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处置(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余伏在上官驸马身上,能感受到温热的散去。  

不再有温暖的笑,温和的话语,也不会再有喜怒哀乐,这个人不再是人,变成了一具无知无觉的尸体。  

他一开始是大哭,渐渐就成了发呆。  

似乎有很多想法,又似乎一片空白。  

很多时候从未想过会失去身边的亲人,但失去总是来得那么突然。  

比如父母,比如瑞伯,比如上官驸马而失去发生了这么多次,他依旧没能习惯,每一次都如同第一次般痛苦。  

“.驸马走得很安心。”  

温热的手轻轻抚摸着他的肩头,有声音在耳边轻轻说。  

“我给他一个梦,告诉他最后看到的才是真实,先前发生的是噩梦。”  

噩梦结束了。  

他可以安心的快乐的跟他的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了。  

李余眼中再次有眼泪滑落,冲散了呆滞,抬起头看着白篱:“谢谢你,能遇到你,他的运气也不算太坏了。”  

上官驸马的运气坏了一辈子,死的时候,是高兴的。  

白篱跪坐在他身边,轻声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但你现在没时间难过,驸马舍了命是为了给你扫清障碍。”  

适才心神混乱,上官驸马也已经没有力气说话,那几句喃喃,李余其实也没听清,但他明白驸马为什么这么做。  

金玉公主也在皇宫,必然得到了消息——事先他吩咐过,让把小皇子是假的消息立刻散播开,坐实这件事,免得留有隐患。  

白妃完了,小皇子没用了,皇帝伤重,作为皇帝姐姐的金玉公主,如果这时候要插手朝事,是再好不过的机会。  

皇帝现在满心对白瑛和假皇子愤怒,但对于李余,必然也有很大的猜忌。  

相比于李余,皇帝更相信金玉公主。  

如果金玉公主此时走入含凉殿,那这含凉殿里便没有李余的位置了。  

对李余来说,金玉公主此时是很大的麻烦。  

所以,上官驸马毫不犹豫为李余解决这个麻烦。  

李余低下头,看着跟金玉公主用剑串在一起的上官驸马,眼泪如雨而落。  

当初冒死救了他,现在为了他舍了这条命。  

是啊,没有时间悲伤,不能辜负驸马的心意。  

还有白篱。  

她先是动用幻术隔离了四周的兵卫,可以让他在驸马面前不再伪装,倾泻感情,然后还为上官驸马造了一场美梦.  

她是有本事,但身体也有问题。  

不能让她再冒险。  

李余看着白篱说:“我没事了,我这就回陛下那边。”  

“驸马不会难过的,驸马也不会在意你有没有守着他,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他无憾了。”白篱轻声说。  

李余点点头。  

“那我扶起你起来。”白篱说,一手抱着还在睡的囡囡,对李余伸出手。  

李余再看一眼上官驸马,握住白篱的手。  

白篱用力一拉,李余猛地站起来,宛如撞破了什么屏障,四周凝滞的视线浮动,旋即都落在他身上。  

“公主!公主!”他嘶吼一声,喊罢转身向外奔去,“陛下,陛下——”  

这边的兵卫们看着见到尸首崩溃疾奔而去的楚王,神情有些同情。  

“将尸首先盖好吧。”为首的兵卫说,“等陛下定夺处置。”  

是一起下葬还是将上官驸马千刀万剐。  

“在场的内侍们说,是因为公主的男宠起了纷争。”  

“驸马不许公主养男宠,公主不同意,驸马就发了狂——”  

“因为和公主一起进来的,也没有搜查,不知道驸马竟然藏了剑在身上。”  

听到官员们汇报查问的情况,榻上的皇帝发出一声刺耳的笑。  

“因为公主蓄养男宠而发狂?”他嘶哑声音,“公主又不是第一天蓄养男宠,他怎么到现在才发狂?”  

皇帝撑起身子,拍打床榻。  

“分明得知朕要死了,他没有了顾忌。”  

“不,他一定是跟白瑛勾结,白瑛杀朕,他杀公主,他们要除掉我们!”  

“杀了他!杀了他!”  

官员们忙说“已经死了。”  

皇帝并不解恨:“将他千刀万剐,碎尸万段,还有上官一族,灭族!”  

殿内的官员们你看我我看你,神情有些无奈。  

陛下现在已经疯了。  

“陛下,陛下,您不要生气。”李余扑过去,流泪喊道,“公主已经不在了,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您养好了精神才能给公主报仇,才能惩戒这些逆贼。”  

有了楚王开口,其他的官员们也纷纷劝。  

“上官家跑不了,请陛下放心,我们刑部这就封了上官氏,以待抄检。”  

皇帝喘着气,感觉体内不断上涌的血。  

“不,不止上官氏。”他喃喃,“逆贼,李大将军家。”  

白瑛跟李家勾结,李大将军虽然不在了,他的子孙还在军中,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能掌控一部分兵马,这次才有了白瑛调换金甲卫,差点将皇帝还有朝臣们一网打尽。  

官员们亦是后怕。  

尤其是鲁左相,再次回想自己头被砍掉的那一瞬间“陛下放心,已经让人去了,李家即刻抄检。”鲁左相说。  

皇帝点点头。  

“这些逆贼,这些逆贼不除,朕没有办法歇息,不敢歇息。”他喘息说,“这些逆贼,害朕,害朕,害朕什么都没有了,阿媛”  

皇帝的意识已经有些不清了,话语喃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