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疑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张椅子。  

桂秋良倒下之后没能再站起来,就此一命呜呼。  

屋内的光线略显浑浊。  

陆沉双眼微眯,观察着眼前每一个细节。  

在他到来之前,这间书房并无被人搜检过的痕迹。  

难道桂秋良真是得了急病?  

陆沉迈开脚步,先是来到大案附近,上面有一本摊开的医书,纸上染了几团墨迹,旁边有一支毛笔。  

右前方有一叠信件,陆沉依次翻开看了看,基本都是桂秋良和各地名医往来的书信,并无古怪之处。  

左前方则是几摞书籍,以各种医书和桂秋良的笔记为主。  

陆沉极有耐心地翻着,没多久他便面色微变。  

一本名为《外台秘要》的医书中藏着一个没有封口的信封。  

里面有一张信纸。  

陆沉拿出来一看,只见纸上写着寥寥九个字:十六,九十三,春生,气明。  

他直觉这是一种隐晦的暗示,但不能确定是桂秋良所写还是别人寄给他的信,因为没有抬头和落款。  

从笔迹上判断,这行字与桂秋良平时的书写不太相似,但是陆沉知道不能因此断定,因为无法排除这是桂秋良故意用另外一只手所写。  

关键在于这行字隐藏了什么信息?  

陆沉拿起那本《外台秘要》,翻到第十六页,数到第九十三个字,只见是一个“留”字,和信纸上后面四个字没有关联。  

不过陆沉现在可以确定,在桂秋良死后,没人来他的书房搜查过,否则不可能会错过这个信封,毕竟没有藏匿在隐秘的地方。  

一时间找不到头绪,陆沉将信封塞进袖中,然后继续寻找,只可惜后面没有更多的发现。  

等他离开书房来到桂府正堂的时候,薛怀义已经完成了验尸的程序。  

此刻所有人都已经知道这位老者乃是当朝左相的亲叔叔,更是桂秋良的同门师弟,因此没人质疑他的任何举动,包括桂秋良的亲属们也只是面带哀色地等待着。  

陆沉走到近前,只听薛怀义对桂秋良的亲属们说道:“…师兄他是心疾发作,来势凶猛,难以自救,因而至此。诸位还请节哀,莫要太过悲痛,如今当以妥当料理后事为要。”  

这番话同样也是说给内侍省的人听。  

众人看见陆沉到来,连忙朝旁边让开。  

陆沉先是慰问了桂秋良的亲属们,然后便同薛怀义一起离开此地。  

马车平稳地前行,数十名精锐护卫严密地护在周遭。  

车厢内,陆沉微微皱眉问道:“心疾?”  

薛怀义轻叹了一声,点头道:“心疾者,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互,夕发旦死。从症状上来看,师兄的心疾发作之后迅速加重,即便当时我在场也未必能救得过来。”  

陆沉明白这应该就是急性心脏病引发的猝死,连他前世的医疗条件都不一定能抢救成功,更不必说如今这个时代。  

但是下一刻薛怀义神情凝重地说道:“你或许不知道,善医之人同样善于用毒,这本就是一体两面。我只能断定师兄是死于心疾,却无法查明他究竟是内因所致,还是外力所为。”  

“也就是说不能排除桂院正是中毒身亡?”  

“是的。”  

薛怀义有些伤感,虽然这些年他和桂秋良的交情不复当年,但终究是相识数十年的故人,如今亲眼看着师兄的遗体,又怎能无动于衷?  

许是不想沉湎在那种情绪里,老人对陆沉问道:“你可有发现?”  

陆沉摇了摇头。  

薛怀义便不再多问。  

马车朝着南城泰康坊行去,左相薛南亭的府邸便在坊中,薛怀义肯定不会住在陆沉的郡公府,这要是被世人得知,恐怕都会在背后戳薛南亭的脊梁骨。  

途径细柳巷的时候,陆沉掀起车帘向外望去。  

他还记得当年就是在这里,他险些死在刺客的手中。  

如今当然没有刺客敢当街行刺他这位手握数十万边军的郡公,但陆沉的心情同样轻松不起来。  

他没有告诉薛怀义那个信封的秘密,不是因为信不过对方,而是觉得这件事委实古怪。  

吕师周死了,桂秋良也死了。  

和先帝有关的人一个一个离去。  

偏偏会有这样一封信落在陆沉手中,仿佛冥冥中有人在指引他一般。  

陆沉微微眯着双眼,目光幽深如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