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1/4)
京师浮华门。
登基大典在即,门前守军已经全部换成了大内禁军,严查入京各色人等。
浮华门前刚挂上的大红灯笼随风轻舞,堆积在灯笼上的几缕雪花由此落下。
守卫们身上的铠甲与兵刃都被冻得梆硬,握着刀柄的手通红,视线透过雪幕,凝视着形形色色的入京者。
年关刚过就来守门,禁军们也是人,心底难免有些怨气,好在俸禄是往常三倍,但还是有人不免低声道:“登基大典…你说谁会吃了熊心豹子胆过来搅黄这事儿呢?”
几个站在城门后方,单单负责守卫而不负责审查的禁军闲着也是闲着,便答道:“太玄宫主萧远暮吧。”
“她是反贼,杀太子的确有点可能,但戎族国师呢?”
“听说他受了重伤,都快死的人了…而且退一步讲,再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他就是状态完好,过来杀了太子,对战局也无用,戎族打不进来还是打不进来,何必过来送死。”
“也是,那我们审查如此严密,也不知在防谁,太子是不是有点太谨…”
这话可不能乱说,便有人轻踹了那愣头青一脚儿,旋即扯开话题,道:“当初赵无眠就是在此门前,当着所有人的面,杀了大内一位公公,冲出京师,最近听说他去了晋地,又杀了两千戎人骑兵。”
这其实是谣言,赵无眠可没真把那两千戎人杀干净,体力不允许…但这种战绩,传着传着就变样也正常。
“真是我辈豪雄啊,虽然不知他当初为什么要去大内行刺皇后,不过单凭抵御戎人这点,我就佩服他是条汉子。”
“昨天宫中又有了命令,要为皇后生擒赵无眠…希望他别来京师吧。”
“能在江湖混出点名堂的人,没一个是庸人…赵无眠肯定不傻,不可能来京师送死的,除非是跟着公主一起进京,看在公主的面子上,皇后估摸也不会杀他…”
几位禁军闲聊间,便听到‘踏踏踏’的清脆马蹄声,闻声看去。
一位身着竹纹青衫,披着华贵狐裘的男子牵着身无杂色的纯白骏马踏雪而来,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但从气度,身姿,以及腰后斜挎的横刀来看,想必是个江湖刀客。
就是这马…委实神俊了些,莫不是大离境内都不到二十匹的千里马?
禁卫心中想着,手上动作可半点不慢,将其拦下,“路引…此刻京中正在举办登基大典,脸也需露给我们看,请配合。”
“登基大典?”斗笠刀客稍显愣神,继而洒脱一笑,“那倒是省事。”
禁卫眉梢一蹙,再次重复,“路引,摘斗笠。”
“我的路引,不太正规,便不拿出来献丑了…”刀客抬起小脸,将斗笠微微挑起,露出面容,淡淡一笑,“赵无眠…可能入京否?”
周围排队的入京者与其余守卫闻听此言,错愕看来,不可置信。
赵无眠当初闯入大内时,由苍花娘娘易容,加之通缉令由侦缉司画像,因此单看面容…其实还真没几个人认识他。
赵无眠望着守卫的神情,略显好笑。
曾经去哪儿都戴着斗笠,唯恐被人认出,如今正大光明报了身份,却无人敢认。
但有人认出了他牵着的马,低声惊呼:“鬼魁的照夜玉狮子…年前他才骑着此马,劫法场救走了晋王世子。”
“赵无眠好像也曾去过太原,杀了归守真人…”
“无恨横刀,千里宝马…”有人喃喃道:“真是赵无眠?”
有人望着赵无眠,眼神满是惊悚,后退几步,而后连忙转身,运起轻功,飞身朝着大内的方向狂奔而去。
赵无眠自那人的背影收回视线,而后看向挡在自己面前的一众禁卫,微微一笑,“以我的身份,能入京否?”
咕噜。
有人咽了口唾沫,按着腰刀的粗糙手掌微微发颤,而后不发一言,默默让开位置。
当街夺马,行刺皇后,夜闯京师,独挡戎骑,枪戮归守…无论哪一条拿出来,都是无人敢否认的豪杰壮怀之事。
最重要的是,赵无眠乃护送公主回京者…如今太子登基,赵无眠此前所有都算白干,从政治上讲,赵无眠与太子应当算是政敌,但在世人看来,赵无眠还不够格…
太子洛述之继位,合乎礼法,光明正大,君权神授,天下都认…赵无眠哪有和洛述之竞争的资本?洛朝烟来还差不多。
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
何况单是独挡戎骑这点,在全京师的百姓看来,他就已经是和‘行刺皇后’这事功过相抵。
此刻登基大典,赵无眠忽然回京,虽然显得不对劲儿,但赵无眠的顶头上司洛朝烟都跑去晋地抵御戎人了,那赵无眠还能过来做出什么有害于大离的事儿?
所以你还能管人家入京做什么?
咸吃萝卜淡操心。
抵御戎人的英雄此刻回京,从私心上讲,谁都不想将其拒之门外。
眼看禁军为他让开身位,赵无眠又平和地笑了笑,牵着马,走进城内。
大雪飘泊,雪幕层层迭迭。
街道两侧各家各户都挂着红灯笼,贴着红对联,街边角落还有未来得及清理而堆积在一起的鞭炮碎屑。
慕璃儿,苏青绮与观云舒并没有和赵无眠从同一门入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所以此刻只有赵无眠。
一人,一马,一刀。
城门守军的视线随着赵无眠而动,街道两侧的行人听
登基大典在即,门前守军已经全部换成了大内禁军,严查入京各色人等。
浮华门前刚挂上的大红灯笼随风轻舞,堆积在灯笼上的几缕雪花由此落下。
守卫们身上的铠甲与兵刃都被冻得梆硬,握着刀柄的手通红,视线透过雪幕,凝视着形形色色的入京者。
年关刚过就来守门,禁军们也是人,心底难免有些怨气,好在俸禄是往常三倍,但还是有人不免低声道:“登基大典…你说谁会吃了熊心豹子胆过来搅黄这事儿呢?”
几个站在城门后方,单单负责守卫而不负责审查的禁军闲着也是闲着,便答道:“太玄宫主萧远暮吧。”
“她是反贼,杀太子的确有点可能,但戎族国师呢?”
“听说他受了重伤,都快死的人了…而且退一步讲,再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他就是状态完好,过来杀了太子,对战局也无用,戎族打不进来还是打不进来,何必过来送死。”
“也是,那我们审查如此严密,也不知在防谁,太子是不是有点太谨…”
这话可不能乱说,便有人轻踹了那愣头青一脚儿,旋即扯开话题,道:“当初赵无眠就是在此门前,当着所有人的面,杀了大内一位公公,冲出京师,最近听说他去了晋地,又杀了两千戎人骑兵。”
这其实是谣言,赵无眠可没真把那两千戎人杀干净,体力不允许…但这种战绩,传着传着就变样也正常。
“真是我辈豪雄啊,虽然不知他当初为什么要去大内行刺皇后,不过单凭抵御戎人这点,我就佩服他是条汉子。”
“昨天宫中又有了命令,要为皇后生擒赵无眠…希望他别来京师吧。”
“能在江湖混出点名堂的人,没一个是庸人…赵无眠肯定不傻,不可能来京师送死的,除非是跟着公主一起进京,看在公主的面子上,皇后估摸也不会杀他…”
几位禁军闲聊间,便听到‘踏踏踏’的清脆马蹄声,闻声看去。
一位身着竹纹青衫,披着华贵狐裘的男子牵着身无杂色的纯白骏马踏雪而来,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但从气度,身姿,以及腰后斜挎的横刀来看,想必是个江湖刀客。
就是这马…委实神俊了些,莫不是大离境内都不到二十匹的千里马?
禁卫心中想着,手上动作可半点不慢,将其拦下,“路引…此刻京中正在举办登基大典,脸也需露给我们看,请配合。”
“登基大典?”斗笠刀客稍显愣神,继而洒脱一笑,“那倒是省事。”
禁卫眉梢一蹙,再次重复,“路引,摘斗笠。”
“我的路引,不太正规,便不拿出来献丑了…”刀客抬起小脸,将斗笠微微挑起,露出面容,淡淡一笑,“赵无眠…可能入京否?”
周围排队的入京者与其余守卫闻听此言,错愕看来,不可置信。
赵无眠当初闯入大内时,由苍花娘娘易容,加之通缉令由侦缉司画像,因此单看面容…其实还真没几个人认识他。
赵无眠望着守卫的神情,略显好笑。
曾经去哪儿都戴着斗笠,唯恐被人认出,如今正大光明报了身份,却无人敢认。
但有人认出了他牵着的马,低声惊呼:“鬼魁的照夜玉狮子…年前他才骑着此马,劫法场救走了晋王世子。”
“赵无眠好像也曾去过太原,杀了归守真人…”
“无恨横刀,千里宝马…”有人喃喃道:“真是赵无眠?”
有人望着赵无眠,眼神满是惊悚,后退几步,而后连忙转身,运起轻功,飞身朝着大内的方向狂奔而去。
赵无眠自那人的背影收回视线,而后看向挡在自己面前的一众禁卫,微微一笑,“以我的身份,能入京否?”
咕噜。
有人咽了口唾沫,按着腰刀的粗糙手掌微微发颤,而后不发一言,默默让开位置。
当街夺马,行刺皇后,夜闯京师,独挡戎骑,枪戮归守…无论哪一条拿出来,都是无人敢否认的豪杰壮怀之事。
最重要的是,赵无眠乃护送公主回京者…如今太子登基,赵无眠此前所有都算白干,从政治上讲,赵无眠与太子应当算是政敌,但在世人看来,赵无眠还不够格…
太子洛述之继位,合乎礼法,光明正大,君权神授,天下都认…赵无眠哪有和洛述之竞争的资本?洛朝烟来还差不多。
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
何况单是独挡戎骑这点,在全京师的百姓看来,他就已经是和‘行刺皇后’这事功过相抵。
此刻登基大典,赵无眠忽然回京,虽然显得不对劲儿,但赵无眠的顶头上司洛朝烟都跑去晋地抵御戎人了,那赵无眠还能过来做出什么有害于大离的事儿?
所以你还能管人家入京做什么?
咸吃萝卜淡操心。
抵御戎人的英雄此刻回京,从私心上讲,谁都不想将其拒之门外。
眼看禁军为他让开身位,赵无眠又平和地笑了笑,牵着马,走进城内。
大雪飘泊,雪幕层层迭迭。
街道两侧各家各户都挂着红灯笼,贴着红对联,街边角落还有未来得及清理而堆积在一起的鞭炮碎屑。
慕璃儿,苏青绮与观云舒并没有和赵无眠从同一门入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所以此刻只有赵无眠。
一人,一马,一刀。
城门守军的视线随着赵无眠而动,街道两侧的行人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