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阳光猛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责,朕决定彻查此事!满朝臣工,若有人继续阻拦,则视为侯玉之共谋!”  

群臣悚然。  

李端站起身来,环视群臣说道:“即日起,暂停侯玉身上一切职务,保留其爵位,命其在府中养伤,无旨不得出府!直到此事调查清楚,若他是被人冤枉,朕自会还他一个清白。”  

满殿大臣躬身应下。  

李端的目光扫过洛九九,最后停留在陆沉身上,不容置疑地说道:“此案不由三法司和织经司查办。陆沉,朕任命你为查案钦差,全权负责彻查此案,务必查个一清二楚!”  

无数目光瞬间汇聚到陆沉身上,他躬身一礼道:“臣领旨。”  

李端微微颔首,随即一拂袍袖,转身向后宫行去。  

大太监吕师周略显尖锐的声音响彻整座文德殿。  

“退朝!”  

东城,春和坊,南安侯府。  

后宅正房,侯玉侧身躺在榻上,肩膀上的伤口已经由太医重新包扎过。  

不得不说他的体质异于常人,昨晚红衣刺客那一剑深可见骨,再加上流了那么多血,换做普通人肯定要休养很长时间才能康复。  

才过去大半个白天的时间,侯玉的脸色已经红润不少。  

这其中的门道只有他自己清楚。  

其实侯玉昨晚只是在装醉,以他的武功完全能够免于受伤,但是当他意识到红衣刺客的出现能让这个局更加完善,便选择主动挨了一剑,故而伤势远远没有看起来那么严重。  

“什么时辰了?”  

侯玉看着窗外清朗的天色,心不在焉地问道。  

房内有两名心腹守着,其中一人去外间看了一眼铜壶滴漏,回身说道:“侯爷,现在大概是未时初刻。”  

侯玉沉吟片刻,缓缓道:“宫里还没有消息传出来?”  

两名心腹对望一眼,摇头道:“侯爷且再耐心等等,今儿宫里肯定要折腾大半天。”  

他们身为侯玉最信任的人,知道不少关于这位南安侯的秘密,当然明白他那句话的深意。  

侯玉闻言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红衣刺客的出现打乱了他的计划,但是毫无疑问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次的谋划出自那位李家大郎之手,以他心思之缜密谋略之深远,再加上江南世族在京中恐怖的势力和在朝堂上深厚的底蕴,想来这次肯定能将陆沉和二皇子弄个灰头土脸。  

一念及此,侯玉唇边泛起一抹悠闲的笑意。  

“侯爷!侯爷!”  

一连串急促的喊声在屋外响起,随即便见侯府大管家满脸惶然地小跑进来。  

侯玉见状斥道:“慌什么!”  

管家仓皇止步,颤声道:“侯爷,大事不好了!外面忽然来了一队禁军,将咱们侯府团团围住,小人上前询问,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两名心腹遽然变色。  

侯玉不顾肩头伤势,直接坐起身来,怒道:“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管家哭丧着脸说道:“侯爷,小人哪敢在这种大事上胡说,真有好多禁军围住了咱们侯府!”  

出大事了。  

侯玉心中猛地跳出这个念头,然后起身便朝外走去,同时咬牙道:“立刻召集府内所有亲兵!”  

两名心腹面面相觑,只能一人前去传令,另一人连忙跟上侯玉的身影。  

等侯玉来到侯府大门外,亲眼看见披甲执锐的禁军将士在街上站成一排,不由得面色巨变,还没等他开口质问,便见东边的禁军让出一条路,随即三人缓步走来。  

此刻侯玉眼中唯有走在中间的陆沉,当即往前两步,厉声道:“山阳侯,你怎敢带兵围我侯府,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陆沉来到阶前停步,微微昂头望着怒发冲冠的侯玉,一言不发,朝旁边的吕师周颔首致意。  

“南安侯侯玉接旨!”  

吕师周尖锐的声音在大街上响起。  

侯玉望着他手中徐徐摊开的明黄色圣旨,瞬间瞳孔收缩。  

“…命尔居于府内养伤,待此案查明之后再行定夺,在此期间无旨不得出府。钦此。”  

吕师周快速念完圣旨,然后走上台阶来到侯玉面前,淡然道:“侯爷,接旨吧。”  

侯玉无比迟缓地抬起头,眼中已然血色盈盈,他望着吕师周递过来的卷轴,一时间只觉脑海中一片空白,双臂犹如千钧之重,竟然根本抬不起来。  

吕师周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将他搀扶起来,顺势将圣旨塞进他手里。  

侯玉看了一眼手中的圣旨,又看向不远处平静肃立的陆沉,目光稍稍偏移,终于看见跟在陆沉身后的红衣刺客。  

她冷冷地望过来,眼中仿佛有冰冷的火焰,灼烧着侯玉的每一寸肌肤。  

“我…臣要求见陛下,这是污蔑,是污蔑啊!”  

侯玉的声音就像濒临绝境的野兽一般,充斥着愤懑和绝望。  

吕师周侧身避到一旁。  

陆沉望着身体开始颤抖的侯玉,淡淡地说道:“南安侯,请回府,陛下不会见你。”  

侯玉还想说话,长街上的禁军将士整齐踏前一步。  

雄浑的脚步声踩在侯玉的心头,让他面色猛然发白。  

他抬头看向辽阔的天际,刚过正午的阳光无比炽烈。  

大地仿佛在摇晃。  

侯玉猛地吐出一口血,然后仰面朝后倒去。  

“侯爷!侯爷!”  

后方响起一片侯府下人的惊呼声。  

洛九九站在陆沉身后,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