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早日归家(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再带犬子一同入宫叩谢圣恩。」  

话已至此,再坚持去见,反倒显得意图不明了,钦差太监只有道:「既如此,那咱家便先不打搅常郎君养伤了。」  

又寒暄了几句之后,肖旻适时道:「诸位公公一路风尘仆仆而来,必已疲累,下榻之处已经令人备妥,公公不若先去歇息一二,待晚间宴上,再把酒叙旧不迟。」  

叙旧自然只是客套说辞,在肖旻看来,你来我往间,全是心眼子,听着就心累——替常大将军和常家娘子感到心累。  

那一行宦官们道谢之后,便先离开了此处。  

看着那些消失的背影,常岁宁与常阔几不可察地交换了一记眼神。  

女帝命人探望常岁安这件事,除了做好一位仁君的面子功夫之外,多半另有企图。  

谁知见了之后,会不会以「江南之地局面险峻」为由,「劝」常岁安回京养伤?  

为防此类可能出现,当然还是不见为好。  

且人在宣安大长公主府上呢,也没法儿见。  

那些太监们刚离开,元祥与金副将等人便全都涌了上来。  

「恭喜女郎!」  

「什么女郎,该改口喊将军了!」  

「对,该喊小常将军!」  

常岁宁被赐封为宁远将军之事,很快即传遍了整座军营,四下轰动起来。  

秉承着好事成双的好意头,肖旻与常阔简单合计罢,觉着择日不如撞日,干脆趁热打铁,将任命常岁宁为行军总教头之令也一并下达。  

常岁宁与方大教头比试之事,尚被热议着,眼下听闻此事,上下将士们已不再感到意外,也未有质疑的声音响起,至少明面上没有。  

此一日,常岁宁身边热闹极了,全是恭贺的声音。  

她也很有新官上任的自觉,加上正值初一,便很是阔绰了一把,给喜儿阿稚阿澈,及阿点元祥,常刃他们,都发了压岁钱。  

但发到一半,有士兵进来送炭,于是也给了一份。  

彼时常岁宁还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那士兵离开后,她的帐中开始不停进人,起初是两三个找着由头求见,后来则是成群结队前来恭贺她。  

可怜宁远将军兼总教头常岁宁出门在外,随身备下的银钱有限…于是,派头由阔绰逐渐寒酸,碎银改为了铜板。  

得了铜板的将士们仍然十分欣喜。  

金副将转头便将那枚铜板串起来,挂在了脖子上,美滋滋地藏在盔甲下头。  

本命年在身的方大教头见状,觉得拿来辟邪消灾也不错,于是有样学样。  

众将士遂纷纷效彷。  

于是,「戴开光铜板,沾将星之气,立非凡之功,行耀祖之路」的风气,由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没有拿到铜板的,嫉妒的眼睛都要红了,有甚者,委婉询问同袍——大兄弟既然如此宝贝此物,晚间睡觉时打算放在何处啊?  

听到的人立刻捂紧了衣袍。  

晚间,营中设下了宴席,招待那些宦官。  

宴席散后,肖旻再三恭贺常岁宁。  

看着满脸真诚的肖主帅,听着那反复恭贺之言,常岁宁觉出了关键来:「…」  

她委婉而拮据地表示,自己当真一枚都没有了。  

当晚,肖旻便令人抬了整整两大箱铜板,哐哐当当地送进了她的营帐中。  

肖主帅表示他可以自备。  

常娘子只负责开光即可!  

肖旻有此举,也是为了底下的人考虑,没办法,他底下的亲兵们今日找到了他,与他表示——东西原本不打紧,他们也不是计较之人,可眼瞅着别的将士都有了,他们脖子上空荡荡的,心里不是滋味,兄弟们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为了麾下亲兵们考虑,肖主帅唯有自掏腰包。  

次日,「开了光」的两大箱铜板到手,肖旻分下去之前,自己先偷偷藏了一些。  

他打算自己带一枚,剩下的么,待来日带回京中,给家里人都安排上!  

甭管有用没用,试问又有谁能拒绝「图个吉利」这四个字呢?  

一个人若连吉利都不想图了,那他活着还有什么劲头可言?  

总而言之,愿意信奉玄学之说,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体现。  

手握满满一荷包开光铜板的肖主帅很是安心。  

直到那为首的钦差太监寻了过来。  

肖旻连忙将荷包藏好,正襟而起,向来人拱手。  

钦差太监含笑看着他,示意身后的太监去帐外候着。  

肖旻会意,也让自己的人去了外面守着。  

「肖将军果然未曾辜负圣人厚望,短短时日间,已在军中站稳了脚跟。」钦差太监满眼赞许之色。  

「公公谬赞了。」肖旻抬手示意对方落座,边道:「此非肖某之功,皆因常大将军用心提携。」  

常阔给予了他足够的体面与尊重,底下的人才不曾轻看他。  

钦差太监面上赞许之色更浓了:「咱家观肖将军,很是精通与人相处之道,如此甚好…圣人也很希望看到肖将军能与常大将军交好,齐心之下,才能更好抗敌。」  

微微一顿后,才叹息道:「只是…或要委屈肖将军一二了。」  

身为主帅,却要处处被副帅压一头,心中难免不满,这都是可以预见的。  

「…」肖旻沉默了一下。  

所以,对方是将他在常大将军面前的姿态,看作了强颜欢笑,咬牙谄媚,忍辱负重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根本没有在演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