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不要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溯心术最高层境界,就是施术人和被施术人一起走进回忆。  

这次,施术人是息城,他引导青城走进他的记忆,走进他从来不敢回望的过去。  

在息城的记忆里,青城见到同是元神形态的息城,息城双手结印,须臾,面前便结出了一面水镜。  

息城负手站在镜前面无表情地介绍道:“这是浮生若梦镜,我把回忆都放到了水镜里,看吧!”  

青城一脸好奇地伸了手指想去碰一下,“想不到溯心术还有如此境界?”  

“别碰,它是水做的。”息城一把拉住她,“碰了就碎了。”  

“哦。”青城嘟着小嘴收了手。  

眼前像过电影一样,展现了息城的记忆。  

这是过去息城看到或感受到的场景,时隔几千年,依然鲜活得就像正在发生一般。  

在息城的记忆里,青城看到了四千八百年前的帝君。  

一千岁的小小少年眉目如画,精致得如雕刻一般,俊美无双。  

青城花痴道:“哇,好漂亮啊。”  

息城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赤霞宫里。  

好看的少年眉眼犀利冷淡肃然,正斥责一个少女,“凉初,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来打搅我读书。”  

凉初看上去如凡人女孩八九岁的年纪,却已生得珠圆玉润风华绝代。  

看着明媚脱俗的凉初,青城不禁忖道:凉初竟然长得这么好看,与我也不差什么嘛。  

水镜里的少女被他斥责并未生气,只是一脸喜色地抓着息城道:“殿下,刚刚,我父君去见陛下了,说要为我们定亲。”  

什么?  

息城闻言大怒,“我说过不会娶你的,你为什么还不死心?我这就去与父帝说。”  

少年丢下一句话便要走,哪管眼前的少女瘪着嘴委屈得快要掉下泪来。  

凉初忍着泪水,依然抓着他的衣袖不放,“殿下,娘娘说不会让殿下娶赤霞仙子的。娘娘还说,她迷惑殿下,这就把她打发到南海去。”  

息城怒极:“简直不可理喻!”  

少年甩开衣袖彻底消失了。  

他去了九霄云殿。  

殿上有他的父帝母后,殿下站着东方青华帝君,还有一众老神仙。  

他们果然在商议他的亲事。  

“城儿,你来了。”她的母后见到他温了颜色道:“你父帝正与青华帝君商议为你和凉初订亲之事,你既然来了,就留下来一起听听吧。”  

“息城不愿娶凉初仙子。”息城跪在殿下,说出了令众神震惊的话。  

“城儿,婚姻大事岂是儿戏?”天后轻斥一声又道:“你也大了,该搬回你自己的寝宫了,本宫已命人打扫了北辰宫,你尽快搬回去吧。”  

息城却执拗道:“儿臣长大了要娶赤霞仙子,请父帝收回成命。”  

“荒唐!”天帝终于面露不悦大声命令道:“来人,把他送回北辰宫,没有本座的命令不许他出宫半步。”  

北辰宫。  

息城看着守在门口的神兵,轻蔑一笑。他化成一道光从天上走了。  

“殿下。”息城刚在赤霞宫门口显了身形,便迎面撞见了一位红衣仙子。  

仙子容颜倾城美眸顾盼,见到息城笑得分外和暖,“殿下去哪儿了?赤霞刚叫莫愁去寻你呢。”  

水镜外。  

看到赤霞仙子,青城也惊了,这长相与她在现实世界的长相倒是极为相似。  

小丫头不禁疑惑了,她长这样子?如果原身不被雨神封了容貌,大约她现在也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怪不得她刚穿来时感觉原身的长相与自己实际有几分差别。  

原来那才是女主的真实长相?  

水镜里。  

息城警觉地看着赤霞仙子和她身后的莫愁,“姐姐要去哪里?是不是回南海?母后逼姐姐走的?”  

“怎么会?”仙子神色微僵,旋即又笑起来,“姐姐本就在南海修行。”  

“姐姐,不要走。”息城突然抓住了仙子的手,“不要留下息城一个人好不好?”  

“殿下怎会是一个人?殿下还有父帝母后,以后还有凉初…”仙子说着瞟了息城一眼,少年的脸果然阴云密布。  

“姐姐,息城不会娶凉初的。我刚去与父帝说过了。”息城拉着她依然不肯松手。  

“殿下莫要鲁莽,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可违背?”仙子神色肃然轻轻抽开被息城拉着的手,“殿下以后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就明白了。”  

息城还要再说,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斥问:“赤霞,你怎么还不走?”  

众人闻言转头望去,果然见天后带着一群人匆匆赶来了。天后一个眼神,赤霞仙子便躬身退在一旁。  

“赤霞正准备离开,不想在这里遇到殿下有事问询。现已问询完毕,娘娘若无吩咐,赤霞这就动身。”  

赤霞仙子谦卑地行了一礼转身便要走,又被息城拦住,“慢着。”  

仙子一愣低唤一声,“殿下?”  

天后厉声道:“城儿!”  

息城转头,“母后,儿臣请求赤霞仙子同去北辰宫。”  

“荒唐,这怎么可以?”天后一脸愠色地对赤霞仙子道:“你先去吧,到了南海务必潜心修行。”  

赤霞仙子应声离去。  

身后的小小少年却急红了脸,他在她身后大喊:“姐姐,你不能走。”  

他被人拦着,眼睁睁地看着仙子姐姐消失在视线中。  

息城在赤霞宫的海棠树下坐了很久,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