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明心诀的来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石和姜小白大婚。  

整个青石县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甚至还有几位散修前来祝贺。  

宴席摆了几条街,只要来就能吃,路过的狗都塞两盆剩饭。  

这次也是青石县这些年结婚排场最大的一回。  

当然,只有一个超然的存在...并没有搭理杨石,那就是项府。  

那个高耸的宅院里,几乎都是不问世事的僧人一般,青石县的人这么多年也没怎么见过项家的人。  

也许是时间过去太久,也可能是杨姓太普通,所以至今也没人知道杨石是曾经那个被灭门杨家遗留下的一个孩子。  

婚礼在繁华和喧闹中结束,从不饮酒的杨石今日也喝多了。  

回到房中,两人在床榻前紧紧握住双手,四目相对。  

之前那个瘦小脏女娃,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看着杨石的眼神充满了爱意。  

“哥哥,以后...我们就是家人了,是嘛?”  

“一直都是。”  

杨石抱住姜小白,两个孑然一身的人这一刻终于有了依靠。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哥哥,我想听你给我讲那天你带我回家的故事...”  

“好。”  

...  

“总算是成了,你们好好加油吧,努力生几个小宝宝。”  

虽然说是杨根硕一力促成的,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带有目的性,但最终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两个孤单的灵魂,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共鸣。  

您的子孙喜结连理,解锁新福泽——灵蕴:可为怀孕的杨家成员赐福,提高杨家胎儿的初始天赋,200香火值/次(每个胎儿只可使用一次)。  

“200!?”  

杨根硕直接喊出来了。  

这个数字,把他吓到了。  

“乖乖,氪金送天赋是吧?”  

“不过,这么多香火值,怎么攒的下啊...”  

这些香火值,够杨石每天顶着活力练武200天的!  

还够杨石和姜小白突破境界使用静心100天的。  

也就是姜小白能够自己施展灵雨术照顾灵田,不然他有限的香火都不够降雨的。  

看了一眼目前剩余的香火。  

香火:168  

“还不够用一次的新福泽。”  

这还是杨石去年连续晋升两级给了150的大头收入,其他也就是种种灵田每年给个几十点。  

“赐福一个孩子,得攒一两年的香火收入啊。”  

那就不能经常给杨石开小灶加快炼体速度了。  

“先攒200,试一次吧,看看效果,如果能让孩子灵根有优势也值了,不说天灵根了,就是有个三灵根也很强了。”  

这个事情暂时记在心里。  

杨根硕没有再继续观摩两个新人,打开了时间加速按钮。  

4年120天,师傅柳无痕带女儿柳子涵上门做客,与杨石夫妇相谈甚欢。  

4年185天,杨家的灵稻和灵麦成熟,因姜小白时常用“万物生长术”育田,木系功法契合灵稻灵麦生长属性,灵田的收成明显提高。  

4年204天,姜小白明心诀入门,感受到了微弱的内息,天赋‘木系亲和’提高至‘木系亲和+’。  

杨根硕打开姜小白的人物卡。  

木系亲和+(地级):木系功法修炼速度+13%,木系法术威力+13%  

“果然,修炼这个内息后,姜小白的天赋也进化了,好强的武功啊,修仙修的就是岁月,3%的修炼速度提高放在漫长的岁月中,也是极为明显的区别。”  

“多3%的威力,种田和与人斗法也会略强。”  

如果说杨石凡级天赋哭笑不得的提升让杨根硕感觉正常,但对修仙天赋的属性提升,让杨根硕意识到这门内息心法没这么简单。  

显灵。  

“去询问你师父,这明心诀是何人所创?有何来历?”  

“是,老祖宗!”  

杨石之前也并未深究过这门心法的来处,只是觉得学了以后内心平和,处变不惊,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能更加专注。  

到了柳无痕家中后,柳子涵先出来了。  

“师兄,来找师妹嘛?”  

“呃...我找师傅。”  

“他在忙,不如咱们一起去踏青?等回来了他便忙完了。”  

“那我晚点来。”  

“哼~无趣,他在里面。”  

柳子涵气嘟嘟地走了。  

杨石苦笑,师傅这女儿哪哪都好,就是被他救了以后,一直对他有种...特殊的好感,哪怕他已经和姜小白成亲还是如此。  

“我家子涵对你的心意还不懂?你很让师傅失望啊...”  

柳无痕摇着头走出来。  

杨石拱拱手:“师傅!子涵是您的掌上明珠,自己也极为优秀,何苦还要和我这已经成亲之人纠葛...”  

“哼!没出息!”  

柳无痕冷哼一声:“好男儿生于天地间,三妻四妾才是本事,成亲又如何!”  

“那师傅你怎么一直单身?”  

柳无痕:“......”  

“来,为师看看你的无痕剑法练的怎么样了,我看看你的剑法比不比得上这嘴上功夫。”  

“师傅,今日不练剑,我有正事!”  

杨石赶紧问起明心诀的事情。  

柳无痕倒是没什么意外。  

“这内息心法...不是我创造的,而是我年轻时遇见机缘所得。  

这心法让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到了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