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强势的巡察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开口,那就按江老弟说的来。”  

旋即。  

他看向赵虎:“放了!!”  

听到这句话,赵虎顿时悻悻的松开手。  

“老东西,算你运气好,捡得了一条命可以给你儿子下葬。”  

七旬老者看了此地的几人一眼,满脸绝望的抱起自己儿子的草席,朝着外面走去。  

县尉出面,都不能为自己的儿子讨个公道。  

那他一个老头又有什么办法?  

他旋即艰难的抱着自己儿子的尸体步履阑珊的朝着城外走去。  

他要出城外为自己儿子找一个风水宝地,将他埋葬入土。  

“散了!散了!!”随着江宁和叶秋进入巡察府,赵虎这才在门口驱散着众人。  

巡察府内。  

江宁道:“叶大哥,不知道我是否有权限招人进入巡察府当差?”  

两人刚刚踏过巡察府的大门,江宁就问出了心中的问题。  

因为他之前答应过程然,要想办法把程然提进巡察府。  

这件事对于程然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这样一来,自己又多了一位能给予信任,能受自己指使的心腹。  

这对于他今后在巡察府内当值,有极大的帮助。  

做为副统领,若是手下没有几位值得信任的人,那往后将很麻烦。  

很多事都需要亲力亲为。  

这既影响他增长武道的效率,也让他凭空多了很多麻烦的事。  

而且,身为副统领,若是没人可供驱使,这副统领的职位也是形同虚设。  

此时。  

叶秋听到江宁这句话,顿时停下脚步。  

然后开口道:“江老弟做为副统领,这个权力自然是有的。任何一位副统领,都有权力招最多四人进入巡察府,也有权力任命一位队长。”  

“当然,队长的人选,江老弟需要慎重,因为任何队长,都会有考核,若是实力不足,每年的考核那将很难通过。”  

“明白!”江宁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一位队长,四位巡察卫,这权力很大。  

就像刚刚在外面与县衙总捕头,许正南对峙的刘召南。  

他也不过是一位队长而已。  

任何一位队长,都是正九品的官员。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无异于一步登天。  

但是这个名额,也得慎重选择,因为正如叶秋所言。  

任何队长,都会面对每年一次的考核。  

实力不够,即使被自己任命为队长,到了每年一次的考核若是通不过,依旧得被摘掉这个职务。  

此时。  

叶秋又再次开口:“江老弟这是第一次来巡察府,我正好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带江老弟转转?”  

“那就麻烦叶大哥了!”江宁顿时拱手。  

内务处。  

来到这里,叶秋这才离去。  

而江宁也朝着内务处走去。  

内务处,乃是巡察府的后勤处。  

这里,有众人十分关心的一点,那就是加入巡察府的福利。  

巡察府,乃是武圣坐镇,有整个大夏做为后勤。  

在巡察府内,可以得到无数神功秘籍和奇珍宝药。  

根据之前江宁的所知,无论是下乘武学,中乘武学,上乘武学,在巡察府都能获得。  

乃至是更高层次的武学,同样能获得。  

除此之外,成就宗师的法门,乃至成就大宗师的法门,同样可以获得。  

更甚者还有机会亲自见到武圣,获得武圣指点的机会。  

这几点,也是巡察府受众人趋之若鹜的原因所在。  

而这一切,都在内务处。  

并且,江宁去内务处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那就是将自己副统领的令牌加上自己的标识,并且领取一枚代表队长的令牌和四枚代表巡察卫的令牌。  

这五个令牌,交给谁,那人只需要持令牌来内务处报到登记在册,即可获得相应的官职和身份。  

内务处。  

一位风韵犹存的老妇接过江宁递过去的令牌。  

“你就是江宁?”老妇开口。  

“在下正是江宁!”江宁微微拱手。  

即使他不知道这位老妇是何方人氏,但是江宁也知道,能坐镇内务处,这老妇必然没有看上去的这么简单。  

“那给你刻个宁字,可行?”老妇问道。  

“可以!”江宁点点头。  

老妇拿着江宁的令牌,顿时开始忙碌了起来。  

仅仅小半盏茶功夫后。  

“好了!”老妇将金色令牌放在江宁的桌前。  

江宁接过令牌,顿时看到令牌的背面,乃是老妇刚刚刻印好的一个字,宁。  

这个字,则代表着他。  

今后,任何持这个令牌,即代表他的亲至。  

江宁顿时将令牌收好,然后对着老妇道:“前辈,我需要一个银色令牌和四个黑色令牌。”  

哐当——  

老妇顿时从身后的柜台中掏出五个令牌,丢在江宁面前。  

“收好!这种无主令牌,理论上来说,任何人拿到,都可以来我这里登记造册,成为巡察府的一员,你可不要弄丢了。”  

“明白!”江宁点点头。  

随即。  

江宁又在内务处逗留了小半个时辰。  

经过这小半个时辰,他也知晓了一些大致的东西。  

在巡察府,他所领取的俸禄不是银两亦或者是黄金。  

而是贡献点。  

贡献点,有多种获取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