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技惊四座(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明月高悬,繁星四溢。  

寒风瑟瑟的夜晚,大战后能够站着的人,只有徐束。  

他擦干净了身上的液血。看着“岁寒三友”的尸体,反复确认他们真的死透了。  

但是眉头还是微微皱了起来。  

“不对劲啊…”徐束喃喃自语。  

说出来不怕丢人。  

刚才乍一看,路边冒出来的敌人,居然是足足三位中序列高手时。  

徐束的第一个反应,其实是逃跑!  

他深知三阶高手之间的战法配合,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  

毕竟他有着多次被相见欢和恶魔女联手下毒搞死的经历,这一点,他很有发言权。  

所以他一开始佯装受控,先站着不动,目的是先骗出对方的强控手段,接着才全力反击、防御、躲避。  

等将对方留人手段全部暂时耗去精力后,下一步就可以趁机溜之大吉…  

一开始逃跑的算盘打得好好的。  

但一交上手后,徐束就发现情况不对劲了。  

那个吴柏,‘铜墙铁壁’薄得跟纸糊的似的,自己轻轻一拳头下去,直接就给他干碎了!  

这让徐束甚至发出了与老者死前一般无二的怀疑——这踏马也能叫“龙象”?  

而“屠夫”尘松更加让徐束意外了。  

他那一招凝血成兵的技法,一看就是这个职业最出名的‘血杀术’!以杀意为引,血液为基,凝聚而出的大威力杀伐手段!  

结果,打在身上不痛不痒,连“精卫”的皮都打不掉。  

经过徐束鉴定,老者“血杀术”威力,甚至还比不过当初还是二阶巅峰的唐莹。  

其自身挨揍能力也是薄弱,一个铁山靠就挂了。  

还得是那位风韵犹存的“典狱长”露竹,靠着以肉身为武器,硬生生拖住了徐束超过七成的时间。  

可即便如此,一场大战下来,不超过十分钟的时间,三位大敌就全灭了。  

徐束不禁狐疑了。  

这也太弱了吧?  

这真的是三位三阶高手的合力吗?  

是否死得过于草率了一些?  

难道他们不是真正的三阶?  

为了验证他们的实力不是吹牛,徐束研究一番,把几人的升格驱动给扒了下来它们分别是尘松的扳指;  

“龙象”吴柏的四脚内库;  

还有露竹的隐形眼镜,这个隐藏得很好,徐束一开始真没想到,还好她死前眼皮上翻,舌头吐出,这才被徐束瞧见一些端倪。  

他熟门熟路,把这些这些升格驱动里的信息电流一一吸收。  

不一会儿,三人的信息就被解密收录,并且从界面左下角的提示框里逐条跳了出来,被徐束一一点开细看:  

您拾取了其他超凡者的升格驱动,对方身份信息已扫描完毕:吴光物(尘松),三阶屠夫咒印详情:  

阶段一:流氓(优异);16//16、阶段二:刺客(优异);16//16、阶段三:屠夫(优异);02//16)  

您拾取了其他超凡者…对方身份信息…于潇(露竹),三阶典狱长…  

咒印详情:阶段一:罪犯…、…阶段二:囚徒…、…阶段三:典狱长(优异);01/16  

您拾取了…对方身份…吴柏…  

咒印详情:…阶段三:龙象(优异);01/16  

“居然还真是正儿八经,一路突破上来的三阶超凡者,并非是旁门左道的伪三阶,也不是之前巫毒那种奇特的‘虚数构造体’人偶唉”  

验证了这三个人的身份,徐束看得啧啧称奇,心中好一阵感慨。  

不过,等看清楚这几人的等级后,他也是有了点后知后觉的回过味来。  

难怪这三个家伙的实力,要比想象中弱这么多!都是因为他打得高端局太多,眼光过高了!在修为不可见的情况下,高估了对方。  

像是“岁寒三友”这种三阶,根本就是三阶里面最垫底的那种杂鱼罢了。  

蓝色品质看似不错,但其实只是晋升三阶的基础而已;  

看他们三阶咒印的等级就知道了。  

三人中,修行最深厚的尘松,也就34级的咒印修为。  

另外两个甚至还是停留在33级的“纯新手”!  

反观徐束自己呢?  

他现在虽然也是三阶初期,但他咒印品质高,三枚咒印的综合修为,足足有46级!  

和这三人比起来,里面有足足十多级的夸张差距!  

须知,咒印修行法,等级是相当至关重要的修为衡量标准。  

每一级的提升,都需要吞噬、收容大量同阶层的侵蚀咒力。  

因此,每一个等级提升,带来的基础硬实力加持,也是相当可观的。  

战斗虽然不是纯粹比块头,不是谁修为深、谁块头大就一定赢;  

但是两虎相争,修为更高者,天生赢面要比更低者大!  

除非有着大境界的差距;又或者拥有特殊手段的能力,比如献祭法等等,否则想要以下克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想到这里,徐束心中自然不由冒出些说不上美妙还是不美妙的记忆。  

比如某个越级击杀自己的“洋芋妹妹”;  

比如无论如何也躲不掉对方诅咒的“七泽蜜娅”。  

一念及此,徐束心中不由得暗暗警惕,心说这天下英雄多如过江之鲫,弱者虽然随处可见,但强者也是多如牛毛,世界上有太多自以为是的“高手”翻车的惨案。  

自己能存活至今,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