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满载而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言璋心里藏了事,这一大清早天不亮的时候,他就已经起了床。  

早上连饭都没吃,他就叫自己的老爹还有大儿子挑了担子,准备出马二狗家的门。  

发现马二狗都这会儿了,还睡得迷迷糊糊的,他跟马二狗的媳妇儿黄氏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就直接离开了这里。  

顾言璋手头上就只有几十斤的泡菜了。这菜还是挺好卖的。  

他们去找黄捕头的这一路上,他们差不多就卖了十多斤出去。  

一清早就赚了二十多文钱,顾言璋心里高兴的很。花了五文钱买了几个杂粮烧饼之后,他就跟自己老爹还要大儿子说了,“都别弄了,趁热吃呀!”  

“咱们吃完烧饼,就去找黄捕头…”  

黄捕头的院子,是挨着县衙们住的。确切一点来说,就是在县衙的后面那一条街上。  

这里其实就是,县城里的大户人家聚居的地方。  

到了黄捕头家的后门之后,顾言璋就主动敲起了他们家的门。  

黄捕头家后门处,有一个专门看门的头发花白的老大爷。  

这个老大爷其实就是一个孤寡老人。还是黄捕头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同族人。  

他活到这个岁数了,就只想在这里养老。能在这里吃一日三餐,能穿暖衣服,不用受那天寒地冻,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他心里头异常的满足。  

这会儿了,他其实早就起来了。  

一听见敲门声,他想了想,就趴在门边问了。“外头人是谁呀?”  

顾言璋听了,便赶紧的自报家门。“黄老头儿,是我!”  

“我是您老爷干儿子的妹婿。我姓顾,就住在陈家村对面的顾家岗。我啊,给您老爷送菜来了!”  

听到有人一大清早的过来送菜,那姓黄的老头子,犹豫了一下,就手脚哆嗦的给他开了门。  

给顾言璋开门之后,他就看见他们仨,还有他们身上挑的那是担子了。  

“送菜呀,快快快,都进来吧!”  

“你们今儿个送的都是什么菜呀?”  

顾言璋听了,笑呵呵的大声说道,“我们送的是酸菜泡菜。这些东西都是我媳妇做的,非常的好吃,还特别的开胃呢。”  

“…”  

听到这话,那些黄的老头子便把头凑了过去,发现确实有一担子的泡菜,还冒着一股难言的酸味呢。他想了想,就点了头。  

“行,那你们把东西都留下吧!”  

“待会儿了,我肯定会跟老爷说的。”  

知道这黄老头子,虽然年纪大了,可能记性好,做事都特别认真,从来没出过错,顾言璋也没有有犹豫,就把那些清理好的东西,规规矩矩的放下了。  

看顾言璋这么的懂规矩,黄老头子也没有故意为难他。  

搬了一条长凳,让他坐下来之后,他就找到了这院子里的管家,跟他说了这个事儿。  

那黄捕头家的管家,其实就是他媳妇儿的亲侄儿。  

一听见顾言璋来了,他想了想就找到了正准备去衙门的黄捕头。把这个事告诉他之后,他就按照黄捕头的吩咐,从厨房里拿了两斤肉出来,还拿了一盒子的点心,笑容满面的交给了黄老头子。  

黄老头子得了这两样东西之后,便用了一个篮子装。  

“顾家小子,你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咱们老爷这会儿还没上衙门呢。你竟然就遇到了他。来,这是我们家老爷送你的回礼。你是个好的,以后了,能惦记着我们家老爷。以后啊,你还是要多多来看咱们啊…”  

听到黄老头子这么想,顾言璋又赶紧的说道,“老头子,您说得对!”  

从他手上接过那些好东西之后,顾言璋又客客气气的跟他说了几句。  

感觉时间也不早了,顾言璋便带着自己的老父亲,还有大儿子,挑着担子回家去了。  

为了早一点回家,顾言璋先去了县城的东码头,花了十八文钱坐了船。一直到了桐镇的码头之后,他还准备花三十文钱,搭一辆驴车回家。  

毕竟在他看来,驴子跑起来的速度,还是比靠两条腿走路的人,还是要来的强。  

可他爹顾裕安节省惯了。  

觉得他这样,真的是糟蹋钱。  

从桐镇走回家里去,也不过是三个时辰而已。  

他们都不是什么特别金贵的人,钱财都来的不容易。几个时辰的时间,他们又不是花不起。  

儿子儿媳以前就说了,这大柱早就该娶媳妇了。  

所以这钱嘛,能省就省。  

三十文钱,差不多能买几十个鸡蛋的呢!  

想到这,顾裕安就坚决不答应花那笔钱,坐驴车回去。  

顾言璋拗他不过,就只能顺着他的意思,走路回家了。  

顾言璋一行人回到家之时,天色早就已经黑了。  

这会儿差不多晚上的九点多钟。如果这里有手机电视机的话,陈萱萱肯定不会睡。  

但是,这里啥都没有。只要让人憋屈的黄土墙,陈萱萱就只能早早的吃完晚饭,然后早早的躺在床上睡觉。  

这会子的她,早就沉浸在梦乡之中。屋子外面就算是在打雷下雨,他也没有什么感觉了。  

顾言璋顾裕安他们敲门的时候,还是陈萱萱她婆婆开的门。  

一看见外头的人,果然是自己的男人,还有儿子大孙子,陈萱萱她婆婆于氏,心里高兴的不行。  

“回来了?”  

“…娘~,咱们有什么事,屋里说去。有没有吃的,我们今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