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苍月(终)(2/4)
“里面不一样?每个女子里面都不一样吗?有笔直有曲折有紧有松…当真如此?”
赵无眠回答:“我也不清楚,毕竟我也没同别的女子鱼水过。”
“那公子尽快拿下师父,等下次见面同我讲讲,我与她有何不同。”
黄灯洒在苏青绮的俏脸上,赵无眠觉得比起这本小黄书,还是身边的苏小姐更好看。
很快两人看完了一整本下流书,然后苏青绮一手翻着书,另一只手轻拉自己的裙中系带,表情认真,准备学习。
后来苏青绮想起了什么,说她从锦绣坊多要了几件赵无眠当初定制的‘黑白薄裤’。
两人一觉睡到天亮。
京师南侧,百里之外,一处山野。
这里有个村子,叫半岭村。
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村子,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只是因为村里百年前,貌似出过一个剑客,号称‘一剑荡平半岭山’。
当然,那剑客究竟有没有这么厉害,这人物究竟存不存在,村里人并不清楚,反正是这么流传的。
大人们对此不以为意,毕竟都有手头的活计要干,但村子里的小娃娃,却是对此深信不疑。
在娃娃们看来,能‘一剑荡平半岭山’,那可是最了不起的事…毕竟他们偶尔会偷来家里的菜刀朝石头砍去,不仅没有将石头砍断,甚至还会磕断菜刀,被娘亲吊起来抽。
不过最近,娃娃们心底,最厉害的人物已经有所动摇。
偶尔有江湖人路过村子,闲谈之余,未明侯的事迹也会流传进村子里…而江湖人聊起这些江湖事时,向来喜欢夸大。
像什么未明侯一刀把月亮砍成两半,一剑震碎京师雪幕,让京师放晴之类的话,可谓脱口而出。
大人们听个乐子,娃娃们信以为真,也便时常争论,未明侯与剑客,到底谁厉害。
娃娃们各执一词,只有一个小丫头片子,次次都说,我爹最厉害。
娃娃们问她爹是谁?
小丫头答不出来…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爹是谁,但她见过自己爹的。
每年年关,都有个穿着青衫,腰间挂着个朱红酒葫芦,没有五官的男人,偷偷来村子里看她。
男人有时候待几天,有时候待到元宵。
每次不是躺在树上喝酒,就是在草堆里睡大觉。
男人从没和小丫头说过话,但她知道,那个人肯定就是自己爹,只是因为她爹是个很厉害很厉害的江湖豪侠,需要干一番江湖大事,因此才数次过家门而不入。
每次她问娘亲时,娘亲也是这么说的。
因此虽然那个男人好像没有脸,但小丫头一点不怕…谁会怕自己的爹爹呢?
今年元宵,爹爹也来了,小丫头和村里的小娃娃争论时,就说自己爹爹肯定比那个叫未明侯的人厉害。
爹爹听到了,盘腿坐在树上,哈哈大笑。
小丫头还是第一次听见爹爹发出声音,她说:“哇,原来你会说话呀,你都没有嘴,我以为你是哑巴的。”
爹爹没理她,只是一眨眼就不见了。
小丫头心情失落,难过想哭,这是她第一次和爹爹说话,但她很快就收拾好心情。
这么多年,她已经习惯了爹爹来看自己,却不同自己讲话,虽然她并不高兴,她想和爹爹说话…但她已经学会忍受。
生命中本就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无论谁都应该学会忍受,这是小丫头早就明白的道理。
小丫头和村里的娃娃不同,她是个成熟且体贴的孩子,不到十岁,就会帮娘亲干活。
洗衣服,做饭,种菜,修屋顶,劈柴,甚至打猎…她都会的。
如今,又是一天过去,平淡无奇的一天。
入了夜,村里人大多不点灯…灯是昂贵的东西,能不点就不点,虽然小丫头家里有很多钱,但娘亲从不用,因此生活艰苦。
但小丫头从不抱怨,因为她有爱自己的娘亲。
好在今晚的星星很多,月亮很大,没有灯光,也有月光,足以照明前路。
小丫头背着篓子,小手脏兮兮,走在乡间小道,眼神望着四周,而篓子里放着野菜,已经到了篓子的三分之二。
她要将野菜装满篓子,才会休息,因为娘亲喜欢吃野菜,但野菜就这么多,要是不多摘点,等明日就要被其他人摘了去。
她背后的篓子旁,挂着柄小木剑,这是她唯二的爱好与享受。
还有一个,便是看月亮…因为小丫头的名字里,有个月字,所以喜欢月亮。
小丫头姓顾,名月寒,和村子里那些铁柱狗蛋的名字,截然不同。
很好听。
这也是她小小得意的地方。
听娘亲说,这名字,是爹爹为她取的。
月辉寒,伊人顾影思君郎。
小丫头还看不懂这句话,但觉得很厉害。
踏踏踏————
月光下,有个人影,牵着匹马,缓步自乡间小道的对面走来。
马蹄清脆。
在村里,一匹马可是稀罕物,小丫头于是好奇看去。
青衫,朱红色酒葫芦,戴着斗笠,但斗笠下,却是一张没有五官的脸,只是青衫客的腰间,这次还多挂了一个滑稽的面具。
小丫头愣在原地,久久凝望着牵马走来的青衫客。
青衫客牵着马,在小丫头面前驻足。
马儿打着鼻息,望着小丫头篓子里的野菜。
青衫客很高,小丫头要努力仰头,才能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