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乌骨妖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毕竟是大罗金仙。  

时闲和他有着两阶的差距。  

就算有戮仙剑相助,想要一击致命,也是艰难。  

身体的忍受程度到了极限,时闲被直接撞飞了出去。  

胸口血肉模糊,肋骨断裂了几根。  

时楼从人群中飞身过去,利索的将她接住。  

无数面冰霜盾瞬间炸裂。  

为她们抵挡了攻击。  

身后的几十个修士动作也极为利索干脆,在时闲拔剑的那一刻,齐齐的施展术法,一柄淡青色的长刀从天而降,在时闲原来制造的伤口上,直接将那大罗金仙刺个对穿。  

元婴想要逃离,结果背着大鼓的修士直接解开腰间的红带子,将那面大鼓丢了出去。  

轰隆一声巨响,一个大洞就出现在大殿中央。  

那个大罗金仙的元婴早就不知道被砸碎到哪里去了。  

还有几个白袍金仙修士也被伤到。  

眼看着大殿内的修士就要占据优势,另一个大罗金仙却悄无声息的隐匿在一根巨柱之上。  

他下半身长出一条蛇尾,身形灵活的穿梭与大殿各个角落。  

音修的无差别攻击对他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其他攻击却又无法击中他。  

在看到时闲手上握着的那把戮仙剑时,这个大罗金仙双眼瞬间一亮。  

就在他脸部开始变化,露出尖锐的獠牙时,一声惊天惨叫声骤然响起。  

“啊!”  

一柄尖锐的白骨刺从大殿顶端直接穿透下来,那人身蛇尾的大罗金仙来不及躲避直接被穿透元婴,气息瞬间全部消失。  

异变突生,所有人都是茫然。  

不知道这白骨刺的拥有者是敌是友。  

结果真相很快就揭露了。  

地动山摇,庞大的灵气流向着四周撞击过去,所有建筑瞬间倒塌破碎。  

包括时闲等人所在的大殿。  

尘土飞扬过后,众人才看清楚那白骨刺的来历。  

顿时惊的闭不上嘴。  

一个身躯几乎有半个知音府大的白骨蜘蛛横跨在知音府的上空。  

白骨刺的来源正是他的八根蛛矛之一。  

他的其他七根蛛矛下分别躺着一具尸体,均是一击致命。  

白骨后背上,躺着一个看不清面容的女修。  

若是时闲还醒着,必然能一眼就认出她正是严娇。  

只可惜被大罗金仙一击,时闲受到重创,暂时昏迷了过去。  

时楼则是趁机将其带走。  

白骨蜘蛛一出现,就有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妖族八妖王之一,乌骨妖王!”  

“怎么会有妖王混入知音府?”  

人还没回过神来,就听到白松老人的大笑声:“哈哈哈哈,怪不得你天阙城拒绝臣服于伏羲陛下,原来私下里早就和妖族勾搭上了。  

嘴上喊着不愿意屈服于伏羲陛下,转眼却做了妖族的走狗。  

可笑,可笑!”  

狂笑过后,他伸出手指着知音府的一干修士,恶狠狠的骂道:“妖族败类,我等必替伏羲陛下除之后快!”  

他这一句话,在知音府的修士中激起了汹涌波涛。  

如果他们之前反抗伏羲的底气在于维护自己的道,那被冠上了和妖族勾结的名号,成了人人厌恶的叛徒后,那么之前的一切都显得有些可笑。  

他们甚至无法理直气壮的喊出自己的反抗的理由。  

有人开始犹豫了。  

但就在这时,乌骨妖王却突然凭空一跃,身子只在原地留下一道残影。  

速度快到极致,许多人根本没有时间反应。  

就看见他的一根白骨爪直接刺入了白松老人的左肩。  

白松老人虽然及时闪避,躲过了致命之伤,面对乌骨妖王接二连三的攻击,他却根本没有时间再说话了。  

知音府的修士心中又是悲愤又是气恼,下手越发狠厉,反倒有种破釜沉舟之感。  

混乱的人群之中,时家四个人选择了先出知音府。  

当乌骨妖王损毁半数建筑时,知音府修士少了藏身之地。  

执着于一片空间垂死战斗没有意义。  

元家主也早就派人发散消息,让知音府的修士全都散去。  

保命要紧,意思表达到位即可。  

时允君先带人来到了时家之前给人安排的住所。  

周围多了时家的护卫,起码可以在城中寻求暂时的安全。  

“大小姐,伏羲陛下派来的人已经将天阙城给包围了。  

家主传来消息,让我等先将你们带出来。  

免得被这场风波波及。  

大小姐…”  

木管家还想再说,却被时允君抬手阻拦了。  

时允君眉眼平静,问道:“都安排好了?”  

木管家点了点头,“您是时家大小姐,若是在这天阙城中出是事,他们也担待不起。”  

“你先将时奚带走吧。  

至于我和时楼…再等等吧。”  

“谁说了要走?!”时奚一脸桀骜的走来。  

眼神扫了一下木管家,木管家下意识的低头敛眉,时允君却是看都没看他一眼。  

眼睛在窗外眺望,落到了天阙城大门的方向。  

“不走?那你留在这里做什么?亦或者,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用?”  

木管家听到这话,头低的越下,但是眼中全是惊讶。  

时允君看不上时奚,这件事情她是知道的。  

但是以往好歹能维持表面和平,如今怎么会出言就是嘲讽,丝毫不给时奚脸面?  

谁知时奚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