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天下大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能事先有准备,他都要怀疑自己的身份被泄露,自己来此的行踪也被泄露,才会提前准备好热茶款待自己。  

眼神微微变化,姬明浩神色就恢复正常。  

旋即微微一笑:“也好!刚刚在雪地里站了小一会儿,还真有点冷了!”  

两人刚刚入座,姬明浩眼中再次闪过一抹异色。  

他摸了摸身前似玉似石的桌子,触手暖意绵长,传入他的手中。  

“这是何等玉料,竟然在这风雪之中还暖意十足,简直比我宫中的上等暖玉还要温润!”  

姬明浩面露惊讶之色。  

江宁淡淡摇头:“这桌凳是何玉石做铸,我也不知!买来这宅子时,这石桌石凳就已在此处!”  

姬明浩赞叹道:“那你可捡到了宝了!在这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天气,这石桌石凳还能有如此暖意,必然是上好的暖玉一种。”  

“不过这玉石竟然以我的见识都认不出来,实属罕见。”  

江宁见此,不由笑了笑。  

哪有什么上好的暖玉?  

这石桌石凳,不过是他御使火焰加热的,面前的热茶,也是同样如此。  

随即,他端起茶壶。  

汩汩汩——  

随着茶水倒入杯中,顿时腾腾蒸汽浮空而起。  

此时,经过俩人简单的交谈,江宁已经明白面前男子乃是王都贵人。  

无论是他之前天材地宝任他取之的说法,还是武道启蒙乃是宗师为师的说法,亦或是后面透露出宫中玉石的信息。  

都表明这姬明浩身份不一般。  

不是非富即贵的那种,而是即富又贵的那种。  

“看来,林青衣也不简单!”  

江宁脑海中缓缓浮现一道念头。  

随后他在心中笑了笑,需要百灵血踏入宗师之境,林青衣又怎会简单?  

下一刻。  

他就收摄微微发散的心神。  

“姬兄,先喝冰热茶驱驱寒!”江宁道。  

“好!”姬明浩点点头。  

他端起身前的茶水,轻轻吹拂两口,漂浮在水面的茶叶就朝着两边散去,沾在杯壁之上。  

滚烫的茶水入口,他就眉头不由皱了皱。  

他生平从未喝过这般劣质的茶水。  

入口时,给他一种淡淡的土腥味。  

旋即他又看了江宁一眼,又继续一口一口轻轻的抿着茶水。  

江宁也给自己倒上一杯,喝了两口热茶。  

当他放下手中的茶水时,姬明浩也随之放了下来。  

此刻,姬明浩杯中的茶水已经空了一半。  

看到江宁再次端起茶壶,他连忙抬手遮掩。  

“不必!”  

“半杯热茶入腹,浑身已经彻底暖和起来!”随后,姬明浩又补充了一句:“喝太多了,尿急!”  

江宁不由哈哈一笑。  

突然感觉面前这位姬明浩还有点意思。  

姬明浩明显受过很良好的上层人士的教育。  

能从姬明浩口中说出这么一句,难得少见。  

看到江宁脸上的笑容,姬明浩脸上也露出淡淡的笑意。  

随后,他将手掌伸出亭外,感受到雪花飘落在他的掌心,姬明浩顿时收敛笑容。  

“江兄!”他突然开口。  

江宁目光望了过去。  

姬明浩又突然问道:“江兄可知为何今年大雪会如此多?接连不断?”  

“难道其中有什么说法?”江宁道。  

“有!”姬明浩微微点头:“这连绵不断的雪,你大概想不到,这是人为!”  

“人为?”江宁微微一凝,心中似有所悟。  

姬明浩看了江宁一眼:“还有今年的大旱和连绵的酷日,也是人为!”  

听到这句话,江宁心中顿时有更多的猜测了。  

王朝末年,要不天灾,要不人祸,要不天灾人祸一起上。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然后江宁问道:“前几个月如此的大旱,如此天象也能是人为?”  

“自然是可以!”姬明浩点点头:“大夏国师,可以求来覆盖一郡之地的大雨。”  

“这天下间能人异士极多,他们暗中联合,可以扭转天象,让大旱波及三洲之地,让以亿计的百姓颗粒无收,面临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以至起义频频!”  

真够夸张的!  

听完姬明浩这番话,江宁心中顿时冒出这几个字。  

扭转天象,让大旱波及三洲。  

如此能力,书中所记载的仙神也不过如此!  

姬明浩看向江宁:“不知江兄对此事怎么看?”  

江宁问道:“我有些好奇,假如此事真如姬兄所言,那些如仙如神的存在,为何要这么做?”  

“很简单!”姬明浩道:“我之前听我父亲讨论过,有人觉得大夏定鼎八百年,太久了!也对宗师世家太过严苛了!”  

“他们想要这九州,这天下换个主人!”  

“天灾不断,则百姓流离失所,人活不下来,人心尽散!”  

“人心一散,则天下八百年的太平岌岌可危!”  

“除此外,起义不断,也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他们想要朝廷放开私军管制!”  

“明面上,放开私军管制,各方山头才有足够的兵马去剿匪平叛!”  

说到这里,姬明浩突然又朝江宁问道:“对于放开私军管制,不知道江兄是怎么个看法?”  

此话一出,顿时让江宁想到前世看到的话本。  

三国演义的话本。  

三国乱世,便是由黄巾起义掀开的群英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