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玉如意,碎于无极(2/5)
人那求来的宝贝,据他所言,这玉如意只消贴身携带,便可温养内息,使内功精纯无比,若是用来对敌,更是妙处无穷。”
田侍郎有些想笑,但还是忍着笑意,“哦?此等神妙?花了你多少银子?”
“也不贵,就八百两银子。”梅立均呵呵一笑,“你还真别说,就是我戴在身上这么一小会儿,就已经觉得精神头好了不止一茬…”
“是吗?那感情好啊。”田侍郎憋笑愈发困难了。
梅立均能坐上这个位子,肯定不傻,但他还是经常被骗,为什么呢?
田侍郎觉得这就是梅立均和他儿子的相处方式…天下父子,不尽相同。
就在两人在底下摸鱼闲聊之际,朝堂却是随着刑部尚书的一句话而彻底寂静。
“此刻十万大军已至琅珐,距离京师不过九十里,便是嫡公主即位,又有何妨?莫非诸位身上的红色官袍,如今要拿京师守军的血再染一遍吗!?”刑部尚书也不知被刺激了还是怎么了,此刻面红耳赤,额前青筋暴起,怒声道。
此话一出,再无人搭腔。
便是支持皇长孙的户部,礼部,吏部各尚书也是哑口无言。
刑部尚书这话的问题极大…洛朝烟能不能坐上那位子,在明面上是不能依靠十万大军的…因为这代表着,如果洛朝烟不能继位,便要领兵打进京师,这无疑是大逆不道之举,礼法上根本说不过去。
但礼法是礼法,现实是现实…现实就是,十万大军目前就在京师门口,谁敢有异议,大军当场就能打进来。
中央一共就十万大军,都分散在中原各个关隘上,京师守军就三万…真要守城,其实也不是不能守,毕竟还能‘勤王’不是?
但洛朝烟其实是有合法继承权的,历史上杰出的女帝并不少,唯一的问题就是若她成了皇帝,那她日后的孩子到底还算不算洛家的皇子。
但十万大军已至,这种事自然也就是小问题。
数位‘幼帝派’神情阴晴不定,这些天他们可是一直在设法阻拦这十万大军,若非如此,早在十天前,大军就已经到了琅珐。
但能混到他们这个级别的官员,哪个不是老狐狸?就幼帝派会阻拦,女帝派就不会用计?
翻来覆去,折腾来折腾去,过去一个月,十万大军终于是抵达了琅珐。
丞相自打处理完每日政事后,便一直站在首位,神情淡漠,不发一言,不见悲喜。
直到此刻刑部尚书此话一出,全场皆寂后,他才淡淡抬起眼眸,扫了眼神情不一的朝中大员,口中淡淡道:“国本之争,切莫害了百姓。加之此刻戎族扣关,我等莫非还要内斗,平白害了将士性命?”
这一句实属漂亮话,谁都会说,但此刻,就代表着丞相已经站了队。
意思便是,决不能让这十万大军攻进京师,洛朝烟要继位,那便让她继位吧,国泰民安,驱逐戎人,才是要紧之事。
丞相姓沈,沈家家主,也是沈湘阁的父亲,当初赵无眠来京师之前,他的压力最大,朝中与民间各方都觉得他要扶持幼帝,以便于自己掌控朝政。
为此,沈丞相整日小心翼翼,唯恐说错一个字,更是不敢在此事上表态…而自从赵无眠那档子事后,对他,对沈家的猜疑才少了些。
因此赵无眠算是对沈家有恩,不过政治上,恩情也不是太重要的东西,他站‘女帝派’,只是因为国本之事,局势已经很明了…是洛朝烟赢了。
晋王没在十万大军抵达琅珐之前擒住她,那他在皇位之争上,便是已经彻底败北。
而幼帝派…他们敢让皇长孙登基,那十万大军就敢攻进京师。
所以沈丞相这话也是让那些‘幼帝派’别再闹腾了,大局已定。
丞相都已经开口,朝中便有人当即迎合,“不错,还是当以驱逐戎族为重,因国本之事而彼此争吵一月,也该有个答案了。”
“是啊是啊。”
朝中又开始吵闹起来,但大都是支持洛朝烟登基。
但就在此时,太极殿外有一人匆忙而来,口中大喝:“八百里加急!边关军情!!偏头关已破!!!”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就连角落里闲聊扯皮的田侍郎和梅立均也是惊骇看来,不可置信。
朝堂内部落针可闻,直到报信守卫狂奔进殿,因为太过匆忙还噗通摔了一跤,又连滚带爬到大殿中心,才双膝下跪,双手紧紧攥着一封战报,口中喊道:“晋王勾结戎族,致使偏头关被破,戎族大肆入关,屠城杀将,两万边关将士,目,目前一万余人,尽数殉国!”
话音落下,朝中还是落针可闻,即便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沈丞相也是一脸错愕。
直到兵部尚书忽的就冲到传信守卫面前,双目赤红,面色狰狞,直接揪起传信守卫的衣领,大喝道:“偏头关阻挡戎族五十余年,怎么会破!?”
“晋,晋王勾结戎…”
“老子知道!!!”兵部尚书一把拧起守卫,吼道:
“勾结戎族!?晋王凭什么!?就凭他当不了皇帝?就凭他野心暴露害怕被清算!?他是边关藩王,执掌二十万大军!他怕什么被清算!?嫡公主就算上位,只要他不谋反,那也就敢用怀柔之策!!!”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兵部尚书觉得只要晋王在洛朝烟登基后老老实实就没事儿,但晋王或许并不这样觉得…你是你,他是他,你们两人立场
田侍郎有些想笑,但还是忍着笑意,“哦?此等神妙?花了你多少银子?”
“也不贵,就八百两银子。”梅立均呵呵一笑,“你还真别说,就是我戴在身上这么一小会儿,就已经觉得精神头好了不止一茬…”
“是吗?那感情好啊。”田侍郎憋笑愈发困难了。
梅立均能坐上这个位子,肯定不傻,但他还是经常被骗,为什么呢?
田侍郎觉得这就是梅立均和他儿子的相处方式…天下父子,不尽相同。
就在两人在底下摸鱼闲聊之际,朝堂却是随着刑部尚书的一句话而彻底寂静。
“此刻十万大军已至琅珐,距离京师不过九十里,便是嫡公主即位,又有何妨?莫非诸位身上的红色官袍,如今要拿京师守军的血再染一遍吗!?”刑部尚书也不知被刺激了还是怎么了,此刻面红耳赤,额前青筋暴起,怒声道。
此话一出,再无人搭腔。
便是支持皇长孙的户部,礼部,吏部各尚书也是哑口无言。
刑部尚书这话的问题极大…洛朝烟能不能坐上那位子,在明面上是不能依靠十万大军的…因为这代表着,如果洛朝烟不能继位,便要领兵打进京师,这无疑是大逆不道之举,礼法上根本说不过去。
但礼法是礼法,现实是现实…现实就是,十万大军目前就在京师门口,谁敢有异议,大军当场就能打进来。
中央一共就十万大军,都分散在中原各个关隘上,京师守军就三万…真要守城,其实也不是不能守,毕竟还能‘勤王’不是?
但洛朝烟其实是有合法继承权的,历史上杰出的女帝并不少,唯一的问题就是若她成了皇帝,那她日后的孩子到底还算不算洛家的皇子。
但十万大军已至,这种事自然也就是小问题。
数位‘幼帝派’神情阴晴不定,这些天他们可是一直在设法阻拦这十万大军,若非如此,早在十天前,大军就已经到了琅珐。
但能混到他们这个级别的官员,哪个不是老狐狸?就幼帝派会阻拦,女帝派就不会用计?
翻来覆去,折腾来折腾去,过去一个月,十万大军终于是抵达了琅珐。
丞相自打处理完每日政事后,便一直站在首位,神情淡漠,不发一言,不见悲喜。
直到此刻刑部尚书此话一出,全场皆寂后,他才淡淡抬起眼眸,扫了眼神情不一的朝中大员,口中淡淡道:“国本之争,切莫害了百姓。加之此刻戎族扣关,我等莫非还要内斗,平白害了将士性命?”
这一句实属漂亮话,谁都会说,但此刻,就代表着丞相已经站了队。
意思便是,决不能让这十万大军攻进京师,洛朝烟要继位,那便让她继位吧,国泰民安,驱逐戎人,才是要紧之事。
丞相姓沈,沈家家主,也是沈湘阁的父亲,当初赵无眠来京师之前,他的压力最大,朝中与民间各方都觉得他要扶持幼帝,以便于自己掌控朝政。
为此,沈丞相整日小心翼翼,唯恐说错一个字,更是不敢在此事上表态…而自从赵无眠那档子事后,对他,对沈家的猜疑才少了些。
因此赵无眠算是对沈家有恩,不过政治上,恩情也不是太重要的东西,他站‘女帝派’,只是因为国本之事,局势已经很明了…是洛朝烟赢了。
晋王没在十万大军抵达琅珐之前擒住她,那他在皇位之争上,便是已经彻底败北。
而幼帝派…他们敢让皇长孙登基,那十万大军就敢攻进京师。
所以沈丞相这话也是让那些‘幼帝派’别再闹腾了,大局已定。
丞相都已经开口,朝中便有人当即迎合,“不错,还是当以驱逐戎族为重,因国本之事而彼此争吵一月,也该有个答案了。”
“是啊是啊。”
朝中又开始吵闹起来,但大都是支持洛朝烟登基。
但就在此时,太极殿外有一人匆忙而来,口中大喝:“八百里加急!边关军情!!偏头关已破!!!”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就连角落里闲聊扯皮的田侍郎和梅立均也是惊骇看来,不可置信。
朝堂内部落针可闻,直到报信守卫狂奔进殿,因为太过匆忙还噗通摔了一跤,又连滚带爬到大殿中心,才双膝下跪,双手紧紧攥着一封战报,口中喊道:“晋王勾结戎族,致使偏头关被破,戎族大肆入关,屠城杀将,两万边关将士,目,目前一万余人,尽数殉国!”
话音落下,朝中还是落针可闻,即便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沈丞相也是一脸错愕。
直到兵部尚书忽的就冲到传信守卫面前,双目赤红,面色狰狞,直接揪起传信守卫的衣领,大喝道:“偏头关阻挡戎族五十余年,怎么会破!?”
“晋,晋王勾结戎…”
“老子知道!!!”兵部尚书一把拧起守卫,吼道:
“勾结戎族!?晋王凭什么!?就凭他当不了皇帝?就凭他野心暴露害怕被清算!?他是边关藩王,执掌二十万大军!他怕什么被清算!?嫡公主就算上位,只要他不谋反,那也就敢用怀柔之策!!!”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兵部尚书觉得只要晋王在洛朝烟登基后老老实实就没事儿,但晋王或许并不这样觉得…你是你,他是他,你们两人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