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翠风(第二卷,完)(2/5)
站于天子身旁,还剑履上殿…到底你是天子还是洛朝烟是天子?
但也无人敢有所质问…赵无眠本来也想下去的,是洛朝烟硬给他拉住,说‘赵无眠一路护她入京,理应享此殊荣,诸爱卿莫非想让朕乖张暴戾,赏罚不分?’
此话一出,谁还敢多嘴?
实际上,刺王杀驾,实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今登基大典还站在天子身侧,也是如此。
便是和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从龙之臣都没这待遇。
而皇后娘娘是等念完登基诏书后,入殿以皇家长辈的身份对洛朝烟说些让她继位后以百姓为重的场面话…也就是在礼法上,承认洛朝烟继位的正统性。
皇后娘娘站在侧殿,视线却是不由自主投向赵无眠的裤子…苏青绮也不说,所以她其实还有点小好奇。
思虑复杂间,礼部尚书先双手持着托盘来至洛朝烟前,其上有六个牌子,口中道:“殿下,礼部连夜选出了六个年号,分别是‘鳞德’‘渐鸿’‘衡安’‘祐武’‘绥凤’‘归婵’…殿下意下如何?”
洛朝烟想了想,而后侧眼望着赵无眠。
文武百官面前,赵无眠不想驳了洛朝烟的天子颜面,便传音入密道:“别看我,自己选…身为天子所办的第一件事,哪有事事都问我的道理?”
洛朝烟柳眉一蹙,直接歪过脑袋盯着赵无眠看。
台下文武百官一言不发,当做什么也没看见。
赵无眠发现洛朝烟虽然性子温柔贤惠,但实则不仅小心眼,还很执拗。
赵无眠只得硬着头皮道:“还记得我以前给你念过的诗吗?‘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归婵’便很不错,圣上心中也想选这个吧?”
你什么时候给我念过这诗?洛朝烟美目微微一眯,不过也知赵无眠是想维护她的面子…此话一出,那这年号便显得还是她选的,而非赵无眠独断专行。
真体贴。
她神情带上笑意,微微颔首,“便‘归婵’吧。”
有了决定,礼部尚书慢慢向后退去,丞相沈逸文上前,手持诏书。
待登基诏书念完,皇后进殿慰问后,礼法走了一圈,文武百官便让出一条道路。
洛朝烟双手提着龙袍下摆,莲步轻移,踏下台阶,自文武百官让出的道路行向殿外。
每每走过一位官员,他们便低着头,默默跟在洛朝烟身后,距离她三步以外,按照品阶,自然是三公九卿,礼部尚书…但偏偏就有个还什么官职都没有的男人,就走在洛朝烟身侧,约莫也就落后不到半步。
待走出太极殿,眼前豁然开朗。
漫天大雪下,无数玄甲士兵规整站于太极殿前的白石广场上,目光肃穆,身杆扳直,一眼望去,密密麻麻,而透过玄甲士兵与高耸宫墙,可见京中繁杂建筑。
这便是赵无眠用命给她换来的天下,为了这江山,短短一个多月,已经有多少无辜人惨死。
有六位金甲侍从跪在洛朝烟身前,双手托着一柄华丽长剑,向上递出。
洛朝烟探出素手,淡淡拔剑出鞘,迎着漫天大雪,剑指前方。
此乃天子剑也。
“虎——虎——虎——”
玄甲军士随着洛朝烟的动作,用长戟重敲白石地砖,发出震天声响。
这声浪与动静,饶是赵无眠也不禁有几分热血沸腾。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赵无眠站在洛朝烟身侧,望着她带上威严冷静的侧脸。
然后便听在一阵振奋人心的叫喊中,洛朝烟低声问,嗓音带着几分茫然,“赵无眠,你说,为了此刻,那么多人死去…值得吗?”
值得吗?这个问题,无论是谁来回答,都会认为值得。
但提问的人,是洛朝烟。
她太善良,由此才会迷茫。
赵无眠沉默片刻,而后道:“一月以来,因为此事,死了很多人,却也救了很多人。”
洛朝烟偏头看他,却看赵无眠露齿一笑,自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洛朝烟,“便如此事。”
西凉更西,西域之地,黄沙漫天。
一边陲小镇,身着奇装异服,碧眼挺鼻的胡人与汉人混迹一处。
来往商队,牵着骆驼,拉着一车来自中原的茶叶珠宝,准备寻渠道叫卖。
街边茶摊酒馆处的掌柜闲汉,抽着旱烟,蜷缩在火炉旁,在烟雾袅袅中,望着街道上的来往行人。
一位披着黑袍的中原人缓步走在街道上,时不时从怀中取出一角破碎衣袍,又拿出铜钱轻轻一抛…也不知他在干什么,只能从抬手露出的一角衣袖中看出,他黑袍内大抵穿着道袍。
那就是来自中原的道士?
天下道士,唯有武功山矣。
老道抛了几次铜板,便将其收入怀中,旋即便看有人围上他,眼神危险,道:“道士,你方才拿出的那一角破碎衣袍,金线丝绸,价值不菲吧?”
老道士微微仰首,望着拦路客,大抵是想到自己已经有多少年没被人拦过,便显得有几分兴致,口中自语道:
“祭血镇,一个边陲小镇起这名字,也是够邪性…这儿距离大离太远,朝廷鞭长莫及,所以才不服管控者多矣…这才一处普通镇子,来来往往,老道都见了不知多少恶人榜赫赫有名的人物…”
“嘿!扯什么
但也无人敢有所质问…赵无眠本来也想下去的,是洛朝烟硬给他拉住,说‘赵无眠一路护她入京,理应享此殊荣,诸爱卿莫非想让朕乖张暴戾,赏罚不分?’
此话一出,谁还敢多嘴?
实际上,刺王杀驾,实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今登基大典还站在天子身侧,也是如此。
便是和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从龙之臣都没这待遇。
而皇后娘娘是等念完登基诏书后,入殿以皇家长辈的身份对洛朝烟说些让她继位后以百姓为重的场面话…也就是在礼法上,承认洛朝烟继位的正统性。
皇后娘娘站在侧殿,视线却是不由自主投向赵无眠的裤子…苏青绮也不说,所以她其实还有点小好奇。
思虑复杂间,礼部尚书先双手持着托盘来至洛朝烟前,其上有六个牌子,口中道:“殿下,礼部连夜选出了六个年号,分别是‘鳞德’‘渐鸿’‘衡安’‘祐武’‘绥凤’‘归婵’…殿下意下如何?”
洛朝烟想了想,而后侧眼望着赵无眠。
文武百官面前,赵无眠不想驳了洛朝烟的天子颜面,便传音入密道:“别看我,自己选…身为天子所办的第一件事,哪有事事都问我的道理?”
洛朝烟柳眉一蹙,直接歪过脑袋盯着赵无眠看。
台下文武百官一言不发,当做什么也没看见。
赵无眠发现洛朝烟虽然性子温柔贤惠,但实则不仅小心眼,还很执拗。
赵无眠只得硬着头皮道:“还记得我以前给你念过的诗吗?‘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归婵’便很不错,圣上心中也想选这个吧?”
你什么时候给我念过这诗?洛朝烟美目微微一眯,不过也知赵无眠是想维护她的面子…此话一出,那这年号便显得还是她选的,而非赵无眠独断专行。
真体贴。
她神情带上笑意,微微颔首,“便‘归婵’吧。”
有了决定,礼部尚书慢慢向后退去,丞相沈逸文上前,手持诏书。
待登基诏书念完,皇后进殿慰问后,礼法走了一圈,文武百官便让出一条道路。
洛朝烟双手提着龙袍下摆,莲步轻移,踏下台阶,自文武百官让出的道路行向殿外。
每每走过一位官员,他们便低着头,默默跟在洛朝烟身后,距离她三步以外,按照品阶,自然是三公九卿,礼部尚书…但偏偏就有个还什么官职都没有的男人,就走在洛朝烟身侧,约莫也就落后不到半步。
待走出太极殿,眼前豁然开朗。
漫天大雪下,无数玄甲士兵规整站于太极殿前的白石广场上,目光肃穆,身杆扳直,一眼望去,密密麻麻,而透过玄甲士兵与高耸宫墙,可见京中繁杂建筑。
这便是赵无眠用命给她换来的天下,为了这江山,短短一个多月,已经有多少无辜人惨死。
有六位金甲侍从跪在洛朝烟身前,双手托着一柄华丽长剑,向上递出。
洛朝烟探出素手,淡淡拔剑出鞘,迎着漫天大雪,剑指前方。
此乃天子剑也。
“虎——虎——虎——”
玄甲军士随着洛朝烟的动作,用长戟重敲白石地砖,发出震天声响。
这声浪与动静,饶是赵无眠也不禁有几分热血沸腾。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赵无眠站在洛朝烟身侧,望着她带上威严冷静的侧脸。
然后便听在一阵振奋人心的叫喊中,洛朝烟低声问,嗓音带着几分茫然,“赵无眠,你说,为了此刻,那么多人死去…值得吗?”
值得吗?这个问题,无论是谁来回答,都会认为值得。
但提问的人,是洛朝烟。
她太善良,由此才会迷茫。
赵无眠沉默片刻,而后道:“一月以来,因为此事,死了很多人,却也救了很多人。”
洛朝烟偏头看他,却看赵无眠露齿一笑,自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洛朝烟,“便如此事。”
西凉更西,西域之地,黄沙漫天。
一边陲小镇,身着奇装异服,碧眼挺鼻的胡人与汉人混迹一处。
来往商队,牵着骆驼,拉着一车来自中原的茶叶珠宝,准备寻渠道叫卖。
街边茶摊酒馆处的掌柜闲汉,抽着旱烟,蜷缩在火炉旁,在烟雾袅袅中,望着街道上的来往行人。
一位披着黑袍的中原人缓步走在街道上,时不时从怀中取出一角破碎衣袍,又拿出铜钱轻轻一抛…也不知他在干什么,只能从抬手露出的一角衣袖中看出,他黑袍内大抵穿着道袍。
那就是来自中原的道士?
天下道士,唯有武功山矣。
老道抛了几次铜板,便将其收入怀中,旋即便看有人围上他,眼神危险,道:“道士,你方才拿出的那一角破碎衣袍,金线丝绸,价值不菲吧?”
老道士微微仰首,望着拦路客,大抵是想到自己已经有多少年没被人拦过,便显得有几分兴致,口中自语道:
“祭血镇,一个边陲小镇起这名字,也是够邪性…这儿距离大离太远,朝廷鞭长莫及,所以才不服管控者多矣…这才一处普通镇子,来来往往,老道都见了不知多少恶人榜赫赫有名的人物…”
“嘿!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