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谁是黄雀?(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烟派人来查,知府或许能安然无恙,但这八水帮可就彻底完了。  

这岂不就是竭泽而渔?八水帮帮主会这么蠢吗?他要真有这么蠢,还能把八水帮发展成长安第一漕帮?  

赵无眠觉得这不是单纯敛财,怕是另有蹊跷。  

而在港口内,魏和同带着一票手下,端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蹲在地上,一边嗦面一边吃蒜。  

查身份的人肯定不是他们,毕竟金沙帮也只是蜀地第一漕帮,手还伸不到长安码头。  

有小弟羡慕望着收钱的那伙汉子,泛了红眼病,不由问:“老大,我们来长安都四五天了,也没见着八水帮出岔子啊,你瞧瞧他们收钱那样,真他妈的趾高气扬,那银子比怡红楼娘们的水都多!”  

“对啊对啊,就那个收钱的,我还认识,叫老六,前几天看在我是老大罩着的份上还请我逛过窑子,晚上天天都去怡红楼,近些日子,兜里钱多,他妈的都改去嫖清倌人了!”  

魏和同一口羊肉一口蒜,吃完面,喝口汤,打个饱嗝,手背往嘴边一抹,才道:“老子倒是看出来时守瑾为什么说八水帮完了,就这么收钱,谁看不出他们是在借着由头搜刮民脂民膏?这要是让未明侯瞧见,不得给他们皮扒了?”  

“那,那未明侯人呢?”  

“不清楚,应该快到了吧…”  

言谈间,有一船舶靠岸,甲板放下,众女都不愿和这伙发国难财的小人靠近,想待在船上。  

沈炼准备下船,被赵无眠抬手拦住,“我来处理。”  

说着,赵无眠看向姬剑铭,“把马都牵下来吧,接下来我们走旱路去蜀地,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船上。”  

姬剑铭拱手领命,带着人将行李与马车牵下船,他们此次出行乔装寻常商队,马车不少。  

太后娘娘与洛湘竹提着裙摆,在大内高手的护佑下踏上甲板,而后上了马车,拉起车窗帘子,露出太后的好奇面庞。  

慕璃儿戴着斗笠,垂着面纱,她的江湖名气很大,不少人都认识,主要也是太漂亮,为了防止有人见色起意,一般都带面纱。  

虽然慕璃儿本身不怕那些臭采花的,但肯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跟在赵无眠身侧,稍显茫然看了他一眼,心想只是交钱过路,至于你亲自去吗?  

赵无眠为了掩盖身份,并未斜跨横刀,只带着一柄从朝廷内库取的长剑,名为伤竹,剑身细长,通体浅绿,剑身镌刻竹纹,也是江湖不可多得的宝剑,身着苏青绮为他缝制的青衫,配上清隽气质,倒像个世家公子。  

老六掂量腰包,面上不由笑容更甚,瞧见这船上下来几架华贵马车,脸上笑容愈发浓郁。  

在这行干的久了,才知道越是有钱有地位的人,便越珍惜时间,对他们而言,凡是能用钱打发的事都不算事儿。  

他们八水帮这是以国事为重,谁也挑不出理,真要扯皮,他们也有大把时间,反正耽搁不起时间的人不是他们,更何况,八水帮背后还有朝廷背书,就算闹到官府那儿,也有说法的…看来又能敲一笔了。  

老六带着一票弟兄,上前几步,拱了拱手,给足了赵无眠礼数,“这位公子,近来戎人入关,前线打仗,我等八水帮奉朝廷之命,在此彻查各位来龙去脉,还望配合。”  

蹲在不远处的魏和同看向这边,倒也没发现这位俊美公子就是赵无眠,只觉得这小年轻长得倒是不错,要是卖进长安象姑馆,怎么也得是个头牌…不过魏和同也不干人口拐卖这生意,因此这念头也就一闪而过。  

赵无眠打量了眼前这汉子几眼,而后问:“奉朝廷之命…具体是奉谁的命?”  

老六被问过不少次这问题,早有准备,清清嗓子,自怀中取出一份文书,下巴微抬,  

“白纸黑字,烫红官印,长安知府,这位公子,瞧您这打扮,肯定是富人家,还带着女眷,难得来长安一趟,我们也不想坏了您的好心情,这样,你看着给点就行,不然细细查下去,浪费的也是您的时间…”  

老六眼看赵无眠不太‘上道’,又年轻,于是便把话说的直白了点。  

赵无眠在文书打量几眼,身后马车上的太后也凑着小脑袋看,几秒后,她柳眉轻蹙,道:“这是仿制的吧?长安官印,重在安字,此字油墨应与其余印章截然不同,但如今看来…”  

太后娘娘话没说完,慕璃儿便瞪了她一眼,我们都在藏着你的身份,你还到处抛头露面?  

太后俏脸鼓了下,却当即闭嘴,默不出声,放下窗帘,只漏了条小缝,悄悄望着赵无眠。  

但太后这话肯定不假。  

文书的确是仿制的,此乃长安知府的后手,要是真捅到京师,那责任都在八水帮,而不在他,他可没给八水帮这权力哦,他顶多就是‘监管不力’。  

但文书是不是真的,根本不重要,若知府当真不愿八水帮搜刮民脂民膏,那再给八水帮几个胆子也不敢办这事儿。  

但仿制文书就这么直勾勾被点出来,也着实让老六脸色当即一沉,冷声道:“这话可不能胡说,如若不然,公子大可闹去官府,但到了那时候…”  

老六打量了慕璃儿几眼,而后笑了笑,“希望贵夫人没有身孕,否则一家子在牢里待几个月,怕是害的一条无辜小生命惨死。”  

慕璃儿眨眨眼睛,想说我不是他的夫人,但也着实没必要给这陌生人解释,于是不语。  

闻听此言,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