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不让他的善成为愚善(2/3)
。
旋即,有马蹄声似踏着这流星而来。
常阔下意识地站起身。
很快有士兵前来传话。
“副帅,有三名士兵赶至此处,声称有机密军务须禀明副帅”
那三人此刻被守夜的士兵持长枪,拦在军阵外,正盘问“都是哪个营的,叫什么腰牌何在”
“常刃”
阔步而来的常阔一眼认出了站在最前面的人,甚是意外。
“大将军”常刃心神一松,连忙行礼。
另一人也跟着行礼。
常阔看去“常矛”
说着看向第三人,眼神一震“宁”
紧跟而来的副将闻声一怔您副帅怎还用上敬称了呢“此乃我帐下亲兵”常阔面色一阵变幻,立时对三人道“都随我来”
三人赶忙跟上。
“你们两个,守着”到一旁无人处,常阔交待常刃二人,拉过那扮作小兵的闺女,让她站在自己跟前。
“你这孩子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还混入了军中你可知这有多危险”
“阿爹,现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常岁宁拉着他又走远了几步,低声道“正事要紧。”
常阔“”
常岁宁“我知道您在此处见到我,实在突然。但您身经百战,什么风浪没见过”
常阔“”
这种风浪他还真没见过试问谁会在行军途中突然见到自己远在京师的闺女常岁宁的吹捧式安抚无效,常阔受到的冲击实在很大“先回答阿爹的问题,不许东拉西扯,这就是天大的正事”
常岁宁“此事说来话长”
“阿爹有时间”常阔一指正在睡觉休整的士兵“还没到动身的时辰”
通常这种时候,常岁宁会选择一位代言人。
于是转头喊“刃叔”
刚喝罢水的常刃收起水壶,立刻走上前来。
马不停蹄追到此处的常岁宁便坐到一旁喝水啃饼歇息,积蓄体力。
常刃从常岁安被冤入狱开始说起,一直说到明谨狗头落地。
常阔心中泛起名为后怕的寒意。
此事他自然不可能至今不知,在此桉落定后,女帝曾特意令人来过寿州见他,但在来人的叙述中,他儿子只是被那昌氏与明谨母子二人“欲图污蔑未成”,而圣人很快便将公道还给了他儿子,处死了明谨。
现下听了才知,他那傻儿子差点就送了命且这公道,是他闺女也是近乎拿命搏回来的再看向坐在一截树桩上啃饼的女儿,常阔的怒意与愧疚达到了顶峰“阿爹在外,竟全然不知你们在京中受了此等欺负”
常岁宁停下了吃饼“阿爹不知,是因有人不想让阿爹知晓,此事错不在阿爹。”
常阔又岂会想不透这其中猫腻,那位圣人此前分明已存下了牺牲他儿子,牺牲整个常家的准备。
常阔心绪翻涌难止,他自荐前来讨伐徐正业之举,却险些让他失去了两个孩子。
他想护这脚下一方土地安稳,纵是抛却这条命也在所不惜,可那位高坐庙堂的圣人,却连给予他这一双儿女丝毫怜惜都做不到吗“好孩子你做得很好。”常阔压制着声音里的沙哑颤意,“是阿爹不好。”
“阿爹很好,尤其此时平安无事,不至于叫我和阿兄成了没爹的孩子。”那少女站起身,走过来,抬手拍了拍他的肩“阿爹来守一方百姓,我来守好家中,本就是约定之事,阿爹没有哪里不好,是旁人做得不好。”
在他眼里小小的女孩子,却站在他面前反过来给予他赞许和安抚,此一刻,常阔心口与眼眶皆胀得生疼,竟莫名险些落泪。
片刻,他抬起粗粝的大手,摸了摸女孩子的头。
人皆有逆鳞,此等后怕之痛,他此生都不可能忘。
“我们岁宁是个有胆识懂决断的孩子及时离开京师,是对的。”说到这里,才顾上问一句“那臭小子,如今在何处养伤”
方才常刃提了一句,已提早为郎君寻到了养伤之所。
“不远。”常岁宁道“在宣州。”
常阔点头“宣”
等等,哪里常岁宁给出更详细的回答“宣安大长公主府上。”
“啥”常阔险些跳起来,像是被一桶滚开的铁水浇在了身上,就差原地灰飞烟灭了。
常岁宁便将大长公主也曾使人相助的经过说了,最后道“大长公主说与阿爹是至交好友,且宣州安稳,适合养伤。”
常阔眼前一阵发黑,就怕养着养着,这臭小子就拿不回来了他还想再说,却见面前少女试探着问到“阿爹,我做错了吗”
“怎么会”常阔“哈”地笑了一声掩饰情绪,朝一路又受惊又受累的女儿竖起大拇指“宁宁做得很好,再没比这更好的了可真是阿爹的好孩子”
“对了,方才说还有正事说来给阿爹听听”常阔多少抱了点逃避现实的想法。
“阿爹且看。”
常岁宁取出那道绢帛,声音压得不能再低,将贺危临死前所言复述。
“果然是李逸”常阔低声交待“快将东西收好”
常岁宁“彼时在军营中无法与阿爹商议此事,故未敢贸然将圣旨示出。”
“这么做是对的,此事需商议出个章程来,还需让可代表朝廷的人出面才算万全”常阔道“否则此刻大营中必然尚在内乱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常岁宁“此时圣旨在此,那阿爹要回寿州寻人商议此事,治罪李逸吗”
常阔一时未答。
夜色中,女孩子接着说道“大军改变
旋即,有马蹄声似踏着这流星而来。
常阔下意识地站起身。
很快有士兵前来传话。
“副帅,有三名士兵赶至此处,声称有机密军务须禀明副帅”
那三人此刻被守夜的士兵持长枪,拦在军阵外,正盘问“都是哪个营的,叫什么腰牌何在”
“常刃”
阔步而来的常阔一眼认出了站在最前面的人,甚是意外。
“大将军”常刃心神一松,连忙行礼。
另一人也跟着行礼。
常阔看去“常矛”
说着看向第三人,眼神一震“宁”
紧跟而来的副将闻声一怔您副帅怎还用上敬称了呢“此乃我帐下亲兵”常阔面色一阵变幻,立时对三人道“都随我来”
三人赶忙跟上。
“你们两个,守着”到一旁无人处,常阔交待常刃二人,拉过那扮作小兵的闺女,让她站在自己跟前。
“你这孩子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还混入了军中你可知这有多危险”
“阿爹,现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常岁宁拉着他又走远了几步,低声道“正事要紧。”
常阔“”
常岁宁“我知道您在此处见到我,实在突然。但您身经百战,什么风浪没见过”
常阔“”
这种风浪他还真没见过试问谁会在行军途中突然见到自己远在京师的闺女常岁宁的吹捧式安抚无效,常阔受到的冲击实在很大“先回答阿爹的问题,不许东拉西扯,这就是天大的正事”
常岁宁“此事说来话长”
“阿爹有时间”常阔一指正在睡觉休整的士兵“还没到动身的时辰”
通常这种时候,常岁宁会选择一位代言人。
于是转头喊“刃叔”
刚喝罢水的常刃收起水壶,立刻走上前来。
马不停蹄追到此处的常岁宁便坐到一旁喝水啃饼歇息,积蓄体力。
常刃从常岁安被冤入狱开始说起,一直说到明谨狗头落地。
常阔心中泛起名为后怕的寒意。
此事他自然不可能至今不知,在此桉落定后,女帝曾特意令人来过寿州见他,但在来人的叙述中,他儿子只是被那昌氏与明谨母子二人“欲图污蔑未成”,而圣人很快便将公道还给了他儿子,处死了明谨。
现下听了才知,他那傻儿子差点就送了命且这公道,是他闺女也是近乎拿命搏回来的再看向坐在一截树桩上啃饼的女儿,常阔的怒意与愧疚达到了顶峰“阿爹在外,竟全然不知你们在京中受了此等欺负”
常岁宁停下了吃饼“阿爹不知,是因有人不想让阿爹知晓,此事错不在阿爹。”
常阔又岂会想不透这其中猫腻,那位圣人此前分明已存下了牺牲他儿子,牺牲整个常家的准备。
常阔心绪翻涌难止,他自荐前来讨伐徐正业之举,却险些让他失去了两个孩子。
他想护这脚下一方土地安稳,纵是抛却这条命也在所不惜,可那位高坐庙堂的圣人,却连给予他这一双儿女丝毫怜惜都做不到吗“好孩子你做得很好。”常阔压制着声音里的沙哑颤意,“是阿爹不好。”
“阿爹很好,尤其此时平安无事,不至于叫我和阿兄成了没爹的孩子。”那少女站起身,走过来,抬手拍了拍他的肩“阿爹来守一方百姓,我来守好家中,本就是约定之事,阿爹没有哪里不好,是旁人做得不好。”
在他眼里小小的女孩子,却站在他面前反过来给予他赞许和安抚,此一刻,常阔心口与眼眶皆胀得生疼,竟莫名险些落泪。
片刻,他抬起粗粝的大手,摸了摸女孩子的头。
人皆有逆鳞,此等后怕之痛,他此生都不可能忘。
“我们岁宁是个有胆识懂决断的孩子及时离开京师,是对的。”说到这里,才顾上问一句“那臭小子,如今在何处养伤”
方才常刃提了一句,已提早为郎君寻到了养伤之所。
“不远。”常岁宁道“在宣州。”
常阔点头“宣”
等等,哪里常岁宁给出更详细的回答“宣安大长公主府上。”
“啥”常阔险些跳起来,像是被一桶滚开的铁水浇在了身上,就差原地灰飞烟灭了。
常岁宁便将大长公主也曾使人相助的经过说了,最后道“大长公主说与阿爹是至交好友,且宣州安稳,适合养伤。”
常阔眼前一阵发黑,就怕养着养着,这臭小子就拿不回来了他还想再说,却见面前少女试探着问到“阿爹,我做错了吗”
“怎么会”常阔“哈”地笑了一声掩饰情绪,朝一路又受惊又受累的女儿竖起大拇指“宁宁做得很好,再没比这更好的了可真是阿爹的好孩子”
“对了,方才说还有正事说来给阿爹听听”常阔多少抱了点逃避现实的想法。
“阿爹且看。”
常岁宁取出那道绢帛,声音压得不能再低,将贺危临死前所言复述。
“果然是李逸”常阔低声交待“快将东西收好”
常岁宁“彼时在军营中无法与阿爹商议此事,故未敢贸然将圣旨示出。”
“这么做是对的,此事需商议出个章程来,还需让可代表朝廷的人出面才算万全”常阔道“否则此刻大营中必然尚在内乱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常岁宁“此时圣旨在此,那阿爹要回寿州寻人商议此事,治罪李逸吗”
常阔一时未答。
夜色中,女孩子接着说道“大军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