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一分礼耸动骨董名家半席谈结束文明小史(2/3)
用笔真是出神入化,平中丞连连赞好。又打开那部帖,看了后面的图印,冯存善头一个说道:“这件东西倒难得,和中丞旧藏的《张黑女志》可称双壁了。”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巡捕尚呆呆的站着一旁请示,平中丞说:“这样寿礼,清而不俗,就收了他也是不伤廉的。”巡捕得了平中丞吩咐,退了出去,告诉苏又简的家人,说:“寿礼大人收了,并且喜欢的很呢。”苏又简的家人自然扬扬得意而去。这里平中丞和冯、周两人细细品评,说:“看不出这苏令倒很风雅,看来也是咱们同道。”冯存善道:“中丞的画箱里宋元画最多,明画就少,得此足备一格。”平中丞道:“何尝不是?前我在琉璃厂文翰斋看见一本唐六如的『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的横幅,索价六百两,后来给张莲叔抢去了,我至今还懊悔。
如今有了这个,几时回到京里,可以把他来傲张莲叔了。”冯存善道:“那张莲叔莫非就是国子监察酒张秉彝么?他的收藏甚富,却没有四王吴恽,他说四王吴恽是人人皆有之物,他所以别开蹊径,专收宋元,和中丞的见解差不多。可惜那年在京里时候还不曾相识,没有看过他的东西,想是眼福浅的缘故。”
平中丞道:“他最著名的徐熙《百鸟图》、赵昌《明月梨花图》、管夫人的写竹,柳如是的画兰。而且管夫人的写竹,有赵松雪的题咏,柳如是的画兰,有钱蒙叟的题咏,多是夫妇合壁,这就很不容易呢。”周之杰道:“中丞的黄鹤山樵《长夏江村图》、赵松雪的《江山春晓图》、董恩翁的《九龙听瀑图》,都不输于他处。”平中丞道:“他还有几部好碑版呢!《刘猛龙碑》、《郑文恭碑》、《茅山碑》,种种都是精华。这些尚不算稀罕,并有董香光的手书《史记》,赵松雪的手画《妙法莲花经》,可算是件宝贝。现在这种世界,人人维新,大家涉猎新书学来不及,那有工夫向故纸堆中讨生活,我看讲究这门的渐渐要变作绝学快了。”说罢,欷歔不置。三人赏鉴了半日,平中丞有些倦了,冯、周二人方各退出。
明日,苏又简上院,就蒙传见,很夸奖了几句,说:“现在抱残守阙的寥寥无人,老兄具这样的法眼,钦佩得很,将来倒要时常请教请教。”苏又简听了平中丞这几句,如被九锡,下来的时候,面孔上另有一番气色了。
再说陕西自从被苏又简开了这个风气,以及各府各州县,纷纷馈送书画碑版,把一座抚台衙门,变做旧货店了。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大家到后来看没有什么想头,便也废然而返了。平中丞在陕西抚台上过了三四个年头,又值朝廷变法之际,知道平中丞明白晓畅,便在陕西抚台任上调他回京。平中丞等后任接印,交代清楚,便由旱路渡黄河进京请安时候,上头很拿他鼓励一番,不久就补上了户部侍郎。事情虽烦了点,然而他还是陶情诗酒,专搜罗书画碑版,以此自娱。在陕西抚台任上,又得了许多东西,除掉几件铜器之外,还有些原石,有一块大唐贵妃杨氏之墓的墓碣,已经打断了,平中丞花了四百金买的,做了个红木架子把他安上。那块墓碣是麻石的,又粗又笨,又打断了半截,只剩得“大唐贵妃杨氏”六个字,“之墓”两个字已经没有了。平中丞视为至宝,特特为为放在自己盖的百宋千元斋里,有什么知己朋友,和懂得此道的,才引他进去看一看,其余那些人,轻易不得一见。所以有些人叫这百宋千元斋叫坟堂屋,说既然不是坟堂屋,为什么树着墓碣呢?
这番立宪,派了他做考察政治大臣,请训之后,便有许多人替他饯行的,不是在陶然亭,就是在龙爪槐那些名胜地方,还有人荐随员的,想谋出洋的机会,这是官场故态,也不必絮聒了。等到将要动身的前几日,一班同派出洋考察政治的,天天过来商量起程的事情,以及调随员等等,直忙得不可开交。
看看同派出洋考察政治的那几位,诸事业已就绪了,自己除掉常在身边的,如冯存善、周之杰那些人之外,就是几个翻译,几个学生,寥寥无几。那天才下半天,刚刚闲了点,走到书房里,打开抽屉,把人家荐给当随员的名条理了一理,竟有一百多个,看那些名字的,平中丞也有知道,也有不知道的,便吩咐门上,知照他们所有由各处荐来愿当出洋随员的,尽两日内来见。第一日,便来了五十多个,也有宽衣博带的,也有草帽皮靴的,也有年轻的,也有龙钟的,无奇不有。平中丞人最精细,逐个问他们几句。这一天便把他累慌了,心里想明白还有一日,索性拼着精神细细的甄别,其中或有奇材异能,亦未可知。到了第二日,又来了五六十个,客厅上都坐满了,平中丞照昨日一样,逐一问了几句话,不觉哈哈大笑,说:“你们诸位,各有专门,或是当过教习,或是当过翻译,或是游历过,或是保送过的,或是办过学务的,或是办过矿务的,或是充过幕友的,或是做过亲民之官的。人材济济,美不胜收。诸公具此聪明,具此才力,现在都想趁这个出洋机会,图个进身之阶,这也是诸君的苦心孤诣,兄弟何敢辜负。但是兄弟有个愚论,书上说的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项都可以并垂不朽,倒不是以富贵穷达论的。诸君的平日行事,一个个都被《文明小史》上搜罗了进去,做了六十回的资料,比
如今有了这个,几时回到京里,可以把他来傲张莲叔了。”冯存善道:“那张莲叔莫非就是国子监察酒张秉彝么?他的收藏甚富,却没有四王吴恽,他说四王吴恽是人人皆有之物,他所以别开蹊径,专收宋元,和中丞的见解差不多。可惜那年在京里时候还不曾相识,没有看过他的东西,想是眼福浅的缘故。”
平中丞道:“他最著名的徐熙《百鸟图》、赵昌《明月梨花图》、管夫人的写竹,柳如是的画兰。而且管夫人的写竹,有赵松雪的题咏,柳如是的画兰,有钱蒙叟的题咏,多是夫妇合壁,这就很不容易呢。”周之杰道:“中丞的黄鹤山樵《长夏江村图》、赵松雪的《江山春晓图》、董恩翁的《九龙听瀑图》,都不输于他处。”平中丞道:“他还有几部好碑版呢!《刘猛龙碑》、《郑文恭碑》、《茅山碑》,种种都是精华。这些尚不算稀罕,并有董香光的手书《史记》,赵松雪的手画《妙法莲花经》,可算是件宝贝。现在这种世界,人人维新,大家涉猎新书学来不及,那有工夫向故纸堆中讨生活,我看讲究这门的渐渐要变作绝学快了。”说罢,欷歔不置。三人赏鉴了半日,平中丞有些倦了,冯、周二人方各退出。
明日,苏又简上院,就蒙传见,很夸奖了几句,说:“现在抱残守阙的寥寥无人,老兄具这样的法眼,钦佩得很,将来倒要时常请教请教。”苏又简听了平中丞这几句,如被九锡,下来的时候,面孔上另有一番气色了。
再说陕西自从被苏又简开了这个风气,以及各府各州县,纷纷馈送书画碑版,把一座抚台衙门,变做旧货店了。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大家到后来看没有什么想头,便也废然而返了。平中丞在陕西抚台上过了三四个年头,又值朝廷变法之际,知道平中丞明白晓畅,便在陕西抚台任上调他回京。平中丞等后任接印,交代清楚,便由旱路渡黄河进京请安时候,上头很拿他鼓励一番,不久就补上了户部侍郎。事情虽烦了点,然而他还是陶情诗酒,专搜罗书画碑版,以此自娱。在陕西抚台任上,又得了许多东西,除掉几件铜器之外,还有些原石,有一块大唐贵妃杨氏之墓的墓碣,已经打断了,平中丞花了四百金买的,做了个红木架子把他安上。那块墓碣是麻石的,又粗又笨,又打断了半截,只剩得“大唐贵妃杨氏”六个字,“之墓”两个字已经没有了。平中丞视为至宝,特特为为放在自己盖的百宋千元斋里,有什么知己朋友,和懂得此道的,才引他进去看一看,其余那些人,轻易不得一见。所以有些人叫这百宋千元斋叫坟堂屋,说既然不是坟堂屋,为什么树着墓碣呢?
这番立宪,派了他做考察政治大臣,请训之后,便有许多人替他饯行的,不是在陶然亭,就是在龙爪槐那些名胜地方,还有人荐随员的,想谋出洋的机会,这是官场故态,也不必絮聒了。等到将要动身的前几日,一班同派出洋考察政治的,天天过来商量起程的事情,以及调随员等等,直忙得不可开交。
看看同派出洋考察政治的那几位,诸事业已就绪了,自己除掉常在身边的,如冯存善、周之杰那些人之外,就是几个翻译,几个学生,寥寥无几。那天才下半天,刚刚闲了点,走到书房里,打开抽屉,把人家荐给当随员的名条理了一理,竟有一百多个,看那些名字的,平中丞也有知道,也有不知道的,便吩咐门上,知照他们所有由各处荐来愿当出洋随员的,尽两日内来见。第一日,便来了五十多个,也有宽衣博带的,也有草帽皮靴的,也有年轻的,也有龙钟的,无奇不有。平中丞人最精细,逐个问他们几句。这一天便把他累慌了,心里想明白还有一日,索性拼着精神细细的甄别,其中或有奇材异能,亦未可知。到了第二日,又来了五六十个,客厅上都坐满了,平中丞照昨日一样,逐一问了几句话,不觉哈哈大笑,说:“你们诸位,各有专门,或是当过教习,或是当过翻译,或是游历过,或是保送过的,或是办过学务的,或是办过矿务的,或是充过幕友的,或是做过亲民之官的。人材济济,美不胜收。诸公具此聪明,具此才力,现在都想趁这个出洋机会,图个进身之阶,这也是诸君的苦心孤诣,兄弟何敢辜负。但是兄弟有个愚论,书上说的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项都可以并垂不朽,倒不是以富贵穷达论的。诸君的平日行事,一个个都被《文明小史》上搜罗了进去,做了六十回的资料,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