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浩气诛奸邪】(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至和宁门外,王晏望着眼前的场景,几近于双目喷火。  

他不认为禁军真的强大到不可战胜,只因为自己的人胆怯畏缩,故而厉声道:“军法队,上前!”  

这支军法队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世族子弟,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今夜的成败,代表着各自家族的生死存亡,因此他们毫不迟疑地上前,力争让前面的军队反扑回去,打垮禁军最后一丝紧绷的意志。  

便在这时,天边终于出现第一抹微光。  

虽然不足以照亮大地,但是黑暗已经开始消散。  

一股不详的预感在王晏心中升起,他下意识地转头望向西方。  

和宁门外的广场极其广阔,往外有三条道路,其一是正北面的御街,另外两条便是东西方向的长街。  

一杆大旗忽地出现在王晏的视线中,紧随其后的是无数狂奔的甲士,一道凌厉的吼声远远传来。  

“武威大营奉旨勤王救驾!”  

王晏目眦欲裂,咬牙恨声道:“张旭!”  

他之所以能够说服其他人,铤而走险殊死一搏,当然不只是靠着能言善辩,而是已经做过相对完备的推演。  

京城之内,八千禁军固然骁勇,王晏和郭从义打造的三万兵马亦非弱旅,再加上各家门阀凑出来的万余人,足以解决禁军杀死天子。  

京城之外,金吾大营陈澜钰的定威军虽然绝对忠诚于天子,乐明鸿和左玉山两人足以困住对方。骁勇大营自不必说,胡海早就已经是郭从义一条船上的人,而且还能抽出可以信任的果威军入城支援。  

至于张旭统率的武威大营,王晏没有把握说服这个大齐官场上的异类,干脆便将他排除在外。张旭即便是天子的人,等他得知消息赶来京城也已迟了,而且他压根无法入城!  

王晏麾下有三支兵马,他以平叛的名义带走可以信任的三万人,剩下接近六七千人还不能让他们知晓今夜的内幕,于是王晏命他们守住西城,严禁任何人进入。  

然而张旭却带着武威大营的兵马,毫无阻碍地长驱直入!  

王晏并未注意到,远处那杆大旗之下,张旭身边的骑士正是二皇子李宗本,他血染全身神色冷峻。  

“迎敌!”  

王晏仍未死心,一声令下,广场上的生力军便分出一半迎向西面。  

双方没有多余的废话,立刻厮杀缠斗,犬牙交错。  

“侯爷!侯爷!”  

一骑忽地从东面长街尽头疾驰而来,远远便大声疾呼。  

王晏一眼便认出这是郭从义身边的人,听到对方无比惶然的嗓音,他只觉脑袋猛地炸开,强忍着剧痛拍马上前,亲卫营紧随其后。  

“何事?!”王晏须发皆张。  

那人脸色惨白地说道:“侯爷,边军骑兵到了,我军已经在北城战败。枢密大人让小人前来告诉侯爷,败局已定,快想办法撤吧!”  

不得不说,郭从义总算还保有一丝义气。  

然而王晏如遭雷击,身体一个趔趄,险些从马上坠落。  

那人兀自说道:“侯爷,边军骑兵快杀来了!”  

仿佛是在回应他的话一般,东面长街上闷声如雷,由远及近快速逼近。  

王晏面容呆滞地抬头望去,无数骑兵在微亮的天光中现出身影。  

一马当先之人,正是山阳侯陆沉!  

皇宫之中,端诚殿门前,李端满头是汗,仍然没有停止擂鼓。  

“陛下!大军已至!大局已定!”  

秦正眼含热泪,看着坚持擂鼓的天子,几近于恳求道:“陛下,让臣来吧!”  

李端摇头,鼓声猛然响亮,响彻天地之间!  

从上空俯瞰而去,只见叛军被挤压在皇宫北侧到宫外广场这片区域内,南面是奋勇争先的禁军将士,西面是二皇子和永定侯率领的武威营大军,北面御街上是韩家子弟为首的忠君之士,东面则是陆沉亲领的边军近万精锐骑兵!  

四面合围,席卷而去!  

伴着恢弘壮烈的鼓声,无数道嘶吼在空中炸响。  

“为大齐,杀!”  

“为陛下,杀!”  

“为天下,杀!”  

“杀!”  

男儿奋勇前行,视死如归!  

“杀!”  

刀枪不断举起,鲜血迸发!  

“杀!”  

鼓声伴君前行,斩尽邪祟!  

叛军终于崩溃,然而他们无处可逃无处可躲,所到之处是一张张愤怒的面孔,以及充盈天地之间的凛凛杀气。  

人群之中,王晏望着被砍瓜切菜一般的部属,忽地咧嘴笑了起来,笑声中满是自嘲之意。  

他猛地举起长刀,深深吸了一口气,便要朝自己咽喉切去。  

一杆长枪如流星而至,钉在他持刀的手臂之上,恐怖的力道直接将他击倒在地。  

下一刻,陆沉纵马而至,林溪和厉冰雪分列左右,眨眼之间杀退王晏身边的亲兵。  

陆沉勒住缰绳跃马而下,大步上前一脚踩在王晏的胳膊上,眼中没有丝毫情绪的波动,唯有一片冰寒之意。  

王晏痛苦地挣扎着,可是陆沉接下来一句话让他瞬间失去了挣扎的勇气。  

“想死?没那么容易,凌迟在等着你。”  

王晏的身体终于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陆沉不再理会此人,他抬眼环视周遭,广场上的景象已然清晰可见。  

当王晏的帅旗倒下之后,早已崩溃的叛军一片接一片丢下兵器,跪在地上抬手求降。  

广场之上,秋风肃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