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李铁拐访晤玄珠子王月英试察蓝采和(3/3)
成正果。我虽等候了她几百年,她也很不辜负我了。希望将来采和对你,也有这样的用心,格外的努力,你也可以省些心事,我也得了极大的安慰了。”
月英听了,还不十分明白。铁拐先生笑而叹道:“这孩子如此聪明,这点小事,都想不出来,岂非懵懂一时?”仙姑也说道:“贤妹不用痴想。师兄的用意,我全明白,告诉了你吧。”月英听到这句,忽然省悟起来,不觉失笑道:“真是弟子太不聪明了。师尊之意,必是要弟子变化什么,去试察采和,可是不是呢?”二仙见说,都大笑起来,说:“你如今才明白了么?”铁拐先生因吩咐她如此如此,切勿有误,可得采和的真情。 月英领命。铁拐先生向下一看,忽然指着下界一个村庄,说道:“这里已是豫州地界,在黄河之南。我料采和今夜必当来此借宿,现在还在半途之上。我和你何师妹先去,如此这般,吓他一下,看他可有些胆量?他要来到村中,你就照我这计策,如法办理,不得有误。”
于是大家按落云头,落在一个土地庙内,吓得那土地慌忙出来招待上仙。铁拐先生慰劳了几句,把来意对他说明,叫他照顾月英,为她年幼路生,恐有舛错。月英便在庙中等采和。铁拐先生和何仙姑仍复出庙,用缩地法,赶到十里之外一个山坡后面。铁拐先生手指对面的林子,说:“那树林中间,彳亍行路的,就是采和来了。此际荒野无人,瞧他正在四顾彷徨,必是想找人问路。贤妹可速动手去引他过来罢。”仙姑听了,笑了笑,一扭身子,变成白发婆婆迎着采和走上前去。
那边采和正因日暮路迷,想找个人来问条路径。忽见前面走来这个老婆子,心中大为欢慰,忙着上前施礼,问道:“贫道是往王屋山的,因贪赶路程,误了打尖,请婆婆指示哪处是大路,哪里有宿头?”仙姑听了,回头指道:“你往那边去,绕过这个山坡,再赶五六里路,就有村子,可以借宿。”采和举手称谢,拔步就行。此时天已垂暮,斜日黄昏。采和心中越急,迈步越快。可奈山坡在望,终是赶不上去。
采和不觉又笑又气,自己说道:“性急的人,终是这等样子。路径长短,是有一定的,怎会忽远忽近。自然是我心中发急,所以觉得越走越慢了。”话虽如此,可是那时的道路,也委实有些可怪,明明相距不远,却实实在在地走了有半个时辰。垂暮光阴,自然差不得一刻两刻,经他多走半个时辰,自然要赶到黄昏时候了。
采和到了山坡下,已觉有些乏力,不觉急道:“据老太婆说,过了山坡,还有六七里路,才有村子。如今天已全黑,路径难辨,人又非常辛苦,怎能赶得这许多路。况且看此山虽不十分高峻,而峰峦重叠,还恐怕有虎狼暴客出没其中。万一遇到这些东西,不但手无寸铁,难以抵挡,而且疲乏之身,连逃走都很是不易的。这可怎么好呢?”
想了一会儿,料到久坐此地终非长策,只得鼓起勇气前进。刚要绕转山坡,忽然满山树木萧然作响,一阵狂风吹得采和浑身发抖,禁不住向山上一望,只见树林中间,两盏极大的红灯,正在一闪一闪地发出光来。采和心中大疑,说:“山中没有人居住,怎能有这等大灯?况且刚才并没瞧见,怎么一下子工夫就有这对红灯?是谁上去悬挂的,挂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一层,更不觉再往上探望几眼,哪知不望则已,一经瞧清,不由得大喊一声,吓倒在地。
不知采和因甚怕这红灯,却看下回分解。
月英听了,还不十分明白。铁拐先生笑而叹道:“这孩子如此聪明,这点小事,都想不出来,岂非懵懂一时?”仙姑也说道:“贤妹不用痴想。师兄的用意,我全明白,告诉了你吧。”月英听到这句,忽然省悟起来,不觉失笑道:“真是弟子太不聪明了。师尊之意,必是要弟子变化什么,去试察采和,可是不是呢?”二仙见说,都大笑起来,说:“你如今才明白了么?”铁拐先生因吩咐她如此如此,切勿有误,可得采和的真情。 月英领命。铁拐先生向下一看,忽然指着下界一个村庄,说道:“这里已是豫州地界,在黄河之南。我料采和今夜必当来此借宿,现在还在半途之上。我和你何师妹先去,如此这般,吓他一下,看他可有些胆量?他要来到村中,你就照我这计策,如法办理,不得有误。”
于是大家按落云头,落在一个土地庙内,吓得那土地慌忙出来招待上仙。铁拐先生慰劳了几句,把来意对他说明,叫他照顾月英,为她年幼路生,恐有舛错。月英便在庙中等采和。铁拐先生和何仙姑仍复出庙,用缩地法,赶到十里之外一个山坡后面。铁拐先生手指对面的林子,说:“那树林中间,彳亍行路的,就是采和来了。此际荒野无人,瞧他正在四顾彷徨,必是想找人问路。贤妹可速动手去引他过来罢。”仙姑听了,笑了笑,一扭身子,变成白发婆婆迎着采和走上前去。
那边采和正因日暮路迷,想找个人来问条路径。忽见前面走来这个老婆子,心中大为欢慰,忙着上前施礼,问道:“贫道是往王屋山的,因贪赶路程,误了打尖,请婆婆指示哪处是大路,哪里有宿头?”仙姑听了,回头指道:“你往那边去,绕过这个山坡,再赶五六里路,就有村子,可以借宿。”采和举手称谢,拔步就行。此时天已垂暮,斜日黄昏。采和心中越急,迈步越快。可奈山坡在望,终是赶不上去。
采和不觉又笑又气,自己说道:“性急的人,终是这等样子。路径长短,是有一定的,怎会忽远忽近。自然是我心中发急,所以觉得越走越慢了。”话虽如此,可是那时的道路,也委实有些可怪,明明相距不远,却实实在在地走了有半个时辰。垂暮光阴,自然差不得一刻两刻,经他多走半个时辰,自然要赶到黄昏时候了。
采和到了山坡下,已觉有些乏力,不觉急道:“据老太婆说,过了山坡,还有六七里路,才有村子。如今天已全黑,路径难辨,人又非常辛苦,怎能赶得这许多路。况且看此山虽不十分高峻,而峰峦重叠,还恐怕有虎狼暴客出没其中。万一遇到这些东西,不但手无寸铁,难以抵挡,而且疲乏之身,连逃走都很是不易的。这可怎么好呢?”
想了一会儿,料到久坐此地终非长策,只得鼓起勇气前进。刚要绕转山坡,忽然满山树木萧然作响,一阵狂风吹得采和浑身发抖,禁不住向山上一望,只见树林中间,两盏极大的红灯,正在一闪一闪地发出光来。采和心中大疑,说:“山中没有人居住,怎能有这等大灯?况且刚才并没瞧见,怎么一下子工夫就有这对红灯?是谁上去悬挂的,挂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一层,更不觉再往上探望几眼,哪知不望则已,一经瞧清,不由得大喊一声,吓倒在地。
不知采和因甚怕这红灯,却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