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半神之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昭示这里面的能量已经被消耗干净。  

但是时闲的身体却处于一种极度饥渴的地步,她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提升自己。  

仿佛突破了这一层,她的肉体强度和修为可以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可是太阳帝星的火焰多,灵气也多,但对于此刻的时闲来说总是缺了点什么。  

缺了什么?  

混沌中的时闲痛苦的皱着眉头,努力的去寻找到缺少的那一份感觉。  

道意!是道意!  

火之道意?  

时闲闭眼在烈焰中感受着火之道意,但道意的领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到的。  

如今情况下,时闲是骑虎难下。  

可越是这种紧张关头,人的精神就越不容易凝聚沉静,对道意的领悟也就更难。  

到底该怎么办?  

元婴处的灵气开始逆行,身体内的血液也泛出一股躁意。  

失去了后续的能量供给,时闲的身体开始反抗,那股炙热的温度瞬间化为利刃,将她的血管割裂,破开她的肌肤和血肉。  

大口的鲜血吐出。  

体内的灵气逆行,经脉断裂,痛楚瞬间蔓延全身。  

全身忽冷忽热,大脑逐渐陷入混沌。  

就在时闲以为自己就要断气的时刻,体内又重新被汇入一股新的能量。  

让她在混沌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光芒。  

体内的半册洛河天书飞速翻动,速度快到根本看不清上面画着什么。  

只是萦绕在洛河天书周围的奇怪符文却越来越多。  

时闲并不认得这些符文。  

但她却知道这些带着古韵古意的符文一定代表着某种意思。  

此刻的时闲已经陷入了混沌,她并不知道,自太阳帝星的深处,某个光团一直散发着光芒。  

且随着她的靠近,光芒越演越烈,并且伴随着剧烈的震动。  

当震动的程度到达了某个点后,时闲体内的洛河天书突然自己跑了出来。  

而那深处的光团也直接从底层飞了出来。  

萦绕在光团周围的,是三只首尾相连,浑身浴火的三足金乌。  

它们紧紧的将那光团包裹,没有留下丝毫的缝隙。  

就在时闲的生机飞速流逝时刻,那光团突然爆发出一股强烈的能量。  

与时闲身前的洛河天书相呼应。  

磅礴的能量浪潮如同海浪一样朝着时闲扑打过来,时闲干渴的身体终于引来了再一次新生。  

体内的灵气开始被抚平,经脉处的伤痕被慢慢修复。  

随着这股光芒将时闲笼罩,时闲体内的诛仙剑和戮仙剑都自动飞了出来。  

交叉悬浮在洛河天书的身后。  

神器的光辉在一起相互杂糅。  

力量被不断的蓄积灌入时闲的体内。  

那断在半空中的突破又开始重新进行。  

身体的强度在不断增强,体内的灵气也在不断蓄积,神力从这些被压缩到了极致的灵气中产生。  

随着光团的力量汇聚到时闲身上,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气息开始渗透出来。  

光团周围的光芒越来越淡,而围绕着光团的三只三足金乌瞬间涨大无数倍。  

在光团的光芒彻底消失后,露出里面藏着的半册洛河天书时,那三只三足金乌猛然冲向高空。  

随后旋转着,咆哮着,带着满身的烈焰冲向了时闲的体内。  

一如之前那只三足金乌一样,三只三足金乌在穿透时闲的身体后都慢慢的消失了。  

时闲却被疯狂涌入的能量刺痛,没能忍住痛呼出声。  

全身被包裹在火之道意之中,磅礴的火灵气和火之道意争先恐后的朝着时闲体内灌入。  

整个人滚烫的如同一颗火种,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体内的能量供给让时闲的肉体强度和修为节节攀升,元婴内的气海半数都是金色液滴。  

时闲的身体被逐渐修复,她终于能保持清醒。  

看到面前悬浮的两册洛河天书,她顿时惊呆了。  

“原来另外半册洛河天书竟然一直藏在太阳帝星。”  

难道这洛河天书的主人也预料到她会来太阳帝星一趟了?  

感受着体内充沛的力量,时闲觉得,这一次的突破,对她来说是质的突破。  

她感觉得出来自己并没有到达传说中的神体的强度,但比起一般的混元金仙,她却强上无数倍。  

也许,她现在是距离神体还有半步之遥的半神…  

也许还不足以和阿修罗他们相比拟…但比起之前已经强上太多。  

这样的机缘,若不是早就安排好了,时闲实在无法想象怎样的巧合才能让巧合到如此地步。  

修为突破后,时闲看着面前的两部残缺的的洛河天书。  

它们合拢起来也并不是一本完整的书,因为还有许多书页掉落空间裂缝,散落到三千世界,亦或者被损毁。  

但是这两半,已经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洛河天书。  

此刻的洛河天书,才担当得起神器的美名。  

神识逐渐和洛河天书相融合,时闲闭目熟悉着新的洛河天书。  

体内的神力萦绕着洛河天书和诛仙二剑旋转,浓郁的火之道意让时闲如在仙境。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太阳帝火的眼色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  

整个太阳帝星的火焰本源都蜂拥着朝着时闲体内的太阳帝火冲去。  

在太阳帝火整朵火焰发生异变之际,洛河天书突然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充满攻击性和毁灭性的太阳帝火遇上柔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