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桃李春风一杯酒(2/4)
意挥手,他们才面面相觑,退出大堂,待大堂无人,一杆黑布包裹的九尺大枪便自桌前飞旋而来,他稳稳接过,抬手震碎黑布,口中则道:
“怎么?老子弄坏你一杆枪,便想让我给你赔一杆?”
“平时用得少,临阵磨枪才导致兵器被毁,是我的问题,和你没关系…”赵无眠微微摇头,紧随其后道:“这枪你可认得?”
陈期远看了赵无眠一眼,也没多言,细细端详着这杆刘家老枪。
枪杆不知是何材质,虽极为古朴,可细细看去,似是闪着黑青之色,枪锋带着几分未曾彻底消去的锈迹,但依旧可见锋面如镜,血槽之内似有消不尽的暗红血迹。
枪身没有任何刻字花纹,古朴低调,但对于陈期远这等枪魁而言,自是能看出更多东西,双手在枪杆掰扯几下,道:
“枪杆用柘木,是杆硬枪,此乃南派枪,若是北派,一般会用白蜡杆浸泡桐油,软枪居多…你那杆碧波,虽未用白蜡杆,但韧性十足,走的还是正统北派枪的路子。”
赵无眠并未开口,静静听着陈期远分析。
说着,陈期远屈指在枪锋轻弹,只听‘铛’的清脆响声,枪锋震颤。
他贴近耳朵旁听颤音,神情浮现几分惊疑不定,“渊鳞钢?”
赵无眠不通铸造,与萧远暮对视一眼才问:“这材料很珍奇吗?”
“要说珍奇,现在的确千金难买…”陈期远打量枪锋,口中解释道:
“古籍《瀛涯志异》记,‘东海渊底有玄鳞,火锻百日成钢,刃出如鲸鸣’,指的便是渊鳞钢。”
说着,陈期远双指在枪锋轻轻一抹,内息涌出,锈迹尽褪,寒光幽幽,依稀可见枪锋上一丝天然水波纹。
“果真是渊鳞钢。”陈期远看向赵无眠,神情微惊,道:
“渊鳞钢,产于深海,寻常武者,即便精通龟息之法,贸然入海百丈,也会七窍流血肌肤龟裂,爆体而亡,渔民更不用提,因此渊鳞钢产量极少,
当年唯一能开采此钢者,唯有甲子前的东海水师,如今时至归婵,早已无人有能力去深海采矿,世面上仅存的渊鳞钢可都是熔了当年东海水师的兵刃甲胄而来,用一点少一点。”
话虽如此,以陈期远,赵无眠等人的体魄,真想要渊鳞钢,亲自潜入海底去找也不是不可能…但当今世上,谁敢让武魁下海采矿?
武魁若真想要渊鳞钢制成的兵刃,随口一句话,自有下面的人送上。
说着,陈期远想起赵无眠身份,上下打量他一眼,抬手抛回刘家老枪,“这枪,定是当年辰国铸的…怎么?找到你家传宝枪了?”
赵无眠随手接过长枪,看向萧远暮,“刘家是辰国的人,约莫也和逐北盟有些关系,或许是五位堂主后裔之一?”
萧远暮微微颔首,即便刘家不是五位堂主的后代,也定与逐北盟关系匪浅。
陈期远知道这杆枪恐怕就是错金博山炉的线索,在桌前坐下端起茶壶准备好好唠唠,结果萧远暮一个眼神看过去,他默默起身。
别来沾边儿。
想替父报仇也没那个能力,多靠近萧远暮也是给自己找不痛快,陈期远也拿得起,放得下。
转而来至柜台后随手提了坛酒,大马金刀在柜上坐下,斟酌片刻,又道:
“我在应天出生,相距东海本就不远,祖辈也曾去过东海前线抵御戎人,倒是知道,当年戎人势如破竹,攻破燕云十六州,南下之际,被东海水师在长江沿线布防挡下,靠的便是渊鳞钢…
此钢铸甲,重量很轻,防护力却极为不俗,若是铸枪铸箭,穿刺时高频震颤,极易破甲,便是放在江湖,此钢铸兵也算神兵利器,极为难求。”
“如此好的材料,东海水师拿什么采的?”
“这种隐秘老子怎么知道。”
赵无眠琢磨片刻,起身来至柜前给自己也倒了杯酒,一饮而尽,润了润嗓子,才继续道:
“戎人自知东海水师挡住他们,依仗的便是这渊鳞钢,不可能不做针对,恐怕没少派人去渊鳞钢的产地作祟吧?”
“这是自然…”陈期远蹙眉,“你想说什么?”
赵无眠推测道:“东海水师也不可能不做防备,戎人派来搅局者,定然都是武功高强之辈,小股部队打不过,大批兵马围不住,想对付戎人高手,自然该靠武艺高强的江湖人…”
“不差。”
赵无眠抚掌而笑,“这就结了。”
“啊?什么结了?”陈期远眉梢紧蹙。
却看赵无眠兴奋起来,来回踱步,
“对付戎人高手,自然该由逐北盟出手,而逐北盟总舵位于一座小岛,那里是渊鳞钢产地的可能性,高达九成九…想保护渊鳞钢,没有比把总舵建在产地更稳妥的法子了。”
随着赵无眠逐字逐句的分析,陈期远不免一愣,直接自柜上站起,一拍双手,也是跟着一块眉飞色舞起来。
“好小子,你只需找曾经的渊鳞钢产地,不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逐北盟遗址…找到错金博山炉了?”
渊鳞钢早便无人开采,产地定然荒废,如今一甲子过去,显然不会有太多人知晓方位。
一甲子很长,曾经的逐北盟后裔,林林总总也过去了三代人。
但一甲子也很短,直到现在,也有大批来自三教九流的人记得辰国,反离复辰的夙愿,一刻也不敢忘。
赵无眠不信找不着一点线索,待会儿他
“怎么?老子弄坏你一杆枪,便想让我给你赔一杆?”
“平时用得少,临阵磨枪才导致兵器被毁,是我的问题,和你没关系…”赵无眠微微摇头,紧随其后道:“这枪你可认得?”
陈期远看了赵无眠一眼,也没多言,细细端详着这杆刘家老枪。
枪杆不知是何材质,虽极为古朴,可细细看去,似是闪着黑青之色,枪锋带着几分未曾彻底消去的锈迹,但依旧可见锋面如镜,血槽之内似有消不尽的暗红血迹。
枪身没有任何刻字花纹,古朴低调,但对于陈期远这等枪魁而言,自是能看出更多东西,双手在枪杆掰扯几下,道:
“枪杆用柘木,是杆硬枪,此乃南派枪,若是北派,一般会用白蜡杆浸泡桐油,软枪居多…你那杆碧波,虽未用白蜡杆,但韧性十足,走的还是正统北派枪的路子。”
赵无眠并未开口,静静听着陈期远分析。
说着,陈期远屈指在枪锋轻弹,只听‘铛’的清脆响声,枪锋震颤。
他贴近耳朵旁听颤音,神情浮现几分惊疑不定,“渊鳞钢?”
赵无眠不通铸造,与萧远暮对视一眼才问:“这材料很珍奇吗?”
“要说珍奇,现在的确千金难买…”陈期远打量枪锋,口中解释道:
“古籍《瀛涯志异》记,‘东海渊底有玄鳞,火锻百日成钢,刃出如鲸鸣’,指的便是渊鳞钢。”
说着,陈期远双指在枪锋轻轻一抹,内息涌出,锈迹尽褪,寒光幽幽,依稀可见枪锋上一丝天然水波纹。
“果真是渊鳞钢。”陈期远看向赵无眠,神情微惊,道:
“渊鳞钢,产于深海,寻常武者,即便精通龟息之法,贸然入海百丈,也会七窍流血肌肤龟裂,爆体而亡,渔民更不用提,因此渊鳞钢产量极少,
当年唯一能开采此钢者,唯有甲子前的东海水师,如今时至归婵,早已无人有能力去深海采矿,世面上仅存的渊鳞钢可都是熔了当年东海水师的兵刃甲胄而来,用一点少一点。”
话虽如此,以陈期远,赵无眠等人的体魄,真想要渊鳞钢,亲自潜入海底去找也不是不可能…但当今世上,谁敢让武魁下海采矿?
武魁若真想要渊鳞钢制成的兵刃,随口一句话,自有下面的人送上。
说着,陈期远想起赵无眠身份,上下打量他一眼,抬手抛回刘家老枪,“这枪,定是当年辰国铸的…怎么?找到你家传宝枪了?”
赵无眠随手接过长枪,看向萧远暮,“刘家是辰国的人,约莫也和逐北盟有些关系,或许是五位堂主后裔之一?”
萧远暮微微颔首,即便刘家不是五位堂主的后代,也定与逐北盟关系匪浅。
陈期远知道这杆枪恐怕就是错金博山炉的线索,在桌前坐下端起茶壶准备好好唠唠,结果萧远暮一个眼神看过去,他默默起身。
别来沾边儿。
想替父报仇也没那个能力,多靠近萧远暮也是给自己找不痛快,陈期远也拿得起,放得下。
转而来至柜台后随手提了坛酒,大马金刀在柜上坐下,斟酌片刻,又道:
“我在应天出生,相距东海本就不远,祖辈也曾去过东海前线抵御戎人,倒是知道,当年戎人势如破竹,攻破燕云十六州,南下之际,被东海水师在长江沿线布防挡下,靠的便是渊鳞钢…
此钢铸甲,重量很轻,防护力却极为不俗,若是铸枪铸箭,穿刺时高频震颤,极易破甲,便是放在江湖,此钢铸兵也算神兵利器,极为难求。”
“如此好的材料,东海水师拿什么采的?”
“这种隐秘老子怎么知道。”
赵无眠琢磨片刻,起身来至柜前给自己也倒了杯酒,一饮而尽,润了润嗓子,才继续道:
“戎人自知东海水师挡住他们,依仗的便是这渊鳞钢,不可能不做针对,恐怕没少派人去渊鳞钢的产地作祟吧?”
“这是自然…”陈期远蹙眉,“你想说什么?”
赵无眠推测道:“东海水师也不可能不做防备,戎人派来搅局者,定然都是武功高强之辈,小股部队打不过,大批兵马围不住,想对付戎人高手,自然该靠武艺高强的江湖人…”
“不差。”
赵无眠抚掌而笑,“这就结了。”
“啊?什么结了?”陈期远眉梢紧蹙。
却看赵无眠兴奋起来,来回踱步,
“对付戎人高手,自然该由逐北盟出手,而逐北盟总舵位于一座小岛,那里是渊鳞钢产地的可能性,高达九成九…想保护渊鳞钢,没有比把总舵建在产地更稳妥的法子了。”
随着赵无眠逐字逐句的分析,陈期远不免一愣,直接自柜上站起,一拍双手,也是跟着一块眉飞色舞起来。
“好小子,你只需找曾经的渊鳞钢产地,不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逐北盟遗址…找到错金博山炉了?”
渊鳞钢早便无人开采,产地定然荒废,如今一甲子过去,显然不会有太多人知晓方位。
一甲子很长,曾经的逐北盟后裔,林林总总也过去了三代人。
但一甲子也很短,直到现在,也有大批来自三教九流的人记得辰国,反离复辰的夙愿,一刻也不敢忘。
赵无眠不信找不着一点线索,待会儿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