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实力提升(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若要说因果,那又是何等的因果?  

谁又能承受的住这般恐怖的因果?  

而今这般反常的气候,在他看来也有一半的可能性乃是人为的天灾。  

“若真如我所想,大乱估计快了啊!!”江宁轻叹一声。  

然后又看了自己面板一眼。  

神性:2  

权柄:血肉再生(半缺13.47)神裔眷属(碎片,极度残缺。)  

源能:1498.63  

看完自身的面板后,他旋即摇摇头。  

外城百姓为自己竖立的雕像早已完成。  

虽然有些简陋,但每日也有百姓给他奉上香火。  

因为谢家的赈粥就是在他的雕像下进行的。  

但几天过去了,他也没能感受到任何一丝一毫的变化。  

面板上也未能有任何的变化。  

“算了!”他摇摇头,关闭自己的面板:“还是将重心放在武道上面吧!”  

拉回自己的注意力,他内视了下自身,心神一扫而过。  

顿时面露喜色。  

经过一晚的沉淀,骨骼经过锤炼吸收了足够多的玉髓,他体内骨骼的玉化程度更高了。  

如今只剩下最后一块关键的骨骼,那就是心口处的那块骨骼。  

淬炼完这块骨骼后,他也将彻底铸造完成玉骨。  

见此,他动力瞬间倍增。  

“最后一步了,争取上午就完成它!!”  

片刻后。  

江宁洗漱完毕,喝了一碗绿漪早就准备好的肉羹,暖身顿时暖意流淌。  

他在空旷的院子中顿时开始全力锻骨。  

轰——  

轰——  

轰——  

体内的气血小锤每一锤落下,都让浑身一震,但也仅此而已。  

随着锻骨进度的增长,他体内骨骼早已变得更加坚硬,再也没有了最初那种完成一遍锻骨,浑身就像散了架一般的难受。  

随着时间的流逝。  

天色渐渐明亮。  

阴霾开始渐渐散去。  

当一缕金光刺破云层,宛如利箭劈开阴霾后。  

江宁也吞下了玉髓丹,如老僧一般入定。  

他静静感受丝丝缕缕,如烟如雾的玉髓渗透他的五脏六腑,穿过他的血肉,融入心口处的最后一块骨。  

心口处的那块骨,也是距离心脏最近的那块骨。  

很快,玉髓丹所衍生的物质被他心口处的骨骼吸收一空,没有丝毫的盈余。  

他也看到心口处的那块骨骼上,最后的一缕黑色丝线渐渐消失。  

片刻之后。  

最后的黑色残留彻底消失,心口处的那块骨骼彻底的玉化,闪耀着宛如琉璃般光泽。  

“终于完成了!!!”  

他口中不由轻舒一口气,缓缓睁开双目。  

顿时,他就看到东边劈开云层的金光照耀在他身上,照耀在整间院子,将整间院子染成了金黄色。  

看到这一幕,他的心情变得更好了。  

这代表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  

晴朗的天气,尤其是冬季晴朗的天气,总是能让人的心情变得美好。  

对他来说尤其是如此。  

天晴就代表日出。  

日出就代表他的内丹养生功又能获得进步。  

而他如今彻底完成了玉骨的锻造。  

若是从武道九品中的划分来看,此刻的他已经算作迈过了六品这一段,彻底进入了五品的行列。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五品,若是从内息量能的堆积上来看,根据他之前的了解,内息如河,便是有着十年以上功力的资深者。  

若是再往上,内息汪洋如海,可称之为三十年功力。  

能达到这一步的,不是老一辈的五品武者,便是吃了无数宝药和丹药的天骄武者。  

再进一步,内息如渊,便称之为一个甲子的功力。  

虽然这仅仅只是量能的堆积,但已是非常人所能达到。  

因为一个甲子,乃是正常武者踏入五品的一甲子时间。  

而且还是一甲子如一日持之以恒的时间。  

这般时间,正常来说已经超过了正常武者的寿命,唯有两个甲子寿命的宗师方可能达到这个层次。  

至于再往上一步,内息如狱,则没有明确的说法和记载。  

他如今算作五品大成,十年功力以上的五品武者。  

再往上,则是五品圆满,内息凝练成罡,脏腑有雷音轰鸣。  

至于五品巅峰,则是在内息凝练成罡的情况下,并且拥有内息一甲子,达到了正常五品武者没有特殊际遇的情况下不能达到的层次,故称之为五品巅峰。  

任何能在五品这个层次达到五品巅峰的强者,皆不是泛泛之辈。  

要不身怀气运,有机缘际遇的加持,要不就是悟性根骨超绝,一日可以堆积他人数日的内息总量。  

这等强者,一旦领悟势,凭借强大的内息可以彻底牵引天地之力,开始练髓,进行开始生命层次的蜕变。  

从而踏入武道四品的范畴。  

待到巳时。  

大日高升。  

江宁也已摆出五心向天的道家修行姿态。  

对着头顶那轮大日,他张嘴一吸,开始吞入大日精气,淬炼五脏六腑。  

内丹养生功经验值1  

内丹养生功经验值1  

内丹养生功经验值1  

随着大日精气入体,他顿时进入了熟悉的节奏。  

内息源源不断的汇入丹田之中。  

五脏六腑也在大日精气的淬炼下不断变得强大。  

转眼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