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王侯妖女(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江山,我也没打算效仿你们中原人奴役你们,但至少,总能让活在中原的胡人也活得像个人吧?”  

话音落下,孟婆意识到自己对赵无眠这个朝廷王侯说了太多不该说的话,便不再言语,默默抬起西域弯刀,冷声道:  

“总之,丁景澄若死,对圣教打击太大…那晚在常山,那些食不果腹,为了不被卖去青楼而躲进贫民窟的胡人小娃娃是我亲自找的…哪怕是为了她们,我也不能让你杀了丁景澄。”  

孟婆这话极为坚决,她讨厌丁景澄不假,但坐在这个位子,谁会随随便便依情绪办事?  

在其位,谋其政。  

赵无眠沉默片刻,继而忽的问:“圣教有多少兵马?”  

孟婆一愣,继而眼神极冷,“你当我傻?这种事会告诉你?”  

话音未落,便听赵无眠掰着手指头,道:  

“西凉晋地二十万,归我直率,燕王私军十万,燕云东北军二十万,蜀王私军七万,西南军三十万,东南军二十五万,越王私军十万,还有直属于圣上的十万中央军,十万楚地水师…这是朝廷兵力,我只知道大概,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军队我并不知晓…”  

孟婆眨眨眼睛,搞不明白赵无眠为何忽然说这话。  

此刻听赵无眠继续道:“还有百位宗师,两位直属朝廷的武魁,像三宗六派这些靠着朝廷的武魁牌匾发展起来的江湖势力,我都不给你算…单这百万军队,百位宗师,两位武魁,你们圣教打算怎么夺天下?”  

孟婆支支吾吾,想说圣教是西域的江湖势力,而西域还有一位当年太祖高皇帝封的异姓王,他手里也有军队…但这也比不过朝廷啊。  

她微微摇头,“这些不过纸面数据,天下焉有长盛不衰的王朝?北有戎人,南有百越,西有圣教,总有机会…”  

话音未落,赵无眠便打断孟婆,“你知道我是萧远空吗?”  

“知道啊。”  

“萧远暮是我青梅竹马,我们从小便想着颠覆大离,光复辰国,却迟迟未有建树…你们圣教的势力,能比我们太玄宫强?我说直白点,你,丁景澄,和那劳什子的教主,加起来能有我家远暮能打吗?”  

孟婆又被说的噎住,以前她还能自信说出萧远暮不过尔尔,但那日龙泉,萧远暮一人压着她和苍花娘娘打,也是现实。  

“我给你出个主意,如何?”  

孟婆柳眉轻蹙,“你想说什么?”  

“合纵连横,如今戎人入关,你们圣教想办法煽风点火,让高句丽,百越等国家也起兵兴事,继而联合江湖三宗六派,推翻大离,如何?即便联合不了三宗六派,但幻真阁,太玄宫,三大邪教总能试试合作吧?”  

孟婆眼前微亮,“对喔,你是萧远空,其实一直都想反离复辰的吧?不如我们合…”  

她其实一直都想着把赵无眠招进圣教共事…如今看来显然不可能,但若是合作,共谋大业,有何不可?  

“合作个屁!”赵无眠怎么感觉这妖女有点天真,“我是未明侯!此间剑少剑主,小西天真传弟子的意中人,太玄宫宫主的青梅竹马,我吃饱了撑的和你们合作?你忘了当初是谁围剿我的啦?”  

“那,那你又是未明侯,又想反离复辰…你到底站哪边?朝廷还是太玄宫?你不觉得你这立场很怪吗?哪有朝廷王侯和反贼天天厮混在一起的?”  

这话把赵无眠问住了,道:“咸吃萝卜淡操心,不关你事。”  

孟婆美目瞪大几分,心头一股无名火骤然升起,磨着牙用西域弯刀凌空在赵无眠身上比划,“你自己也在犹豫苦恼,就拿我撒气?”  

“总之,你们圣教想等的那个机会,或许要等几年,或许要等几十年…”赵无眠微微一顿,继而望着孟婆,道:  

“西域那边,我做不了主,但中原这里,你想让胡人活得像个人…我现在就能做到。”  

孟婆愣在原地,仔细一想,貌似还真是…以赵无眠如今在朝廷的地位,想办成此事,或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结果,但绝对有这个能力。  

给当今天子吹吹枕边风就行了。  

以前怎么没想到与赵无眠合作呢?  

孟婆沉默片刻,才道:“你想招安我?”  

“你会吗?”  

“不会,我凭什么信你?”孟婆微微摇头。  

“不妨一试?”赵无眠在袖中摸了摸,取出一枚金制耳环,掌心向上,示意给她看。  

孟婆眨眨眼睛,神情错愕,“你还留着?我还以为你都扔了…”  

“为什么要扔?因为这是孟婆送的?”  

“不应该扔吗?”  

赵无眠笑了笑,“这是那个听不懂中原官话的胡人女子送我的…我要丢了,她怕是得提刀砍我。”  

“油嘴滑舌,我不吃你这套。”孟婆冷哼一声,意识到两人谈了这么长时间,丁景澄肯定已经遁走,当即有了去意,后退几步,却是心生犹豫,抬眼看了赵无眠一眼,还是没忍住,问:  

“你当真能帮生活在中原的胡人同胞?”  

赵无眠抬手抛了抛耳环,“你可拭目以待,这算投名状,待我做出成果,你再考虑考虑也不迟。”  

“哦…”孟婆确实意动,她加入圣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同胞。  

她转过身,向前几步,又忍不住回首看了赵无眠一眼,便收回视线,迎着雨点准备离去,但赵无眠却将她叫住,“妖女且慢。”  

妖女?  

孟婆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