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争气又短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适合时时跟在她身侧,于是便被崔璟安置在玄策军中。  

常岁宁这几日都未曾见到过崔璟,此时见了面,想到那日明谨之事,便开口道了句:“那日之事,多谢崔大都督。”  

“谢我作何。”崔璟面无表情:“我不曾帮过什么忙。”  

言下之意,人又不是他帮着打的。  

见他也是要回寺中,常岁宁便一同往前走去,边走边道:“我是说将我打了明谨之事宣扬了出去——”  

崔璟脚下微顿:“你为何觉得会是我所为?”  

常岁宁:“猜的。”  

说罢,又补了一句:“这很好猜吧。”  

崔璟:“…”  

怎好像将反问的他衬成了个傻子?  

“顺手而已。”他也未再否认。  

常岁宁便问:“崔大都督为何要帮我宣扬此事?”  

“众人皆知之下,可让明谨来日稍有些顾忌。”  

常岁宁点头,正如她猜测的一样。  

她又问:“那崔大都督为何帮我?”  

“小阿鲤,这还用问吗?”走在最前头的阿点头也不回地道:“当然是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啊。”  

崔璟不置可否:“常娘子是因前辈之故,才与明谨起了冲突——前辈是玄策府的人,此事本该由我出面解决。”  

常岁宁了然,原来是因为这个。  

“可阿点也是我的朋友家人。”她说:“这也是我应当做的。”  

“这有什么好争的?”阿点忽然放下水桶,转回身面向二人,先抓起常岁宁一只手臂:“小阿鲤,我与你是家人——”  

而后,又去抓崔璟的手臂:“小璟,你也是我的家人!”  

他说着,忽然拿着常岁宁的手压在崔璟的手背上:“所以,咱们三个,哦,还有常叔…整个玄策府,都是一家人!”  

常岁宁:“…”  

崔璟:“…”  

阿点满眼期待:“我说的没错吧?”  

一旁的元祥神情复杂地看着那被强行压叠在一起的手。  

死也没想到大都督第一次碰女子的手,竟会是这么个情形。  

且阿点将军是出了名儿的力气大…  

这就好比在强行问——感动吗?  

此情此景只能答——不敢动,动不了。  

外力压制加之眼神期盼下,那二人只能点头。  

崔璟:“嗯。”  

常岁宁:“没错。”  

阿点“嘿”地一声笑了,这才满意地松开。  

常岁宁甩了甩被攥得有点疼的手腕。  

崔璟则默默负起那只手在身后,似无事发生般看向前方。  

阿点高高兴兴地重新提了水往前走去。  

“那明谨嚣张惯了,纵有顾忌,却也不会太多。”崔璟继续方才的话题,道:“日后你需多加提防。”  

常岁宁点头。  

这话她近日已听了无数遍了,可见这明谨行事的确猖狂。  

“若在城中遇到麻烦,如果来得及,可就近去寻玄策军相助。”崔璟怕她不懂,又解释了一句:“白日里城中会有玄策军巡防。”  

常岁宁下意识地道:“可他们并不认得我,未必会轻易信我的话吧?”  

玄策军治军严明,走的可不是平易近人的路子。  

崔璟停下了脚步。  

他取下腰间一枚铜符,那鱼形铜符设计精巧,在他手中一分为二。  

崔璟将其中一半递向常岁宁:“你持此物,若遇危险,可随时就近寻玄策军,他们定会相助。”  

元祥看得惊住。  

此符虽非调动玄策军的军符,却也是都督的贴身之物,军中见之如见都督,怎么此时都督忽然就送给常娘子一半?  

都督这莫不是在那一声声的家人中迷失了自我吗?  

哎…说到底都怪崔家待都督太过冷情,以至于在外这三言两语,竟就让都督上了头!  

由此可见,都督内心该是多么渴望家人的温暖?  

想到这些,元祥险些泪洒当场。  

常娘子还愣着干什么?快收下啊!  

都督好不容易打开了心扉,倘若被拒绝,心门怕是就要自此锁死了!  

常岁宁本是随口一问,却不料崔璟竟给了此物,一时难免意外。  

阿点催促道:“小阿鲤,拿着吧!自家人就不要见外了!”  

见崔璟并非是假客套,而是真实在,常岁宁便伸出手接了过来:“多谢崔大都督。”  

崔璟这才继续往前走去:“谢倒不必,聊胜于无——”  

“…”常岁宁看着手中的铜符。  

喜儿也险些听不下去。  

聊胜于无?  

堂堂玄策军首领,崔氏嫡长孙的贴身铜符…这若叫“聊”,那她就真的无了!  

崔璟的话还未说完:“你还是要自求多福。”  

常岁宁点头“嗯”了一声:“崔大都督放心,这个我擅长。”  

经过这段时日同这具身体的磨合,随着对形势局面的了解,脚下是故土,身侧是故人,除了阿爹密了点,砸得她有些发懵之外——如今她也得以卸下些许防备,慢慢变得松弛了一些。  

在北狄那三年,她都快要忘了曾经的那个“自己”是怎么活着,是怎么说话的了。  

而今,她似乎又慢慢将自己找回来了。  

听着这句“大言不惭”的话,崔璟转头看了一眼身侧的少女。  

她在看着前方,一双眼睛尤为明亮。  

崔璟回了寺中,便去忙了公事,常岁宁则带着空了的桶,再次去了后山打水。  

如此反复四趟来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