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哀军必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光明城内灯火通明,城外阴森一片。  

阴暗的丛林中,一双双妖兽的眼睛闪耀着幽幽的光芒,它们觊觎着这所城市的修士.  

如同修士吃妖兽肉是大补一样,它们吃修士肉晋升速度更快!  

今天,妖兽暴动,城外的修士见状不对,纷纷朝着光明城内跑了回来。  

武圣如同往常一样率天龙军回击,但妖兽中出现了一只白毛狼王,实力深不可测,偷袭了年迈的武圣,导致他重伤不治,本来还能撑两年的寿元提前结束,命丧于此。  

城外,一头金龙之魂在空中飘荡,发出阵阵龙吟!  

若是仔细听的话,这龙吟乃是由1000个武修的声音融合到一起产生的。  

他们极为愤怒!  

光明城外的妖兽们,看到金龙军魂,纷纷忌惮,不敢上前,那偷袭得手的狼王被金龙军魂撞击成重伤,然后逃回了深林之中。  

杨石从城中跳了出来,如同陨石坠落一般,巨大的肉体力量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坑,脚下的土地如同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一般裂开。  

纯粹的肉体力量,让城内仓皇的修士们纷纷一震。  

“杨副宗主如今实力已经恐怖如斯.那强大筑基期妖兽恐怕会被一脚踹成肉末吧!”  

“天龙军都已经如此之强,杨副宗主的实力自然是更为恐怖。”  

“十年前剿灭魔修之时,杨副宗主以肉身镇压无数筑基期魔修,杀的是血流滚滚啊!”  

“若是没如此恐怖的实力,怎么能担任副宗主?”  

“如今的天下,在金丹期前,武修与我等修仙者的实力并无差别,斗起法来说不准谁更强呢。”  

年青一代的修士们纷纷感叹杨石和武修的强大。  

经过10年的改造,大柰王朝不仅把曾经的毒瘤剔除了,更是重塑了在天下人眼中武修的地位,只要修炼到位,也可达到筑基大能的高度。  

武圣自创的通神境,为武修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此时,天龙军所有人都看着杨石,等待他的消息。  

杨石虎目通红。  

“武圣.已经仙去。”  

吼!!!  

天龙军武修和金龙同时发出愤怒的吼叫,满脸都是愤怒。  

杨石深吸一口气:“现在,我们要做什么!”  

“杀!”  

“杀!!”  

“杀!!!”  

天龙军的声音响彻妖风森林,杀气凝聚成实质,天空中的金龙双眼染红,两行血泪流下。  

“嗷!!!”  

金龙血泪,赤染大地!  

天龙军身上都披上了一层血衣,这是他们的精神力和气血共同化成,蕴含了极致的愤怒和狂暴。  

杨石真气灌体,全身漂浮了起来,运起统御之术,一股和武圣极其相似的气连接到血衣金龙之上,金龙魂盘旋到杨石身下,成为它的坐骑。  

同气连枝,杨石一人便可发挥所有武修合击之力!  

同时,杨石从储物戒指中拿出一片红色的鳞片,他强壮如铁塔般的身躯长出了无数鳞片,全身爆发出火热的气息,金龙魂血泪双眼燃烧起无尽的火焰。  

中品宝器:火龙鳞片!  

杨富烁去年不再外出做任务后,在家族祭祖的时候把这个宝器传递给了杨石,为父亲保命。  

此时,派上了用场!  

妖兽们感知到真龙的气息,浑身战栗,双眼中涌出无尽的恐惧,有些胆小的已经尿了一片。  

“天龙军,随我.诛杀妖兽!”  

“杀!杀!杀!”  

杨石骑着火焰金龙魂,带领天龙军冲了出去。  

恐怖的气息席卷妖兽,躲在暗处的妖狼王即便是筑基巅峰,此时也是难掩恐惧。  

噗呲噗呲噗呲!  

天龙军如入无人之境,妖兽无一个能抵挡片刻,就被这支强大的军队撕成了碎片。  

围攻的筑基期妖兽总共有6只,即便是玄石宗筑基长老们都十分头疼,但在骑着金龙的杨石手下,无一合之敌!  

他的肉体比妖兽更强硬!  

几个回合便把6只筑基期的妖兽打的浑身带伤。  

杨石自己也是全身伤口,血液不断喷涌,宛如血魔降世。  

“神通:再生!”  

杨石身上闪耀出奇特的光芒,肉体涌出一股新的力量,全身伤势开始修复,几息之间便已经恢复了完全。如此奇迹,比三品救命丹药更胜一筹!  

引得观战的修士们连连惊叹。  

其中,黄长老捋了捋胡子说道:“杨副宗主的神通又精进了.之前从未见过他使用此神通。”  

“这神通下,杨副宗主如有不死之身.”  

楚乔目光中闪耀出崇拜的目光。  

“杨副宗主乃是天下第一武修,神通无数,比我等术法还要精妙.你们好生看着,未来学个一招半式,也能展望通神境。”  

其中一些仙族长辈对着自家没有灵根的后辈们教导着。  

杨石在外面打的血肉横飞,身后的家族修士们也不闲着。  

“我等去为杨副宗主掠阵!”  

“准备好丹药,随时接应天龙军返回!”  

“同去!”  

呼啦啦出去一大堆修士,主动站在了城外,不断用术法攻击着落单的妖兽,帮助天龙军扫清障碍。  

还有会辅助术法的修士,也纷纷给天龙军修士们施加各种仙法增强。  

“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土甲术!”  

“金灵剑术!”  

“木刺盾牌!”  

“强身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