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不可窥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宴后,圣册帝召了十余位官员议事,其中以礼部官员居多。  

待将花宴诸事安排妥当罢,圣册帝又单独留了数名心腹大臣说话。  

魏叔易便是其中一个。  

圣册帝手边有一折名单在,其上是为这数月来,经暗中权衡筛选而出的太子妃人选,共有十人余。  

这些所谓的太子妃人选,自然是圣册帝眼中的可用人选。  

只是纵已再三筛选罢,最终要定为何人,却也不是那么好决定的,只因在圣册帝看来,如今这些人选当中并不存在令她绝对满意的选择若果真有那么一个符合她全部条件的人选,或无需那些士族官员提议,她即早将太子的婚事定下了。  

关于太子妃的人选,她需要考量之处,远比那些士族官员要多。  

首先家世样貌必不能差,这个人选被推出来,先要有服众之力。  

其次,需要是她信得过的,或是容易掌控的这些且是最基本的条件。  

待魏叔易等人告退后,圣册帝的视线再次落回到了那名单之上。  

她低声自语般道“或还需观明日花宴之上各方态度动向,方可决定”  

魏叔易与同僚分开而行后,眼底方才露出一丝忧色。  

妙青也在那名单之上。  

这太子妃之位,听来光鲜,但此中凶险,非常人能够想象。  

他并不愿让心思单纯的妹妹搅入这漩涡之中。  

在与圣人的谈话间,他曾数次试图开口婉拒此事,无论是什么缘由都好,只需让圣人知晓他们魏家无意此事可同时他无比清楚,圣人此时需要有信得过的人与她站在一处,共同对敌。  

没有哪个帝王会需要一个在关键之时因私心而自顾退缩的臣子。  

君臣之间本就并无绝对的信任,圣人此举,又何尝不是对他、对魏家的考验魏叔易思忖再三,去见了母亲和妹妹,说明了此事。  

魏妙青很是吃惊“我的名字也在那生死册之上”  

“瞎说什么,是太子妃候选名单。”段氏嘴上虽还能去纠正一下,眼底却也是忧虑的“可青儿这般性情哪里适合”  

魏叔易看一眼妹妹“这是现下唯一值得庆幸的。”  

魏妙青“”  

“现下此事尚无定论,圣人仍在考虑权衡。”魏叔易交待妹妹“明日花宴之上,会有贵女献艺,切记不可有攀比炫耀之心,勿要于人前露巧”  

魏妙青面露难色“我固然是不想出什么风头的,可怕只怕我往那些人身边一站,就已经过分显眼了可如何是好”  

有些巧不在于她露不露,而在于根本藏不住啊。  

“这倒不难。”魏叔易微笑着给出了一个切实的解决办法“那明日你便站在常娘子身侧,如此便无显眼的可能了。”  

魏妙青气得杏目圆瞪,想要反驳却又无法反驳。  

只能与段氏告状“阿娘,您看阿兄”  

段氏却笑起来“我看倒是很好。”  

张口闭口便是常娘子,不是很好吗面对母亲的揶揄打趣,魏叔易装作无所察觉地起身,伸手戳了戳妹妹的额头“记住了,勿要露巧,至于剩下的便自求多福吧。”  

魏妙青揉着额头气呼呼地看着他,还嘴道“阿兄连个阿嫂都娶不回来,才该自求多福呢”  

魏叔易懒得理她,自负手而去。  

次日芙蓉花宴,各府女郎皆早早到场,这些自幼养尊处优、衣着举止皆挑不出错处的少女们凑在一处,要比满园芙蓉还要赏心悦目。  

如此场合,便连坐于上首的圣册帝,也难得卸下了两分威严,面上挂着些许笑意。  

很快到了献艺助兴之时。  

此次芙蓉花宴很是隆重,同行前来的也有众宗室官员子弟,那些年轻儿郎在同伴的撺掇之下,也不乏上前献艺者。  

圣册帝含笑亲点了荣王世子的名。  

荣王世子手执长笛,奏了一首江南曲,笛音潺潺,使人似同置身于晨雾依稀的江南美景之中。  

贵女间,一名身着莺色襦裙、气质恬静的少女望着那稍显羸弱之姿的青年,听着耳边笛音,神情有些怔然。  

她看着那青年收起长笛,施礼后退了下去,不由低声问身边女使“那便是荣王世子么”  

“回女郎,正是呢。”  

少女低声自语“原来是他”  

原来她曾在乐馆里见过两次的那位持笛郎君是荣王世子李录啊难怪如此好风度教养。  

“侄儿也来为这花宴助一助兴”明谨主动上前,手中握着把剑。  

他所献之艺正是舞剑。  

他手中长剑闪着寒光,一个起跃间,剑尖指向了不远处的一群贵女,几名胆小的少女吓得花容失色,连连后退几步。  

明谨勾唇一笑,视线有一瞬定在那群贵女身后的常岁宁脸上,眼底似泛着寒意。  

常岁宁没什么表情地眨了下眼睛。  

好怕啊。  

这起码得是两脚猫的功夫了吧。  

莫非被禁足的日子里,为了与她报仇竟还潜心习武练剑了不成如此倒也有些励志。  

明谨收剑之际,朝圣册帝笑着施礼,不忘说了些“谨愿山河昌盛,姑母龙体康健”等吉利之言。  

他此前犯错被罚,心里难免还是有些发虚的,此时便有讨好弥补之心。  

圣册帝含笑点头“不错,倒有些长进。”  

明谨闻言甚喜,行礼后退去。  

“郎君方才那剑使的当真威风”小厮迎上来一阵低声吹捧。  

明谨微抬眉,似笑非笑地扫过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