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这是我的侄女(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日一早。  

江宁睁开双目。  

源能:3343.33  

看到面板上源能这一栏的数字,他心情顿时大好。  

源能点数突破三千点大关,可以满足他将来一段时间内的需求。  

他又看了技艺这一栏。  

技艺:  

识文断字(六次破限511/7000)(特性:过目不忘,五感非凡,神思敏捷,悟性出众,天眼通,六感超然)  

劈柴刀法(六次破限7000/7000)(特性:触类旁通,刀如迅雷,运刀如神,人刀合一,天生刀骨)  

风雷箭术(三次破限49/4000)(特性:风雷之息,心之箭术,风雷之箭)  

水火真劲(二次破限48/3000)(特性:水火仙衣,掌御水火)  

如今的源能点数只能供他面板上这四种技艺中的一两种突破。  

要说这四条技艺中他最想突破的,也惟有识文断字这一条。  

这一条技艺乃是增强他的精神力。  

重要性毋庸置疑。  

至于劈柴刀法则为其次,这门刀法的破限,可以增长他的实力。  

而如今,无论是源能点数还是劈柴刀法的经验值,都满足了劈柴刀法的第七次破限。  

并且不止是第七次破限,源能点数突破三千点。  

连带他可以完成连续两次的破限。  

也就是在他一念之间,劈柴刀法从第六次破限,可以瞬间达到第八次破限。  

这足以让他实力连跃两个小台阶。  

“不急,不急!!”他摇摇头。  

看了一眼风雷箭术和水火真劲这两门技艺,随即关闭。  

在他现在看来,这两门技艺暂时还不着急。  

实力提升,升级刀法乃是最为简单直接,劈柴刀法的经验值增长也十分简单。  

只需要劈柴即可。  

以他如今的效率,劈柴增加经验值,一个时辰就能增加几千点经验值,丝毫不是问题。  

所以他如今的劈柴刀法经验值早已不知道溢出多少万点。  

他推开房门。  

东方微微朦胧的天空一轮淡淡的弯月高悬,晨曦乍现。  

他嘴角再次露出笑容。  

天气很好,如此也能原定计划出发了。  

他随即在院中开始洗漱。  

“公子,你回来啦?”  

江宁造成的动静,很快就引起旁边院子中绿漪的注意。  

她踏入主院,看到江宁已经在洗漱,顿时瞪大双目。  

江宁见此,不由笑笑。  

“昨晚就回来了!”  

然后又道:“被子是你昨天晒的吧?”  

昨晚江宁深夜回来,一上床就在被子闻到了阳光的味道,故此一问。  

绿漪点点头:“公子,这些天难得天气很好,我就给公子晾晒了被褥。”  

说到这里,绿漪不由吐了吐舌头。  

“还好我没有偷懒。”  

江宁笑笑,心中有些满意。  

收下绿漪,不就是为了生活上能舒适许多,不必操心那些琐事。  

就如被褥的晾晒。  

晒过的被子,让他感觉很是心安,很是熟悉。  

前世的自己,在小时候就喜欢在充满阳光的被子中钻来钻去,那是快乐的儿童时光。  

纵使如今回忆起来,也让他不由嘴角含笑。  

“公子,我再拿你衣服去洗洗晒晒,还有一个衣柜的衣服这几天没来得及重新洗一遍和晾晒。”绿漪再次开口。  

说话间,即朝江宁的房间走去。  

“不必了!”江宁摇摇头。  

看到绿漪扭头看向他的模样,他继续说道:“前些天我大哥大嫂跟我商量了一下,天气好转去东陵城走一趟,待会我们应该就要出发了。”  

“去东陵城?”绿漪面露诧异,然后她道:“公子能带上我去吗?”  

“当然!”江宁点点头。  

然后看向洛水湖所在的方向:“不久之后,可能洛水周边不太安全。”  

从这两日他发现的两个湖中妖族聚集地的惨状,江宁也猜出了那位大妖的疯狂。  

根据龙鲤所说,这湖中妖族的聚集地被她知晓的也就三个。  

但是他所探查的两个湖中妖族聚集地,都被那位大妖白螭毁于一旦。  

那些小妖都被那位大妖白螭炼化,成为了大妖白螭增长的道行。  

从两者聚集地遗留的痕迹,可以看的出前后遇难的时间跨度很小,大概也就相差几天的功夫。  

由此可见那位大妖白螭的疯狂。  

江宁怀疑那位大妖将来未必不会祸害洛水湖的沿岸。  

与此同时。  

绿漪听到听到江宁说的这句话,她顿时充满好奇的看向江宁。  

仅仅思索了一个刹那,她就压下心中的好奇,不去做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行为。  

江宁洗漱完后。  

就坐在朝阳即将升起的院子中继续看书。  

源能点数,他更想先留给识文断字这门技艺使用。  

至于战力的提升,他并不着急。  

东陵城,乃是建在丘陵之上的城池。  

一条河流从东陵城中穿过,将东陵城分为河东和河西。  

河东居民,普遍是富商官豪为住。  

因为河东地势更高,地势也更为险要,以河为天然地利,且沿河修了护城墙,这让河东的守城难易度是河西的数倍之高。  

一旦东陵城陷入敌军包围,要破河东的雄关难如登天。  

也因此,河东的地价比河西贵数倍起步。  

所以河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