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认姑娘中堂叙旧留表侄东院筵宾(2/4)
子乘云一般,香风渐渐,轻轻走到堂屋中间。三人朝上并肩站了。蒋青岩忙立起身来,向她姊妹三人深深作了三个揖,她姊妹三人一齐答礼。
左右搬了三张椅子安在夫人下首坐了。
华夫人指着三个女儿向蒋青岩道 :“这是大孩儿柔玉,这 是二孩儿掌珠,这是三孩儿步莲。”蒋青岩道 :“姑娘虽是无 子,有这般三个妹妹,何愁晚景!”华夫人道:“侄儿,你不知你这三个妹子,都十分聪明好学,若是男子,倒也都是功名中人。”又指着柔玉小姐道 :“你这大妹子的笔下,着实来得 的,便是你姑父还要让她三分哩!于今贤侄到此,她正好请教了。”蒋青岩道 :“小侄生性愚鲁,幸戏有这等高才的三位妹 子,小侄从今指示有人矣!但不知三位妹子所许何人?”华夫人道 :“还未许哩!你姑父爱她三人如珍似宝,定要选天下第 一等才品兼全的方才许他,因此迟迟。”蒋青岩道 :“有理, 有理。于今世上多半是村儿俗子,若一误听人言,不但可惜,且令才女抱恨!”
这三位小姐听得说到这事上,一个个都面红耳赤。夫人知他心事,只得止了。
蒋青岩看那柔玉小姐,正是昨日园中相遇的那位佳人,柔玉小姐偷看蒋青岩,也正是昨日那秀才,彼此心中暗喜,只不好说出。蒋青岩又看那掌珠、步莲,二小姐都生得容颜绝世,比着柔玉小姐相去不过毫厘。譬如春兰秋菊,各有其妙,正不必分其优劣也。
闲话之间,丫头养娘摆出早膳来。正待举箸,忽闻云板声响,外面传道 :“老夫回了。”话犹未了,见华刺史早已走进 中门,口中问道:“蒋大官人在哪里?”这蒋青岩连道:“侄儿在此,特来拜望姑父!”忙起身迎住,彼此让进中堂,从新待茶,各叙寒温。华夫人在旁说道 :“侄儿早到,尚未用饭。 你且陪他吃了饭再叙。”华刺史闻言,忙叫抬过饭来,至亲六人同吃。
饭罢,三位小姐各回绣房去了,只剩华刺史夫妇同蒋青岩三人,坐谈往事,各感叹悲伤。华刺史道 :“老夫只因读书一 场,少忝科甲,受了前朝大恩,不能身殉国难;苟全性命,避祸山林。几欲遣人探取令尊令堂消息,又恐被人知我行藏,所以中止。不料令尊令堂竟作古人,可叹可伤!我也只待你三个妹子出嫁之后,我便同令姑母结个小庵,参禅学道,不复问人间事矣!敢问贤侄,曾有家室否?”蒋青岩道 :“国破亲亡, 此事尚未提起。且婚姻一事,不但女子择人,即男子亦未可苟就!若浪听媒灼之言,则误人多矣!杭城内外,也有许多贵家大族,反屡屡与愚侄说亲,愚侄坚辞不允。只因愚侄无意功名,若一入贵显之门,恐未免随波逐流,有负先人明德,所以迁延至今。”华刺史连连点头道 :“此论最高,吾侄可谓孝子矣! 但夫妇一伦,亦非小可,也不宜过缓。”华夫人笑道 :“只恐 世上要寻一个配得贤侄这样才品的也少哩!”
正说间,一个丫头拿了蒋青岩的礼单,双手递与华夫人道:
“这是先前蒋官人的礼帖。”华夫人道 :“倒是我忙了。”忙接过来,递与华刺史。华刺史看了,说道 :“吾侄何以客气至 此!自家至亲,相承远顾,已觉可感,这厚礼决不敢领!”蒋青岩道 :“一芹之敬,望姑父姑母莞存!”华刺史见礼单上有 诗扇一柄,说道 :“老夫正要请教佳咏,谨领诗扇足矣,其 余谨璧还!”蒋青岩再三相强,又收了绵纱四端。蒋青岩吩咐伴云去取礼进来,伴云领命,不一会,将纱取到。华刺史忙将诗扇展开观看。那诗道:
国亡中表散他乡,满目春山惹恨长。
君父大恩俱草草,亲朋高谊久茫茫。
人情共望刘皇叔,丘壑深藏张子房。
今日登堂须细认,儿时相见恐相忘。
华刺史看罢,称赞道 :“淋漓感慨,令我悲恨交集。吾侄 品既超群,才复绝世,只可惜生非其时。虽然吾侄年方弱冠,异日定是黄金台上人,只恨老夫不及见矣。”三人深谈忘倦。
厨下人来禀道 :“酒席齐备,不知是摆在园中还是内宅?” 华刺史道 :“就在这内堂罢!”青岩道:“既有盛席,又有名 园,何不携去一游?”华刺史道 :“荒园久未洒扫,迟日再当 奉屈。”
说罢,众丫头仆婢一齐走来,抬过两张桌子、六张座位。
华刺史吩咐众丫头婢子道 :“蒋官人是至亲,此后家中大小, 却不须回避。”此时,众侍妾们都立在屏后,不好出来,听见这一句话,大家一齐走到左右立了,都偷眼去看蒋青岩。连韩香也来看了几次。此时,蒋青岩身在红粉丛中,真个健脾。只望那三位小姐到来,他拼了痛饮。
不一时,酒到,华夫人着婢子去请三位小姐。那婢子去了半晌,走来向华夫人耳边暗暗说了几句,华夫人笑道 :“我晓 得她三人从不饮酒的,不来也罢。”蒋青岩闻言,把十分高兴减去九分。华刺史起身安了席,三人坐下,侍妾筛上酒来,饮过几巡。蒋青岩渐觉精神困倦,又见日已西斜,再饮数杯,便起身告辞。华刺史道 :“老夫倒不曾奉问,难道吾侄的行李不 曾带到舍间来么?”蒋青岩道:“小侄来时,有两个相契的朋友,要同小侄来游览山水,行李同在一处,因此,尚未携来。
待小侄今夜回去,与那两个朋友说了,明日搬过来罢!”华刺史道 :“既是吾侄的朋友,何不同到舍间盘桓几时,也带拿老 夫开开笑
左右搬了三张椅子安在夫人下首坐了。
华夫人指着三个女儿向蒋青岩道 :“这是大孩儿柔玉,这 是二孩儿掌珠,这是三孩儿步莲。”蒋青岩道 :“姑娘虽是无 子,有这般三个妹妹,何愁晚景!”华夫人道:“侄儿,你不知你这三个妹子,都十分聪明好学,若是男子,倒也都是功名中人。”又指着柔玉小姐道 :“你这大妹子的笔下,着实来得 的,便是你姑父还要让她三分哩!于今贤侄到此,她正好请教了。”蒋青岩道 :“小侄生性愚鲁,幸戏有这等高才的三位妹 子,小侄从今指示有人矣!但不知三位妹子所许何人?”华夫人道 :“还未许哩!你姑父爱她三人如珍似宝,定要选天下第 一等才品兼全的方才许他,因此迟迟。”蒋青岩道 :“有理, 有理。于今世上多半是村儿俗子,若一误听人言,不但可惜,且令才女抱恨!”
这三位小姐听得说到这事上,一个个都面红耳赤。夫人知他心事,只得止了。
蒋青岩看那柔玉小姐,正是昨日园中相遇的那位佳人,柔玉小姐偷看蒋青岩,也正是昨日那秀才,彼此心中暗喜,只不好说出。蒋青岩又看那掌珠、步莲,二小姐都生得容颜绝世,比着柔玉小姐相去不过毫厘。譬如春兰秋菊,各有其妙,正不必分其优劣也。
闲话之间,丫头养娘摆出早膳来。正待举箸,忽闻云板声响,外面传道 :“老夫回了。”话犹未了,见华刺史早已走进 中门,口中问道:“蒋大官人在哪里?”这蒋青岩连道:“侄儿在此,特来拜望姑父!”忙起身迎住,彼此让进中堂,从新待茶,各叙寒温。华夫人在旁说道 :“侄儿早到,尚未用饭。 你且陪他吃了饭再叙。”华刺史闻言,忙叫抬过饭来,至亲六人同吃。
饭罢,三位小姐各回绣房去了,只剩华刺史夫妇同蒋青岩三人,坐谈往事,各感叹悲伤。华刺史道 :“老夫只因读书一 场,少忝科甲,受了前朝大恩,不能身殉国难;苟全性命,避祸山林。几欲遣人探取令尊令堂消息,又恐被人知我行藏,所以中止。不料令尊令堂竟作古人,可叹可伤!我也只待你三个妹子出嫁之后,我便同令姑母结个小庵,参禅学道,不复问人间事矣!敢问贤侄,曾有家室否?”蒋青岩道 :“国破亲亡, 此事尚未提起。且婚姻一事,不但女子择人,即男子亦未可苟就!若浪听媒灼之言,则误人多矣!杭城内外,也有许多贵家大族,反屡屡与愚侄说亲,愚侄坚辞不允。只因愚侄无意功名,若一入贵显之门,恐未免随波逐流,有负先人明德,所以迁延至今。”华刺史连连点头道 :“此论最高,吾侄可谓孝子矣! 但夫妇一伦,亦非小可,也不宜过缓。”华夫人笑道 :“只恐 世上要寻一个配得贤侄这样才品的也少哩!”
正说间,一个丫头拿了蒋青岩的礼单,双手递与华夫人道:
“这是先前蒋官人的礼帖。”华夫人道 :“倒是我忙了。”忙接过来,递与华刺史。华刺史看了,说道 :“吾侄何以客气至 此!自家至亲,相承远顾,已觉可感,这厚礼决不敢领!”蒋青岩道 :“一芹之敬,望姑父姑母莞存!”华刺史见礼单上有 诗扇一柄,说道 :“老夫正要请教佳咏,谨领诗扇足矣,其 余谨璧还!”蒋青岩再三相强,又收了绵纱四端。蒋青岩吩咐伴云去取礼进来,伴云领命,不一会,将纱取到。华刺史忙将诗扇展开观看。那诗道:
国亡中表散他乡,满目春山惹恨长。
君父大恩俱草草,亲朋高谊久茫茫。
人情共望刘皇叔,丘壑深藏张子房。
今日登堂须细认,儿时相见恐相忘。
华刺史看罢,称赞道 :“淋漓感慨,令我悲恨交集。吾侄 品既超群,才复绝世,只可惜生非其时。虽然吾侄年方弱冠,异日定是黄金台上人,只恨老夫不及见矣。”三人深谈忘倦。
厨下人来禀道 :“酒席齐备,不知是摆在园中还是内宅?” 华刺史道 :“就在这内堂罢!”青岩道:“既有盛席,又有名 园,何不携去一游?”华刺史道 :“荒园久未洒扫,迟日再当 奉屈。”
说罢,众丫头仆婢一齐走来,抬过两张桌子、六张座位。
华刺史吩咐众丫头婢子道 :“蒋官人是至亲,此后家中大小, 却不须回避。”此时,众侍妾们都立在屏后,不好出来,听见这一句话,大家一齐走到左右立了,都偷眼去看蒋青岩。连韩香也来看了几次。此时,蒋青岩身在红粉丛中,真个健脾。只望那三位小姐到来,他拼了痛饮。
不一时,酒到,华夫人着婢子去请三位小姐。那婢子去了半晌,走来向华夫人耳边暗暗说了几句,华夫人笑道 :“我晓 得她三人从不饮酒的,不来也罢。”蒋青岩闻言,把十分高兴减去九分。华刺史起身安了席,三人坐下,侍妾筛上酒来,饮过几巡。蒋青岩渐觉精神困倦,又见日已西斜,再饮数杯,便起身告辞。华刺史道 :“老夫倒不曾奉问,难道吾侄的行李不 曾带到舍间来么?”蒋青岩道:“小侄来时,有两个相契的朋友,要同小侄来游览山水,行李同在一处,因此,尚未携来。
待小侄今夜回去,与那两个朋友说了,明日搬过来罢!”华刺史道 :“既是吾侄的朋友,何不同到舍间盘桓几时,也带拿老 夫开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