回了头。
姚夏圆熘熘的眼珠子动了动,片刻后,在乔玉绵耳边小声道:「乔姐姐,我怎觉得崔六郎他好像…」
她话还未说完,忽听得一道喊声传来:「阿夏!」
是她兄长姚归的声音。
姚夏便止步,循着声音望去。
姚归挤开人群,快步而来,神情很焦急。
姚夏将乔玉绵的手交给了魏妙青,便与兄长去了一旁说话:「阿兄,出什么事了?」
姚归上气不接下气:「是冉妹…」
「堂姐?」姚夏立时紧张起来:「堂姐怎么了?」
四下耳目嘈杂,姚归不便明言,便道:「你快随我回去,路上再细说!」
姚夏不敢大意,连忙点头,和同伴们解释了一句「家中有急事」,便跟着兄长匆匆离开了灯会。
兄妹二人赶回姚家时,直接去了姚老夫人处。
一家人都在,姚翼站在老夫人身边,神情复杂地看着长跪不起的女儿。
姚夏跑得满头是汗,冲着长辈们匆
现下褚太傅则突然觉出了小孙儿的可爱之处,小儿无赖,天性烂漫,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刚走出了居院,褚太傅忽而又停下了脚步,改了主意,又不想去了。
上元灯会,人流混杂,他这一把年纪了,万一磕着碰着,可如何了得?
且春闱在即,那些士族们明里暗里的反扑之举愈发凶险,不知多少人盯着他,就盼着他出点什么意外呢。
小孙儿不解地看着突然变卦的老人:「祖父…」
「祖父怕死啊。」褚太傅笑着摸了摸孙儿的头:「祖父想长命不止百岁哩。」
小孙儿眨了眨眼睛。
这还是他那个成日将「死了干净」,「活着也就这么回事」,「还不如早些入土为安」挂在嘴边的祖父吗?
「好了,你们自去吧。」褚太傅笑着道:「待回来时,给祖父带一盏花灯即可。」
他要挂一盏花灯在院子里,以敬不知哪路好心的神佛妖魔。
他也需要挂一盏灯,等他的学生回来,就像从前她每每上战场时那样。
如今,他终于又有学生可等,有归期可盼了。
「此为人生至幸也…」
褚太傅负手望着圆月,笑着喟叹一声,而后忽然抬起一手顿于身前,摆出戏台上的武生仪态,双眉倒竖,铛铛锵锵地走起了戏步。
口中唱起秦腔调:「宝帐以内传将令,大小三军你们听。数十万大军如潮涌,追杀刘备莫消停!」
老仆:「…?」
怎么还唱上了!
且唱的还是武生…咋就突然澎湃起来了呢?
见老郎主做出退场模样,一双戏目盯着自己瞧,老仆掂了掂袖子,唯有摆出上场之态,扯出唱腔来:「刘备马上珠泪倾,哭了声荆襄王刘宗兄…」
上元佳夜,老太傅院中戏声阵阵,演得好不热闹。
今夜的京师也是难得的热闹,城中不设宵禁,花灯将整座京师映照得亮如白昼。
东西两市皆办有千灯会,放眼望去,满目绚烂,这如真似幻的繁华盛夜,令人暂时忘却了京师之外的动荡与战乱。
今日恰也是乔玉绵来常府寻孙大夫复诊眼睛的日子,离开兴宁坊时,恰遇到姚夏魏妙青等人,便被拉着同去了灯会。
虽是去逛灯会,但一群女孩子们围在一起,口中三句话总离不了常岁宁。
乔玉绵也将自己知晓的有关宁宁的消息,与其他小娘子们共享,但她性情内敛,大多时候只是在听。
她眼睛上依旧覆着浅青色绫布,眼前依稀可见有光影交织,让她不觉想去伸手去触摸。
那些光影色彩斑驳,隔着绫布仍有些刺目,又往前走了数步,乔玉绵隐隐于朦胧间见得一团澹澹的影子朝她快步而来。
她尚且瞧不清那是个什么物件,直到身边响起同行的女郎们的惊呼斥责声。
「你这人,怎么冒冒失失的!」
「这是哪家的郎君?」
「崔六郎?」乔玉绵试探问。
「是我!」崔琅咧嘴一笑,气喘吁吁地道:「…我还当一壶哄我呢!原来乔小娘子当真来了灯会!」
乔玉绵弯起嘴角:「崔六郎跑这么快作甚?」
崔琅刚想说话,身后传来了乔玉柏胡焕等人的声音。
乔玉柏走过来,奇怪地看了眼崔琅,一听到绵绵来了灯会,崔六郎怎跑的比他这个阿兄还快!
虽是见着了兄长,但乔玉绵还是更愿意和姚夏吴春白等女郎们一起逛灯会,乔玉柏只好叮嘱了她的侍女一番。
很快,乔玉柏便被几名同窗拉了去猜灯谜。
自常岁宁的事迹在京师传开后,乔玉柏贵为「常娘子如今在京师唯一的兄长」,身价更是水涨船高,极受欢迎。
姚夏挽着乔玉绵又逛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低声道:「乔姐姐…崔六郎怎一直跟着咱们?」
乔玉绵讶然,下意识地回头「看」去。
见她「看」来,崔琅虽知她瞧自己不见,还是心虚地转开了视线,口中胡乱指挥一壶:「去,将那只蝴蝶花灯给我买回来!」
一壶:「…郎君要蝴蝶花灯作甚?」
崔琅听得脸色一臊,抬脚踢向一壶:「你管本郎君呢!」
一壶唯有捂着屁股去买灯。
乔玉绵抿嘴一笑,转回了头。
姚夏圆熘熘的眼珠子动了动,片刻后,在乔玉绵耳边小声道:「乔姐姐,我怎觉得崔六郎他好像…」
她话还未说完,忽听得一道喊声传来:「阿夏!」
是她兄长姚归的声音。
姚夏便止步,循着声音望去。
姚归挤开人群,快步而来,神情很焦急。
姚夏将乔玉绵的手交给了魏妙青,便与兄长去了一旁说话:「阿兄,出什么事了?」
姚归上气不接下气:「是冉妹…」
「堂姐?」姚夏立时紧张起来:「堂姐怎么了?」
四下耳目嘈杂,姚归不便明言,便道:「你快随我回去,路上再细说!」
姚夏不敢大意,连忙点头,和同伴们解释了一句「家中有急事」,便跟着兄长匆匆离开了灯会。
兄妹二人赶回姚家时,直接去了姚老夫人处。
一家人都在,姚翼站在老夫人身边,神情复杂地看着长跪不起的女儿。
姚夏跑得满头是汗,冲着长辈们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