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胜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宋显微抿直了嘴角:“常娘子想说什么?”  

“照此说来,宋举人并不曾真正拜下何人为师,并无老师,对吗?”  

宋显看着她。  

凡授业者,或有知遇相助之恩的文士长者,固然皆可称一句老师,但正经奉上一盏拜师茶的,的确没有。  

“是没有,那又如何?”  

“那宋举人或许很快就要有老师了。”少女看着他道:“若你输了,便拜我做老师,如何?”  

宋显险些笑出来。  

果然还是自大狂妄不知轻重,行事只顾哗众取宠博人眼球!  

“这分明是在言辞消遣宋贤弟吧…”  

“宋兄不必理会此等荒谬提议。”  

一众不忿不齿的劝说声中,宋显道:“那便以此做赌。”  

再荒谬又如何,横竖成不了真,便只能让对方在口头上逞一逞威风罢了。  

他没什么不敢赌的。  

他既答应了与对方比一场,便无畏缩之理。  

他本不屑同一个小女郎当众比什么高低,但是他对对方的不满方才已经被摆在了明面上,他需要与对方比一场,他需要堂堂正正毫不费力地赢一场——  

如此才能让他的不满显得有理有据,让他足够有资格说出那些话,而非如见不得光一般,好似只敢在背地里议论她一个小女郎。  

棋盘很快被摆好,宋显已经坐下。  

他并非是存心欺负她,在赢了之后他也会承认自己赢她一个女子胜之不武,他并不会真的逼迫她履行方才的赌注,不管是离开国子监或是解散无二社。  

他不是那种咄咄逼人之辈。  

他只是需要证明他的不满是有资格的,他只需要挫一挫她那自以为是的张扬之气。  

他做好了赢的准备,也做好了赢了之后展示身为男子该有的君子风度的准备。  

于是他抬手:“常娘子先请。”  

常岁宁也不与他客气,抬手取了白子。  

二人先在对角处各落下两颗座子,之后常岁宁持白子先行。  

“啪嗒”一声轻响,棋局为方,棋子为圆,方圆纵横间,一方天地由少女手下白子就此开启。  

随着消息在乐馆中传来,来此围看者越来越多。  

“谁同谁在赌棋?”  

“那位宋显宋举人…和一位女郎!”  

“怎和女郎比起来了?”  

“不是寻常女郎,是那位常娘子呢…”  

“那位常娘子!”  

着常服的荣王世子听得这些声音,不禁微微一笑:“由这声‘那位常娘子’便可知常娘子短短数月间当真是已名动京师,无人不晓了。”  

而细思之下,即可知如此迅速的成名之路,古往今来并无几人能做到。  

这会是偶然之下的忽放异彩吗?  

“走,我们也去看看。”他拿起桌边长笛,动作有些缓慢地起身。  

他向来喜好音律雅乐,每旬皆会来此坐上半日。  

但雅乐回回得闻,遇人赌棋却是新鲜。  

随着围观者越来越多,宋显渐渐开始感到不安。  

若一切如他预料中那般,围观见证者自然越多越好,但现下…  

他看着面前棋盘,及对面静坐执棋的少女。  

一颗颗棋子落下,随着棋面逐渐紧张凶险,几乎没有人开口说话,但偶有惊讶的叹声。  

四下称得上静谧,一旁的银杏树枝叶随风发出沙沙轻响。  

这棋局已然成了战场。  

而黑子并未如众人预料那般占据上风。  

那少女始终不紧不慢,无论对方是急是缓,她每一次落子的时间却几乎一致,好似不需要过多思索,又好似时刻都在纵观全局。  

宋显意识到,这亦是一种心态上的倾轧,于是他提醒自己必须冷静应对。  

并且,必须要收起那份轻视了。  

二楼临窗处的青年,视线始终在执棋的少女身上。  

她的身形挺直却并不刻意,抬手落子间,竟有排兵布阵,构筑乾坤之势。  

他并看不清棋面之上的详细,但从周遭众人的神态反应便可知,她的棋,也下得很好。  

“…崔大都督究竟可有在听我等说话?”  

雅室内有压抑着不满的声音响起。  

室内坐着几位中年男人,皆着长衫,其中一人是崔氏族中长辈,今日约崔璟来此的便是其人。  

崔璟已换了常服,此时立在窗前,并未回头,只道:“崔璟方才已说得很清楚了,诸位之言,崔璟难以从命。”  

“你…你堂堂崔氏子弟,当真要沦为明后爪牙吗?”  

“明后专权,为铲除异己,肆意行诛杀贬谪之举,长此以往,崔氏亦及及可危也…”  

“你既手握玄策军兵权,京畿防卫皆在掌控之中…若行兵谏之举,逼迫明后还权于储君,即可还江山朝堂清明安稳!”  

听着那一道道痛心疾首之言,崔璟终于道:“太子年幼心志不坚,若我果真贸然兵谏,只会使别有居心虎视眈眈者趁虚而入,故我绝不可能答应此事。”  

“到时自有我们四家来稳固局面!”  

“依旧以你们崔氏为首便是——”  

崔璟面色无丝毫波澜:“诸位久居京师,目光只在朝堂寸许之地,可知天下大局早已变了许多,所谓四家之大,是否还有当年拨乱局势后再平定乱势之力,诸位或该清楚。”  

那几人脸色一阵变幻:“那正是因为得明后打压,只需除去明后,一切自会如旧…”  

崔璟仍未回头,言辞疏冷有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